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網課難適應 調查指四成受訪家長指「困獸鬥」令親子關係惡化

撰文:呂凝敏
出版:更新:

疫下小孩的身心健康備受關注,有關注團體於今年5月向700名幼兒家長調查,了解他們家庭於疫情期間在學習進度、親子活動及身心健康三個範疇的情況。結果顯示,超過八成家長擔心子女成長發展,當中逾七成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感到擔憂,亦有逾六成半家長對孩子的社交發展感到擔憂,以及有超過四成家長認為他們與子女的關係在過去兩個月惡化。負責計劃的專家表示,如能盡早給予基層家庭適切支援,可紓緩相關壓力,有效改善親子關係。

今日(6日)新聞發布會,出席嘉賓包括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右二)、「賽馬會童亮計劃」總監暨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醫生(左二)、賽馬會童亮計劃研究員暨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許娜娜博士(右)及受惠家長梁太(左)。(賽馬會童亮計劃提供圖片)

疫情肆虐兩年,相關的防疫政策難免對幼兒家庭有影響。「賽馬會童亮計劃」於今年5月透過網上問卷方式,向700位家長進行調查,了解他們對子女的學習進度、親子活動及身心健康情況。調查結果顯示,逾八成家長擔心子女成長發展,由於學校疫情期間轉為網課,令不少幼童的學業及社交受影響,當中逾七成家長為子女的學習感到擔憂,超過六成半家長為子女的社交發展感到擔憂。賽馬會童亮計劃總監、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醫生表示,不少幼童因長期留在家,情緒變差,亦因缺乏運動導致肥胖問題,調查結果亦顯示,近五成家長擔心子女的身體健康。

此外,調查數據亦顯示,超過四成受訪家長認為他們與子女的關係在今年2月至4月有所惡化,估計與部分家長和子女需長期留家工作及學習,形成「困獸鬥」局面,容易誘發矛盾及紛爭有關。

梁太(左)指,幸好四年前與兒子參加了「賽馬會童亮館」的家長教育課程,學習育兒技巧,現時以獎勵形式代替責罵,大大改善了親子關係。(賽馬會童亮計劃提供圖片)

以獎勵代替責罵 改善親子關係

梁太育有一名就讀小一的兒子,她形容兒子生性好動,經常「坐唔定」,疫下需長時間留家學習,加上一家三口確診又求助無門,令她壓力倍增,「我本身性格都係好急躁,發現個仔好似一面鏡咁,反射咗我嘅壓力同情緒」。梁太指,幸好四年前與兒子參加了「賽馬會童亮館」的家長教育課程,學習育兒技巧,現時以獎勵形式代替責罵,大大改善了親子關係。

賽馬會童亮計劃研究員、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許娜娜博士表示,疫下作息習慣改變,令不少幼童無所適從,家長及小孩同樣無法抒緩情緒。她認為及早發現問題,調節自己以正向方式思考、爭取時間休息,以及向親友求助,可有效改善親職壓力及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