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西環77年山貨店月底結業 第二代經營者:竹工藝無發展空間

撰文:曾鳳婷
出版:更新:

以往一些由藤、竹製造的山貨,是大眾市民生活中的必需品。但隨着塑膠製品普及,山貨於六十年代已逐漸式微。現時位於堅尼地城吉席街52號的杜洪記,是堅尼地城最後一家山貨店,屹立在吉席街77年,店主一家見證着附近的變遷,惟杜洪記月底即將結業。
杜洪記第二代的杜小姐深明難敵時代變遷,她提到編織手藝需要空間及體力配合,繼承父母當年手藝的兄長已年屆七旬,半年前更大病一場,需要好好休養,更向她透露感到力不從心,故二人決定月底結業。駐足吉席街數十載的他們,最不捨的還是與一眾街坊結下的情誼。

現時位於堅尼地城吉席街52號的杜洪記是堅尼地城最後一家山貨店。(曾鳳婷攝)

杜洪記始於1945年,初時由現時的經營者杜小姐父親杜洪在吉席街60號的三層唐樓開業,當年一家下舖上居,工場、倉庫和居所三者結合。杜小姐表示,父母一家祖籍南海鄉,因附近一帶盛產竹子,故家家戶戶均會編織竹籮技藝,而第二代傳人杜小姐的兄長均由父親傳授編織工藝。

從前吉席街附近便是魚欄,漁戶需要使用竹籮暫放漁穫,故對其需求大,而竹籮既能隔水又十分耐用,深受他們喜愛。杜小姐指,當時製作的竹籮大小與現時在古裝劇中看到古人洗澡用的桶子一樣巨大,以人手編織的大竹籮,在兩人合力下一天只能製作十多個。

杜洪記以供應竹籮起家,高峯時更曾有自己的編織工場,除西環一帶外,更會服務大澳、香港仔及長沙灣的的魚類批發市場。杜小姐憶述,當時吉席街一帶可謂手作一條街,木、竹及鐵製品等一應俱全。(曾鳳婷攝)

高峯時期有自己編織工場

杜洪記以供應竹籮起家,高峯時更曾有自己的編織工場,除西環一帶外,更會服務大澳、香港仔及長沙灣的的魚類批發市場。杜小姐憶述,當時吉席街一帶可謂手作一條街,木、竹及鐵製品等一應俱全。隨着附近地方被收回重建,以往景象一去不復返。杜洪記位於吉席街60號的舊址,亦在1973年被收回,其後才搬到現址。

隨着附近地方被收回重建,以往景象一去不復返。杜洪記位於吉席街60號的舊址,亦在1973年被收回,其後才搬到現址。(曾鳳婷攝)

七十年代塑膠製品興起,逐步取代竹籮,杜洪記同年亦開始購入其他山貨成品及塑膠用品兼賣,不再出售單一種類貨品。杜小姐形容,七十年代前杜洪記以供應竹籮予魚欄為主,但其後改作做街坊及遊客生意。

竹耐用天然無化學成分 有固定捧場客

杜小姐表示,雖然竹製品因塑膠製品出現而日漸式微,但不少人仍然對竹製品情有獨鍾,「因為竹耐用又天然,無化學成分」,店舖內的「晾衫竹」常賣到缺貨。「你睇到對面啲樓有啲仲用緊晾衫竹,因為竹又輕又負到重又唔怕濕」。竹蓆、竹掃把及竹扇等產品亦有相應的客群,「啲竹掃把乾濕可用,平時掃街嘅咪用𠵱啲,芒草嗰隻就唔可以濕啦,但好在唔痴頭髮,因為無靜電」。

疫情影響來貨及生意

疫情來襲,杜洪記同樣受到影響,杜小姐透露近兩年的來貨不穩定,「內地供貨同運落嚟受疫情影響,只可以有嗰樣賣嗰樣」,又指出作為山貨原材料的竹雖然生長得快,但在廠家交貨前,要先把新竹放置三個月後,才能進行下一個工序,令製品供貨困難。此外,疫情下遊客不能訪港,亦令生意受到影響。

不捨一班街坊:有啲由細個玩到大

現時杜洪記主要由杜小姐及她的兄長打理。杜小姐透露,大半年前,七旬的兄長曾大病一場,當時店舖需一度休業,讓他好好休養。但即使其後兄長病癒回歸,仍有感身體大不如前,故決定在月底結業。杜小姐表示,結業消息傳出後,有不少街坊到場聚舊,「好多街坊都覺得好突然,落嚟問我哋點解唔做」。杜小姐雖然覺得結業可惜,但亦理解編織竹工藝末落是大勢所趨,「都有人話想學嘅,但下一代可以話完全無發展空間,要手作其實要一個好多嘅空間,又要體力勞動」。她最不捨的是一班街坊,「始終由細喺度大,有啲由細個玩到大,日日傾計,有啲仲係我望住佢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