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患認知障礙頓變「小朋友」 機構設計Webapp助照顧者紀錄症狀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現時本港每10名70歲或以上長者便有1名患有認知障礙症,他們的記憶力、語言能力等,以至日常生活和情緒都受影響,患者家人或會對這些改變感到不能理解,並且要扭盡六壬加以照顧。有照顧者坦言,母親患上認知障礙症後,由家中的「大幫手」頓變「小朋友」,如此的角色互換,一家人起初也無所適從。近日有機構設計了一個「一起護老」應用程式,讓照顧者以智能化方式紀錄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症狀及情緒行為問題,協助他們與醫護、社工更有效地溝通;此外,機構又組織了一班同為照顧者的同路人當義工,與其他照顧者互相支援。

近日有機構設計了應用程式,讓照顧者用智能化方式紀錄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症狀及情緒行為問題。為照顧者的錢小姐(右)指,如有應用程式協助,照顧患認知障礙症的母親時會較方便和有效率。(呂諾君攝)

近年認知障礙症在香港愈趨普遍,而疫情之下患者長時間留在家中,情緒和行為問題顯得更加嚴重。為了減輕照顧者的壓力、幫助追蹤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行為及心理症狀,以及促進覆診時與醫護人員的溝通,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近日推出了一個網上被版應用程式(Webapp),用家可在手機或網上以瀏覽器使用,完成簡單註冊後,照顧者就可以紀錄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症狀,如焦慮、發脾氣、失眠、重複行為等;發生症狀時的相關細節,如他們身處的地方、服用藥物後症狀有否改變、照顧者的情緒反應及處理方法等,而程式亦會整理出詳細的綜合紀錄報告。

既是照顧者,同時又有為計劃擔任「同路人」義工的錢小姐,其年逾八旬的母親在約7年前確診患上認知障礙症。她表示,那時坊間對認知障礙症的資訊不多,只覺得母親常重覆問問題、間中不認得回家的路,一家人曾試過循不同途徑求助,「真係試過周圍拍門,問啲社區中心可唔可以有活動畀佢……但原來唔係間間都可以參加社區中心,要分地區、活動又未必啱,中間都煩擾咗好耐。」後來有次母親跌倒入院,經醫院轉介才接觸到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的社工。

錢小姐的母親年逾八旬,約7年前確診患上認知障礙症。(受訪者提供圖片)

患者一家人角色「調轉晒」

雖然錢小姐得到了一些認知障礙症的支援和資訊,但照顧者之路殊不輕易。錢小姐指,媽媽以往可以獨居照顧自己,更擔當「大幫手」,輪流到他們四兄弟姊妹的家中幫忙照顧孫兒;現時一家人的角色卻是「調轉晒」,各人會輪流陪伴媽媽,媽媽日常的起居飲食則靠家傭照顧,而認知障礙症患者有一些生活細節,常人或難以理解和忍受,「會一日打十幾個電話嚟,有時聽唔到會好驚,以為係咪有咩急事?但到打返畀佢,佢又已經忘記咗。」後來錢小姐發現,母親總在下午特定時間致電,「原來係佢朝早嗰餐食得唔夠,於是我哋叫工人姐姐煮定啲糖水,佢食完就唔使再需搵嘢食。」

疫下照顧者互相支援更重要

錢小姐表示,當時一家人紀錄母親這些行為模式只「靠個腦」,而最初帶母親到醫院覆診,醫生睇症時間不多,她們卻無條理地說了太多零碎細節;認為如當時已有應用程式協助,照顧起來會較方便和有效率。錢小姐又指,去年得悉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招募義工,她也希望作為「同路人」能將自身的照顧經驗分享,形容這個配對計劃猶如令雙方「多咗個朋友」,而疫情下社區服務暫停,照顧者互相支援更加重要,「傾談中我會諗返起,以前自己都有鑽牛角尖,發生嘅當刻會覺得係排山倒海咁……希望互相分享時可以為佢哋提供情緒抒發,知道自己唔係唯一遇到呢啲問題嘅人,我都可以增加經驗。」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服務經理(照顧者策劃及支搬服務)李叠恩(左)和錢小姐(右)。(呂諾君攝)

應用程式整理患者病情方便社工醫護跟進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服務經理(照顧者策劃及支援服務)李叠恩表示,「ABC行為分析法」常見用來改善認知障礙患者的行為和情緒問題,過往他們鼓勵照顧者以紙筆做紀錄,但往往只變為一大堆難以應用的資料。李指,「一起護老」應用程式能幫助照顧者作出整理和綜合,讓社工、醫護跟進時有「共同語言」,更易掌握和一同設定患者的照顧方向,「例如有啲患者經常喺下午時分外出遊走,於是可以針對下午畀活動佢哋,或者抽走觸發到佢哋咁做嘅嘢。」

李叠恩又指,大叫、遊走、拒絕洗澡、執拾物品回家收集等,都是認知障礙症長者常見的行為問題,計劃中招募了20名照顧者義工擔任「一喜大使」,事前接受21小時的培訓,學習如何將自己的照顧經驗轉化,用以支援其他或屬經驗較淺的照顧者。計劃以配對的模式,希望為照顧者建立同行網絡,自去年12月起已跟進了約40個個案。

「賽馬會社工創新力量:一起護老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贊助,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與基督教聯合醫院合作,有關網上版應用程式,詳情可瀏覽計劃的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