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建兩隧一橋打通南北大嶼 小蠔灣駁至梅窩 南邊再增建碼頭

撰文:林穎嫺
出版:更新:

政府近日不斷大力開拓大嶼山,包括在港鐵小蠔灣車廠上蓋建屋、東涌新市鎮擴展、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等,令區內人流急增,惟現時南北大嶼只靠東涌道連接,一旦該路發生事故,陸路交通將會癱瘓。
土本工程招展處早前進行的大嶼山交通可行性研究,最新文件顯示,連接南北大嶼只得東涌道一條陸路,故有必要興建新路打通南北兩區,當局初步建議在島內興建隧道,包括羗山隧道、連接梅窩、小蠔灣或愉景灣的隧道和在羗山道興建新大橋等,並應改善現有道路。報告又建議改善萬角咀碼頭,以及在南大嶼海濱興建新碼頭。

+1

土拓處最新文件顯示,過去數年的交通數據反映,位於南大嶼的東涌道、嶼南道、羗山道(連接嶼南道和深屈道),以及大澳道(連接深屈道和大澳道),日常使用量僅達原本設計容量的一半,惟現時僅靠東涌道連接南北大嶼,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將無法取道其他陸路,只能靠水路連接市區,故認為應研究打通南北大嶼的其他陸路選項,尤其是旅遊熱點大澳和梅窩。

擬建羗山隧道及大橋

當局初步評估6個連接東涌和大澳的方案,認為興建羗山隧道(Keung Shan Tunnel),以及在羗山道興建新大橋(New Bridges at Keung Shan Road)較可行,前者會興建長約2公里的隧道,在地底穿過南大嶼郊野公園,經羗山連接石壁和大澳道;後者則是興建兩條各長約350米的大橋,橫跨現時的羗山急彎。

當局另外提出4個方案連接北大嶼和梅窩,當中有三條能初步「過關」,包括興建「小蠔灣-梅窩隧道」、「愉景灣- 梅窩隧道」,兩個方案均會穿過北大嶼郊野公園(擴建部份),但前者是連接梅窩和小蠔灣,後者則是連接愉景灣,再增建一條道路接駁梅窩;另一個方案則是為現時連接伯公坳和長沙的舊東涌道「升呢」,該路現時暫停開放,僅供維修通道時使用。

另外,文件又建議改善嶼南道、羗山道和大澳道的路段,包括擴闊擬議的三條道路和改善車道彎位,惟該區內主要路均位於郊野公園範圍,故在進行工程時,應考慮到環境和生態影響,並建議採取兩大原則,包括避免大面積的山坡挖掘和填土等,以及盡量減少對敏感環境的影響,如郊野公園、私人土地,以及現有和計劃中的構築物、公用設施和設施等。

除了陸路外,報告亦涵蓋水路交通,建議改善現有的萬角咀碼頭,以及興建在南大嶼的海濱興建一個新碼頭,包括塘福、長沙和貝澳,萬角咀碼頭改善工程已在第二期的「改善碼頭計劃」下進行。若有關建議最終獲得接納,南大嶼新建的碼頭將會提供穿梭巴士服務(hop-on / hop-off shuttle service),惟有關建議仍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