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誕|北角碼頭海鮮檔放生「無王管」 活魚落海即死 泥鯭被釣走

撰文:莫家文
出版:更新:

今日(9日)是佛誕翌日假期,有不同團體繼續舉辦宗教放生活動,礙於目前並無法例規管,至今仍然形成明買明賣的產業鏈。北角碼頭多間海鮮檔招牌上貼有「放生」字樣作招徠,今早有大量善信分別買入龍躉、白蜆、泥鯭、黃立䱽等海鮮,經滑梯或網籠流入大海,不過有海魚已奄奄一息,放生後不久便在海中載浮載沉。有海洋生態專家指碼頭的水質或地理位置根本不適合放生,促請漁護署與其他保育團體合作,引導善信放生本地魚苗,減少這類「枉死」活動。

+4

早上9時前,北角碼頭所有海鮮已陸續開檔,並將漁船運來的魚貨陸續運入檔內待沽,有海鮮檔在招牌標明放生字樣,亦有檔口列明可供放生龍躉及海鱉,價格較便宜的白蜆、泥鯭最平百多元有交易,較貴的數百元一尾龍躉或一盤黃立䱽,視乎善信的金錢預算而定。

海鮮檔放生活動明買明賣成產業鏈

早上10時以後,大批善信聯群結隊陸續到場,他們先在海鮮檔選擇心儀目標,即場付款後再由魚檔工用紅箱盛載海水打氣,將指定放生物種運至近新渡輪碼頭出閘口對開「放生專區」,閘邊設有佛枱置放菩薩像及焚香爐,並設置放生滑梯供善信放海鮮入海,其間善信拿着佛學書或法界放生通用章在海鮮前不斷默念,有的善信誦經長達半小時,再由魚檔工人協助下撈起海鮮放入魚籠內,直接放入海中解網放生,至中午前人流到達高峰,多達十多人輪流等候。

由於部分魚類在放生前已奄奄不息,即使魚檔工人在水中不斷打氣,一放入海中隨即枉死,在海中載浮載沉,亦有泥鯭等魚類浮至碼頭邊,被釣魚客當場捕獲帶走。

法例不規管放生行為 食衞局研究修例打擊

雖然宗教團體多年來舉辦放生祈福儀式,但放生行為近年備受爭議。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去年曾向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提問若動物放生至不適合地點或將不適合放生的動物放生,可能破壞生態環境,甚至引發公共衞生危機,要求食衞局交代如何跟進時,獲局方回覆現行法例並無禁止放生活動,目前已與3個關注放生活動的組織,包括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愛護動物協會、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共同設計了一款有關放生活動物的海報,教育市民放生活動可能帶來的影響。局方同時正着手根據研究修訂現行《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第169章)中殘酷對待動物定義,若明確指出將動物放到不合適的環境中,以致動物受到痛苦為殘酷對待動物行為,同屬違法,現正全力推進法例草擬的工作,爭取盡快把條例草案提交下一屆立法會審議。

生態專家促以放生本地魚苗代替

研究海洋生態的應用格物研究社社長張瑪珊表示,碼頭水質欠佳,加上海底沒有泥沙保護,根據不適合放生任何魚類或蜆類,很大機會「放生」變「放死」,而且亦會衍生過度捕獵以滿足放生行為,最終影響本地海洋生態。

部分經放生的泥鯭魚不適應水質,在海中載浮載沉,最終被釣走。(莫家文攝)

她又指,政府部門多年來沒有規管放生行為,「年年都係咁嘈,但年年都處理唔到。」認為應加強教育公眾,例如由漁護署出面與其他保育組織合作,鼓勵放生本地魚苗,她舉例本港以往常見的海紅斑因過渡捕撈而數目大減, 近年內地在南中國放生海紅斑魚苗,藉以增加存活率及繁殖數量,做法值得仿效,否則胡亂放生非本地物種或不合適地點放生,只會令更多海洋生物枉死,不但影響水質,還會打亂整個海洋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