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出行令無家者生活雪上加霜 機構辦工作坊教用智能電話

撰文:來稿
出版:更新:

中大尤努斯社會事業中心與6間社福機構於近日發表無家者人口統計調查結果,全港無家者人數為1,532人,兩年間增長18.1%;同時,政府轄下服務單位強制要求出入政府大樓人士掃描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令沒有智能電話、經常出入不同政府場所等地方的無家者,生活困難重重。同時這個被遺忘的群體再度受到關注。「唔衛生」、「窮」、「吸毒」、「精神病」往往是無家者身上的標籤。然而,無家者的故事與經歷遠較標籤真實、立體。
撰文:吳兆康(註冊社工、同路舍資深個案工作員)

阿婷在全職工作時仍擔任機構的義工,服務其他無家者。(同路舍提供圖片)

無家人支援的更生女士

阿婷,一位中年女士,在本年4月時剛於懲教所出來,當時身上僅餘下從懲教署生活時所賺到的數百元。沒有家人支援的更生人士,如何可以承擔到兩按一上(見註一)的基本租房要求?一位女士又如何選擇安全的賓館?沒有一個安身之所,她如何走出多一步?當時阿婷來到了敝機構的社區中心求助,她的一句「相信我,我一定會做好、一定會改變。」仍言猶在耳,令同事非常感動。於是阿婷正式接受敝機構的住宿服務,並透過機構同事連結,婷得到了一個酒店兼職洗碗工作的機會,卻在上班時發現需要肺炎陰性檢測的證明。「我不想再等,我依家就去搵地方去檢測。」當天天空下着細雨,但她意志堅定,並立即到了附近的檢測站排了一小時。最後她順利地由兼職的洗碗工作重新過活,工作期間阿婷慢慢地尋找着自己夢想的工作,及後她藉着經歷,反思自己人生、性格及夢想。她理解到自己有一顆服務長者的心。「生命脆弱,我自己真係見過,如果係最後一段路可以有人幫佢地過得好啲,我已經好開心。」靠着堅定的信念,現在阿婷已是一位全職護理員,在一間私營安老院舍協助照顧一群長者。阿婷的堅持及成長,印證到予以愛、關懷及信任的理念,足以讓無家者重投社會。

丁婆婆接受同路舍提供的熱飯服務。(同路舍提供圖片)

被逼離家、流落街頭的婆婆

丁婆婆年過70,同事初認識她時,是她在中午時到社區中心領取飯盒。言談間發現她已離開家中超過半年,並流落街頭,亦沒有申領綜緩資助,當時她表示自己沒有家人、沒有社工協助、而且甚麼都被人偷清光。當時是盛夏的6月,很難相信一位婆婆在如此狀態下於後樓梯度日。在面談期間,丁婆婆狀甚疲累:「可唔可以畀個地方我訓?個天口實在太熱。」同工聽後心如刀割,但考慮到老人的福址(健康問題、日常護理需要、日後長遠跟進狀況及機構擁有的社福資源考慮),同事決定帶領婆婆到當區的長者服務,希望讓婆婆得到適切的跟進,可是長者服務單位方面表示她屬於無家的狀態,認為她的最大需要是住屋問題,所以諷刺地給予我們另外兩間無家者社福團體的資料,就沒有了下文。丁婆婆當時汗流浹背,眼神卻充滿期盼,敝機構決定讓她進入服務,並提供住宿、熱飯、醫療等援助。在及後的輔導當中,同事了解到丁婆婆本與兒子同住聯名居屋,但她表示因兒子發生衝突,最後被逼離開了家。更無奈的是,由於她持有物業,至今仍並未能申領綜緩,「都唔知仲可以喺依度住到幾耐。」「都唔明白點解可以咁忍心對我依個阿媽?」丁婆婆多次慨嘆着未知的未來,亦對兒子充滿不解。丁婆婆現在除了接受敝機構服務,亦幸有其他社福團體支援,希望讓婆婆能找到一個公義及合理的晚年生活。

貧病交織的藝術家

阿Lee是一名中年男士。一年多前,他從毒品的漩渦走出來,希望重新振作,卻因一次意外導致腳部骨頭碎裂,再加上及後的細菌感染,他開始不良於行。可惜禍不單行,他的糖尿病病情突然加劇。貧病交織再度粉碎他求職的希望,最後他無法承受香港高昂的樓價及屋租,流落街頭。阿Lee於是申請綜緩,但在他找到「餐搵餐」的兼職工作後就立即主動取消援助。他堅持靠自己雙手自立。「拎綜緩好好聽咩,可以都唔拎啦。」然而,這種社會對綜緩人士的論述,讓他多次掙扎。這種自立與生存的矛盾對他並無好處。在社署保障部轉介下,阿Lee來到了敝機構的服務,在班組中一眾同事發現到阿Lee充滿藝術的一面,包括繪畫、書法及鋼琴等。當中同事看見每一幅作品,都感嘆着:「Lee,你就係一名藝術家」。「藝術家?咪又係窮到訓街。」他更大聲地呐喊。阿Lee現參加中心的社區幹事計劃,並協助同事製作美術海報,希望慢慢地可以獲得力量,增強信心並發展一番事業。

無家者是相當弱勢的一群,就上述三位的故事看到,不同無家者正受着各種原因衍生的問題影響。毒品、精神問題、長期病患、家庭問題背後,更重要是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高樓價、更生人士支援不足、社福機構互相溝通的漏洞以及綜緩被污名化等正是背後的結構性問題,而此等問題往往很容易被大眾忽略。除了年齡層寬闊、多元的問題困擾外,他們往往獲得的援助亦較少。難民作為是當中的一群,不容忽視。以敝機構同路舍為例,有總數大約5%的服務對象為難民,包括尋求庇護者及免遣反聲明者,他們在香港沒有出路、沒有身份證下不能進入主流服務、不能兼職及全職工作,只靠着$1,800津貼、食物卡及$300交通津貼生活,這也是恆久以來的服務漏洞。

政府在本月起強制要求市民出入政府大樓時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令無家者們在未能溫飽、多元問題困擾下雪上加霜。(資料圖片)

安心出行問題正正立體地呈現無家者的困難。然而,政府對弱勢社群的取態實在令人難以理解。無家者已受到不同問題困擾,在沒有完善、適切的支援及充足的諮詢時間下,政府要求一眾無家者自備智能電話、學習上網、尋找充電位置、登記電郵下載安心出行,學習開App等,政策最終只讓無家者們在未能溫飽、多元問題困擾下雪上加霜。同路舍在過去數星期積極尋求智能電話捐助,同時籌辦智能電話工作坊,希望可以盡力幫助無家者,提升他們數碼科技的知識,略盡綿力。最後,同路舍亦希望公眾能夠多了解每一位無家者,他們的人生經歷不同故事(見註二),就像大眾一樣都期望自己的生命故事被理解與尊重一樣。

註:
1. 兩按一上為租住物業的基本租金。一般而言,租客首次租住,隨即需要付相等於三個月的租金。
2. 同路舍 ImpactHK 主要服務對象的年齡層包括由18歲至最年長的76歲(其中數個個案更涉及兒童),除了年齡層寬闊外,被問題影響的闊度同樣很大,有29.9%被毒品問題困擾、14.3%被精神病困擾、8.3%有肢體殘疾、8%被賭博及酗酒問題困擾、7%有囤積行為等,同工也疲於奔命去聆聽不同的需要及故事,當中很多故事未能一一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