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底錄音機揭東大嶼為江豚覓食棲息地 環團憂生態價值遭低估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天生怕醜的江豚,沒有突出喙部,也沒有背鰭,實際數量難以統計。政府擬在南丫島以西水域設置污染泥卸置設施,引發選址是否江豚主要出沒生境爭議。負責工程的土木工程拓展署曾指,參考過去漁護署及學術機構的相關調查,未有考察,也沒有使用聲納儀器探測選址。

聲音為評估生態價值帶來一絲線索,有環團早年利用水底錄音機,嘗試尋找在東大嶼棲息的江豚聲音,發現在牠們出沒的季節,連日來均錄到牠們覓食、嬉戲的聲音,反映東大嶼一帶是江豚重要覓食棲息地。

面對政府提出「明日大嶼」大規模填海工程,環團擔憂東大嶼生態價值被低估,建議採用水底錄音機先收集至少兩年連續數據,分析鯨豚族群變化,亦切勿忽視工程與鄰近發展帶來的累積環境影響。

以往監察白海豚數目,多靠觀察員乘坐研究船,用肉眼及望遠鏡目測計數。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在2019年3月至4月的江豚出沒高峰期,曾在東大嶼水域包括交椅洲、坪洲及萬角,放置水底錄音機全天候記錄,了解江豚在有關水域活動情況。

在研究期間,每日至少有一部錄音機可錄得江豚聲音,最高記錄是每日平均錄得20次的回聲定位訊號。從接收的江豚聲音,亦可辨別其活動情況,發現牠們時而在覓食,時而在嬉戲。WWF表示,雖未能估算有關水域出沒的江豚數目,但可見該處可支援江豚覓食。相關研究在2021年5月至8月的非江豚出沒高峰期,則沒有錄得江豚聲音,反映存在季節性差別。

WWF鯨豚保育項目經理吳嘉怡表示,江豚並非在任何水域均適合生存,其分布取決於獵物,不排除南大嶼工程增加,例如石鼓洲焚化爐工程,令江豚轉向東大嶼生活,而不受干擾的覓食及活動空間亦逐漸收窄。她又指,江豚出沒次數增加,不一定代表數量增加,「海豚數年才生一個BB,不是停航一兩年,數字就可增長。」

交椅洲六成石珊瑚體積達50至逾100厘米

此外,WWF去年11月在東大嶼五個島嶼周邊水域進行石珊瑚調查,包括大小交椅洲、坪洲、周公島及喜靈洲,發現至少27種石珊瑚,佔本地發現品種32%,部份更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列為易危及近危品種,例如尖邊扁腦珊瑚及十字牡丹珊瑚。

調查又發現,有關水域內約35%石珊瑚群落體積達50厘米或以上,其中在交椅洲發現體積達50至100厘米,及超過100厘米的石珊瑚,數量更達六成,反映其存在歷史非常悠久,也可能是海洋生物的重要避難所。

憂頻繁海上工程逼使江豚離開

政府擬透過「明日大嶼」填海造地增加土地儲備,WWF高級海洋保育經理彭莉恩擔憂,施工期間頻繁的海上交通,或增加海豚撞船風險,密集而廣泛的填海工程也增加海底噪音,令江豚喪失覓食水域、減少食物來源,甚至逼使江豚離開原有棲息地,接連的威脅有機會令江豚數量進一步下降。

她又指,參考以往工程,當局會透過移植珊瑚作為補償措施,但體積達50厘米或以上的珊瑚,甚少獲得移植,移植後的生存率也難以監察,「即使擬建的中部水域人工島與天然島嶼保持距離,填海未必直接蓋在石珊瑚之上,但有機會影響水流、增加沉積物,不是完全無影響。」

促當局要求環評使用水底錄音機 分析鯨豚族群變化

當局進行環評時,噪音評估只著眼於對人類及陸地生物影響,監察多久、用什麼方法,沒有清晰指引。彭莉恩建議,當局要求使用水底錄音機,至少收集兩年連續數據,才能有效分析鯨豚族群變化。她又關注環評應考慮累積環境影響,「人工島只考慮會否有其他工程同步進行,但實際上好多工程有延誤,也不是一停工程,海洋生境就可恢復。」

即使工程換來海岸公園作為「補償」,吳嘉怡無奈指,工程造成的破壞已令鯨豚數目減少,海底噪音、海上交通、非法捕魚、污染等問題,非靠公園可解決;而敷設人工魚礁卻不監管漁業活動,等同「聚集一大班魚,令人類更容易捕獲」,漁業資源及數目並沒有增長。

彭莉恩指,海上工程如港珠澳大橋、機場三跑、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等接踵而來,海洋空間難獲喘息,疫情過後又要面對高速船復航等人為干擾,白海豚與江豚棲息地逐漸交疊,兩者雖不「爭食」,也避免「相見」,擔心最終令棲息空間也收窄。

根據漁護署去年公布中華白海豚監察報告,大嶼山東北水域連續六年無錄得中華白海豚出沒。(資料圖片 / 吳鍾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