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垃圾桶】元朗壓縮垃圾箱損壞近月無維修 街坊:已成垃圾

撰文:黃文軒
出版:更新:

去年2月,食環署耗資近70萬元試用24個太陽能廢物壓縮箱,於全港各區12個位置偏遠的垃圾站收集家居廢物,務求能壓縮垃圾避免滿瀉,以改善環境衛生,但成效成疑。試驗計劃實行至今超過一年。近日有元朗街坊指,元朗山貝村的廢物壓縮箱已損壞至少超過三星期,壓縮箱附近堆滿大型廢棄家俱,頓成「廢物墟」。
攝影:陳浩然

壓縮垃圾箱損壞超過三星期

香港01近日接到元朗舊街坊投訴,指元朗山貝村垃圾收集站內的太陽能廢物壓縮箱,已損壞近三星期,惟至今仍未見相關部門修理。記者到元朗山貝村垃圾站觀察,現場所見,大量垃圾放在傳統收集箱,而另外兩個太陽能廢物壓縮箱則放置一旁,其中一個壓縮箱則貼上「有待維修」告示,閘口無法關上。兩個壓縮箱外面卻仍然亮燈,顯示正在充電。記者到場觀察時約為下午三時半,眼見兩個壓縮箱在樹蔭下,均並未能被陽光覆蓋;太陽能發電板上亦鋪滿了塵埃,箱附近堆滿大型家具廢物,旁人難以進入壓縮箱範圍。

壓縮箱附近堆滿大型家具廢物,旁人難以進入壓縮箱範圍。

街坊:唔清楚有咩用

居住山貝村多年的趙生及趙太表示,去年見到有新型壓縮箱放置於村口位置,不過從來無人告知如何使用,又表示不清楚該箱作用為何。直至一個月後,箱外才貼出告示,鼓勵村民多加使用。趙太表示,該箱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閘門經已無法關上,亦從來沒有人到場維修。趙生更直言:「個舊嘢已經係垃圾,唔知用嚟做咩!」趙太表示,村民由於不知該箱作用為何,故多數將垃圾置於傳統垃圾箱內。她又指,過往村內只有兩個傳統有蓋垃圾箱,近一年卻已增至6、7個,反而比壓縮垃圾箱更方便。

自去年食環署試行太陽能廢物壓縮箱以來,不少市民反映壓縮箱入口太小,無法放進垃圾,壓縮箱作用形同虛設。食環署耗資近70萬元試用24個太陽能廢物壓縮箱,即每個壓縮箱造價約3萬元,報料的元朗舊街坊陳先生指,自己會向政府部門要求處理損壞的壓縮箱。「一年前見到佢落地已經知道有今日,根本係嘥錢,嘥氣!」

記者到場視察,鮋現一個壓縮箱貼上「有待維修」告示,另一個壓縮箱雖無同樣貼上,不過眼見壓縮箱閘口持續打開無法關上,入裏已有七成滿垃圾卻仍無法壓縮。

政府於2017年發表《香港智慧城市藍圖》,銳意將香港打造成智慧城市;而特首林鄭月娥於去年《施政報告》中亦提出多項措施推動智慧城市及革新電子政務,包括向科技統籌增撥五億元,冀向各部門推動科技發展。但自去年太陽能廢物壓縮箱試行後,食環署助理署長(行動)霍炳林曾於今年二月表示,會再研發新一款壓縮箱,改善舊日壓縮箱入口太小、壓縮時間長等缺點,新款壓縮箱將於今年4月至6月再於各區試驗。

食環署在回覆香港01時表示,署方如發現太陽能廢物壓縮箱有損壞,會安排承辦商人員進行維修。由去年2月至今年4月,署方共收到3宗有關太陽能廢物壓縮箱的投訴。署方又補充指,上月底已開始為新一代的太陽能廢物壓縮箱進行內部測試,完成測試後會揀選地點進行實地測試,而現時的太陽能廢物壓縮箱將會繼續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