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科技城|環團批36年來最大規模填塘 濕地公園縮水至300公頃

撰文:林穎嫺 陳葆琳
出版:更新:

上屆政府提出北部都會區概念,新田科技城為其中一個重點項目,擬議發展大綱圖上周曝光,包括要填平約90公頃魚塘。發展局發言人當時表示,會預留約300公頃興建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作發展對環境影響的補償。
不過,長春社今日(23日)表示,擬議的90公頃填塘是36年來最大規模填塘發展工程,而擬作生態補償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卻由《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報告書》提出的520公頃,大幅削減至約300公頃,減幅達42.3%,而新田科技城的發展範圍更有157公頃範圍踩入濕地保育區,直斥當局在濕地保育公園研究仍未出爐、規劃仍未有定案已率先「大縮水」,憂慮其餘兩個濕地保育公園會以同一做法「走數」。
《香港01》已就此向發展局、漁農自然護理署查詢,正待回覆。

上屆政府提出北部都會區概念,當中包括在新田一帶建設「科技城」,並將連同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提供合共300公頃的創科用地。(資料圖片)

填平90公頃魚塘 發展天水圍以後最大面積

長春社傍晚在Facebook專頁表示,發展局文件提到,發展新田科技城需要填平約90公頃魚塘,直指將是繼1987年開發天水圍後,最大規模的填塘發展工程,而若計及發展範圍的濕地敏感地區,即濕地保育區和濕地緩衝區,受影響的面積將多達251公頃,批評當局只計及魚塘面積的做法,是嚴重低估發展造成的環境影響。

該環團續指,新田一帶的濕地保育區及緩衝區,是國際⿃盟認可的「內后海灣及深圳河集⽔區」重點⿃區,而香港觀鳥學會曾於該區錄得不少急需保育的物種,例如「瀕危」物種⿊臉琵鷺、全球「極度瀕危」物種⿈胸鵐,直指擬議發展將直接威脅近200對繁殖鷺⿃,相等於近15%的繁殖群族,批評是「大幅度入侵濕地保育區及緩衝區,將切斷這條重要的濕地生態走廊,加劇濕地生境碎片化。」

新田科技城的總發展面積達 627 公頃,大致由創新科技園區(黃褐色部分)和新田市中心所組成。(發展局提交立法會文件截圖)

發展局上周指出,擬發展的魚塘中,有一半現時已荒廢或填平,日後亦會有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作緩解措施、提升該區的生態價值:「呢個保育公園都有成300公頃,佢雖然被我哋拎咗部份魚塘嚟發展,但佢仍然有返300公頃,剩係呢個三寶樹嘅公園。」

北都策略報告書原指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520公頃

長春社比對前年施政報告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報告書》,發現當局在文件中提到,「濕地保育區(即靠近拉姆薩爾濕地的部分)建設為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面積約有520公頃」,批評現時約300公頃的最新說法,令保育公園未規劃已「大縮水」。他們又質疑,當局以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作為發展的補償,是「先發展後保育」,質疑做法模糊了濕地保育公園的規劃原意:「非常擔心政府借早已承諾的濕地保育公園面積『過橋』,濕地保育公園淪為發展開路的工具。」

港府擬建設新田科技城,首階段發展將涉及新田公路 /粉嶺公路以北一帶,包括創新科技園區所在地,預計可於2024年底起收回土地。(發展局提交立法會文件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