龍尾泳灘月底再迎天文大退潮 區議員:唔想再喺報紙睇到有人受傷

撰文:區禮城
出版:更新:

大埔人造沙灘龍尾泳灘上月23日啟用後,錄得大量泳客被海膽刺傷的個案,大埔區議會今日(16日)跟進有關問題,有區議員關注康文署開放泳灘前已獲悉有大量海膽問題,質疑署方未有做好改善方案便堅持開放,促請仿效鯊魚出沒或紅潮設立特定封攤機制,擔心本月底大潮退將再現受傷個案,康文署代表回應已至少實行三大措施,提醒泳客留意。

大埔區議會今日(16日)再就龍尾泳灘事件作討論。(區政聯盟大埔及北區工作隊直播截圖)

大埔區議會副主席劉勇威,今日(16日)在地區設施管理及文娛康體委員會中表示,自龍尾上月23日開放後,出現大量泳客被海膽刺傷的個案,他亦關注海膽被移走時有關海洋生物的處理方式,期望康文署能定期妥善處理沖上岸的海洋生物,盡力將其遷移至附近泥灘或汀角東,保育生物棲息環境。

譚爾培亦關注曾在大學時期進行生態研究,發現龍尾海洋生態極為豐富,惟政府一意孤行興建人工海灘,擔心僅存海洋生物會因遷移而受傷或死亡,要求康文署交代有否置放合適位置放生及死傷數字。

每逢六、七月底迎來天文大潮水位最低期

陳振哲指根據官方早前說法,6月底開放前已明知有海膽問題,仍然繼續開放而不作任何補救措施,等如草菅人命,而根據天文台潮汐紀錄,每逢6、7月及12、1月某些日子為天文大潮水退幅度最大的時刻,「一年就個幾日」,應考慮暫時封閉泳灘,減低受傷機會。

康文署代表回應,泳客被海膽刺傷的原因,主要與深水區變淺,有泳客容易踏足海床內生物受傷,當中6月屬全年中最大幅度退潮的時間,受傷個案比較明顯,康文署發現有關問題後,目前進行三大措施,包括每逢退潮時會在主要通道置放大型標語及通過廣播,提示泳客避免受傷,而一般泳灘早上九時開放之前,救生員若視察泳灘發現海膽,會進行立刻移除至其他自然生長水域,之後亦會有駐場清潔工清理石頭及浮木,亦會順道移走泳區內海膽至附近水域,救生員亦會在潮退較明顯的日子,巡灘時會面對面提醒泳客留意,經長時間觀察後,發現受傷個案明顯減少,目前會繼續採取類似方法處理海膽問題。

他又承認,5月底時已發現泳區內有海膽,尤其在6月天文大潮低水位的時段較明顯,自上月23日開放後的首個周末,海圖基準面跌至0.2米及0.3米,為全年之中較為少見,未來會再視乎天文台預測退派時間,循勸喻工作多方面入手。

區議員:起個泳灘出嚟唔係整個氹畀人哋踩

劉勇威續批評,署方在天文大潮潮退幅度較大的日子堅持不封灘,「起個泳灘出嚟唔係整個氹畀人哋踩,有危機唔處理係咪合適做法?」認為應仿效紅潮及沙鯊等封灘機制,當處於海圖基準面某個低水平便進行封灘,否則本月23至25日天文大潮最低水位的時候,「唔想再喺報紙見到有人受傷。」

李耀斌則認為,自細在鄉郊長大,「由細畀海膽拮到大」,應着重如何平衡大自然與人類共處的環境,他同意應加強廣播、標語及告示提醒泳客小心誤踩海膽,但不同意設立潮退封灘機制,「白紋伊紋會傳播病毒,唔通封閉公園唔開放,服務供應商無可能確保地方百分百安全,(封灘)係不切實際。」

根據天文台數據,本月23至25日下午時分,退潮海圖基準線將跌至0.3米。(天文台圖片)

康文署代表重申,已有相關措施提醒泳客留意潮退時落水,不要誤踏海床中的海洋生物受傷,又援引數據指龍尾泳灘上月23日開放的首個周末,周六有2,600人次到訪,錄得41宗誤踩海膽受傷個案,惟進行相關措施後,周日有多達6,100人次到訪,誤踏海膽受傷數字即跌至16宗,之後一個星期未再錄得受傷個案,已見一定成效,認為不應剝奪巿民下水的機會。

劉勇威其後提出臨時動議,要求康文署在天文大潮低水位的情況下封閉海灘,或在開放情況提醒或勸喻泳客不要下水,最終有關動議獲委員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