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紗廠舊工友中秋重聚享盆菜 圍爐憶荃灣打工時光

撰文:廖俊升
出版:更新:

50年代至80年代的香港正值工業化,而荃灣更為本港工業重鎮,當時製造業主導的社會之中以紡織業為最大部份,當中九成的紗廠設於荃灣,1961年荃灣的工人人數為新界工人總數的7成,使荃灣媲美英國工業城市曼徹斯特,被稱為”Little Manchester”(小曼徹斯特)。南豐紗廠則是芸芸工廠中的龍頭,年產3000萬磅棉紗。
成就這個工業的領先地位,固之然要靠一眾辛勤的工友提供龐大的生產力。80、90年代,工業經濟時代落幕,一班南豐紗廠舊工友也各散東西,有的甚至離開了這個行業。而上周六(7日),一眾南豐工友藉著中秋佳節,重返活化後的工廠共享盆菜宴,彼此分享舊日回憶,一眾老友不時笑得嘴不合攏,場面溫馨。
攝影:廖俊升

76位南豐紗廠舊工友上周回到工廠,參與工友中秋盆菜宴。這天他們在南豐紗廠舉行的盆菜宴共設12圍,有些工友更帶同家人出席。出席者一邊吃溫熱的盆菜,一邊看工友們提供的舊照片,看粵劇和猜燈謎。此外,活動不單是工友團聚,更加是宣揚環保意識的機會,桌上的即棄餐具都是從南豐集團員工家中收集,避免浪費。南豐集團透過活動讓工友聚圓,也希望將這個中秋宴活動延續下去。

老朋友𨋢口相遇:好耐冇返來

老朋友再相聚,大家都像開籠雀一樣興奮聊天,彷彿回到舊時打工的日子。活動開始之前,一眾工友在工廠樓下的升降機口相遇,便已展開了熱烈討論。他們紛紛說誰人有沒有來、還是否記得誰;說這裡是「三廠」,旁邊是另一個工廠,也不約而同的說「好耐冇返來」。

1980年代香港經濟轉型,製造業息微,南豐紗廠的產業規模也開始縮小,更加在2008年終止紡紗工業。其後,南豐集團在2014年宣布將紗廠保育及活化,以「南豐作坊」、「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六廠)」及「南豐店堂」三大主軸架構,提倡創新科技、文化、藝術及學習體驗,成為現在的南豐紗廠(The Mills)對公眾開放。

一眾老朋友重聚,大談昔日樂事。

多年後,工友因中秋而回到活化後的紗廠。部份出席的工友更曾在工廠工作超過三十年。有工友回憶五、六十年代的荃灣,形容與今天已完全不同。他們說,當年荃灣有很多工廠,而工廠旁邊都是木屋區,與現在商場林立的荃灣彷彿另一個世界。

他們一起看舊照片,每翻一張相,他們都會熱烈的討論一翻。其中翻到一張女士的舊相片,全場馬上起哄。這位女士就是被工友稱為「媽咪」的溫泮卿。她今天來到與一班工友團聚,一播放出她的照片,身邊的人便馬上說「媽咪」,掌聲如雷動,她的臉上也露出窩心笑意。

溫泮卿也回到工廠和老友吃盆菜,大家還是如以往一樣稱她做「媽咪」。
大會播放員工們保留下來的珍藏舊照片,員工們一邊談以前的工作。

中夜班「媽咪」麵包贈12歲童工 

溫泮卿20多歲便開始在三廠做中夜班的指導工作。她憶述,那時候有很多從福建來港的小朋友也在紗廠工作。當時,工友們八號風球下也要開工,「12、13歲,15歲都有,捱得好辛苦」。於是她每日便在麵包舖買麵包給這些小朋友吃,也是因為她樂於照顧他人的性格,被人稱為「媽咪」。

右邊的相片中,工友高命雲推著一車棉花。盆菜宴上,他即場講解處理棉花有何技巧和工序。

再翻到另一張相片,看到一位名為高命雲男工友推著一車棉花。這時在場一位男士便馬上起身,如數家珍般大談處理棉花有何技巧,「好粗好大卷就要拎鐵鏟,有技巧有工序,留底頭同尾,反到散晒就會好辛苦!」這位工友十多歲便開始在工廠工作,一做便做了三十多年。他像老師一樣,向在場人士解釋當年處理棉花的工序。任誰也沒料到,當日紗廠尋常且重復的工序,多年後竟能為工友中秋圍著盆菜的話題。

工友猶如化身老師,講述當年的工作,細心分析有何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