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令親子關係變緊張 家長:只要不提學業,我們就可和平共處

撰文:來稿
出版:更新:

抗疫兩年多,已成為很多香港人生活日常。對於與11歲的仔仔和14歲的長女同住大角咀百多呎劏房的阿群來說,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令人措手不及。以為有機會通關,放假可以返鄉,暫時逃離擠迫的劏房?結果一次又一次失望。確診下無支援的疫情生活,子女對學習的態度漸變消極、心理健康每下愈況,連串未能解決的問題,令她感嘆:疫情何時才完結?
阿群不是最慘的一個,她訴說身邊有朋友因為疫情開工不足,甚至失去工作,收入驟減,但屋租、伙食、生活雜費依舊要支付,經濟壓力沉重,只能咬緊牙關熬過去。她慶幸自己是綜緩戶,是全職媽媽,暫無需太擔心這問題。
香港救助兒童會總幹事司徒恩女士表示:「家長和兒童均承受巨大壓力,對基層家庭的影響更甚。疫情下許多家庭努力維持生計,兒童的健康和教育受到威脅。我們作出即時回應,多謝多間企業伙伴及善長人翁慷慨捐出不同的抗疫物資。我們已陸續分批派發給有需要的小朋友及其家庭,希望幫助他們舒緩抗疫的壓力。」
撰文:香港救助兒童會

跟一對子女居住在劏房的阿群,感嘆的說:「有需要時得不到支援,過後才有作用不大。」(香港救助兒童會提供圖片)

疑似確診無支援 極度彷徨

第五波突然每日新增幾萬宗,阿群一家三口幾乎足不出戶,怕一出街就會被感染。每次出街不是為了剪頭髮,就是為了接種疫苗。一個月只去一次公園,有時在家只能捉象棋和玩手機。

她回想最深刻的是兩母子疑似確診,當時她十分徬徨。2月中,當時疫情嚴重,天氣特別寒冷。阿群與兒子接種疫苗後,出現疑似確診的病徵。兒子低燒、流鼻水,阿群則喉嚨痛。她不知是疫苗的後遺症還是確診,當時新聞呼籲巿民不要隨便去急症室,所以他們一直留在家,不敢出外。

「最初不適的三、四日,我每天不斷打電話求助,但政府部門、坊間免費醫療服務皆無法接通,知道公立醫院和私家醫院都不會收我們。」

三日後,她唯有買快速檢測包,發現測試呈陽性,兒子則是陰性。幸翌日她轉陰性,但附近很多藥房都沒有感冒藥,最後向負責打疫苗的私家診所求助,醫生開了3日藥,母子共花了六百多元:「很貴,但這些不會肉痛,最緊要健康。」

一家三口每日生活在百多呎的劏房中,磨擦增多,阿群有時會選擇落街冷靜一下。(香港救助兒童會提供圖片)

經此一疫,阿群不禁疑問:「為何政府不好好利用互聯網、熱線幫市民?我2月有事只有兩條熱線,而且一直打不通。我覺得應該設更多熱線,去支援疫情求助的市民,令大家有明確方向。近兩年常常停課,對學生可能是解放,不過上網課一定懶散,學生沒有寄托,學習會大受影響。安全還是學習重要,是否停課,我明白學校也沒辦法。」

小朋友疫下情緒無法宣洩

家居環境十分狹窄且嘈吵,平日阿群一對子女如同時要做功課或上網課,兒子就需要在床上放書桌做功課。防疫在家,一家三口日對夜對,難免有磨擦,想分開冷靜?唯有離家外出。

「情緒上,我有留意兒子近月長困在家不開心,有時太無聊會丟東西,沒有學習動力,感覺自暴自棄。有時他沉迷電子產品,常常打機,我囉嗦多了,每次吵完雙方都充滿負能量。」阿群說。

阿群因學習問題,跟子女發生無數次的爭吵。兒子原本的性格好動,疫情前經常相約好友到公園及球場玩樂,疫情後只會困在百多呎的家中打機,天光打至天黑。對朋友相約到公園玩都無甚興趣,公園的康樂設施早已因疫情關閉,根本無什麼可以玩,倒不如躲在家中。與其說是躲在家中,其實是困在家中。阿群說兒子彷彿滿足於這小小的空間。這是好事嗎?

跟一對子女居住在劏房的阿群,感嘆的說::「有需要時得不到支援,過後才有作用不大。」(香港救助兒童會提供圖片)

擔憂子女學習變消極

兩年來無正常返學,停止面授課轉網課,兒子根本無法集中。兩年來多次的停課,加上今年「提早放暑假」,小朋友學到的知識究竟有多少?

「長困在家,我最擔心是子女的學習態度,我擔心他們由積極變消極、懶散、無上進心,我又不知如何引導他學習。」

第五波疫情前,兒子也參加了同是香港救助兒童會「童里活動中心」的活動──小小田徑運動家班及LEGO ROBOTIC玩住學編程班。阿群:「仔仔最喜歡小小田徑運動家班,10多堂從不缺席,小朋友還是喜歡跑來跑去。」

後來她又安排兒子參加了中心的課餘托管──網上功課輔導班。一個導師對他及另外兩個同級的學生,一星期兩堂,解答他們功課上的疑難,更會玩搶答環節,都是環繞功課上的知識,兒子很投入。阿群表示,這個功課輔導班讓兒子可以問功課,引導他重溫課文。一同上課的都是同級同學,多了動力學習。有時導師安排他們默書或問書,他就知道有任務,亦會知自己的不足,會主動溫書。回想最初放假,她提醒兒子要溫書、每日學少少英文。但他都不理,常常說自己學了、全都懂。阿群表示這類慈善團體舉辦的活動幫到小朋友,她也會推薦其他有需要的小朋友參加「童里活動中心」的活動。

困獸鬥 壓力累積 媽媽參加藝術治療學放鬆

面對看不到終點的疫情,困於狹窄的劏房中,很多人的心理健康都大受影響。小朋友情緒受疫情影響,家長一樣不好受。家長擔心子女因停學而令學習生活變得不規律,漸漸養成懶散的壞習慣。阿群一直都好緊張子女的學業,女兒剛升中,在新環境又常常面對停課;而仔仔曾說:「只要不提學業,我們一家就可和平相處。」媽媽似乎給了他們無形的壓力。

過去一年,她也參加了香港救助兒童會「童里活動中心」的「從心所育──家長教養班」及「藝術治療家長小組」。令她學會從子女角度設想,開闊心靈。「不一定按自己那一套」,她記得導師說,要給自己空間、給子女空間。要有耐性,改變需要時間,蝸牛式去教育。以前她叫子女不要再打機,要立即停手。現在她會深呼吸,先冷靜下來才說:「你要不要學習? 」同一個意思,不同的表達手法。她又懂得跟子女約法三章,想媽媽不干涉他們玩手機,小朋友學習就要有規律。打機4小時,就要温習3小時。

阿群:「我覺得自己成長就是對子女最好的教育,我發現自己態度改變,很多事都迎刃而解,變得坦然。」她上「藝術治療家長小組」時,集中做藝術手作,暫時將家庭的煩惱放下,放空自己,放鬆心情。另一方面,子女參加活動,也讓她有半日喘息的機會。

對這漫長的疫情,阿群的願望是:希望風雨過後見彩虹。

兒子的願望是:最想成績提升,開學最想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