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放榜|反修例罪成在囚青年創最佳成績紀錄 盼可提早獲釋入學

撰文:陳泳蘊
出版:更新:

DSE中學文憑試今日(19日)放榜,在近5萬名考生中,有18名非一般考生。他們是一班在懲教所服刑的青少年,其中一名21歲的考生因涉2019年社會事件罪成入獄,今次重考最佳6科奪積點29分,創下在囚青少年考DSE最佳成績。

在囚期間,深諳「有付出先有收穫」,在懲教所內不能用手機,他可以更專心備試,試過一日用八、九個小時用溫習。回首過去,他認為當時被社會風氣、朋友影響而鑄成大錯,在囚期間重燃對內地的興趣,「近年內地科研經濟發展都好迅速,所以都想讀中國研究呢一科」,故目標在大學修讀中國研究課程。不過他的刑期到今年底,未能趕及9月開學,故希望可獲提早釋放,在9月升大學。

18在囚青少年報考 83份卷獲評2級或以上

懲教署鼓勵在因青少年報考各類型的公開考試,今年有18人報考中學文憑考試,他們13人來自沙咀懲教所、4人來自壁屋懲教所及1人來自勵敬懲教所。他們報考的科目包括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及通識教育四個核心科目,及經濟及旅遊與款待兩個選修科目。共報考106份張試卷,其中83份取得2級或以上成績,佔總卷数78.3%,當中有8人考獲符合入讀本地大學的基本入學要求。

沙咀懲教所考生、 21歲的阿明(化名)考獲6科最高共29分成績(中文5**,英文4,數學4,通識5*,經濟5,旅遊3),是至2012年首屆文憑試以來,應試在囚青少年取得的最佳成績。阿明在入獄前為副學士一年級學生,因2019年社會運動事件入獄。阿明在家人及院所老師的鼓勵下,決定重拾課本,再次報考文憑試,希望考取更佳成績,獲釋後升讀中國研究學士學位課程。

「係呢度冇得用電話,變成咗我嘅優勝之處」

阿明說,在懲教所和外面讀書環境的分別,是在懲教所內學習會更專心,「我喺出邊會機不離手用手機上網,但係呢度冇得用電話 。一開始都唔習慣,但係之後發現呢個變成咗我嘅優勝之處。」懲教所內有制定作息時間給在囚人士跟從,阿明指晚上10時便會關燈,但因為關燈一事也發生過一件溫馨的往事。「喺呢段時間都有好畀心機溫書,間中會溫書溫到好夜。呢度有規定10點熄燈,不過有次阿Sir見我畀心機溫緊書,就話借支燈畀我繼續去溫書,個下好深刻印象,因為諗返起都覺得溫馨。」

阿明強調「有付出先有收穫」,他的溫書方法就是勤力操練。平日早上6時半起床,然後全日也會做文憑試的試卷練習,一日會有大概八、九個小時用在溫習上。數學科老師助理教育主任顧忠熹提到,阿明本身思想敏捷,上堂專心,亦喜歡發問。

對中國有很大興趣 未來希望到大灣區發展

阿明自小對中國內地有興趣,「我細個成日同屋企人返大陸,近年內地科研經濟發展都好迅速,所以都想讀中國研究呢一科。」他提到覺得自己在判刑前受到社會風氣影響,「我自己嗰陣時俾社會風氣、朋友影響,而家覺得有誤解,想讀呢一科親眼了解現況係點樣。之後都希望可以喺大灣區一啲初創企業發展。」

與好多考生一樣,阿明在昨日派發成績的前一個晚上也是徹夜難眠。「平時我10點幾就瞓噚晚12點都仲未瞓。」啊明昨晚十分忐忑,他指之前曾經考過一次文憑試,但當時成績剛好不夠分入本地大學,「收到成績嗰一刻覺得好開心,有機會考多次係一個好好嘅機會。」阿明的父親也今日有到場,「見到佢考呢個成績覺得好意外,覺得佢開始生性啦。」

眼見家人長途跋涉探監 阿明深感愧疚

大學課程會在9月開始,阿明今年底才刑滿,「希望我喺呢度參加多啲活動表現得好可以盡早獲釋出去。」阿明指他刑期結束後短期內也會繼續學習,長遠來說,他希望可以有個安穩的工作,並且盡快融入到社會。他希望10年後的自己也會繼續努力不會鬆懈,「之前有段時間成日無所事事性格都唔係幾好,講嘢成日唔經大腦自我中心。」

阿明說他入到懲教所後,個性變得比較溫和。眼見家人每次探訪都長途跋涉,他深感內疚。「見到屋企人需要用兩個鐘頭過嚟,我好後悔犯咗法,令到自己同埋屋企人受到影響。」

6科考獲18分 希望升讀電影相關課程

除了阿明外,20歲的小俊同樣為沙咀懲教所應屆考生。小俊考獲6科共18分(中文3,英文3,數學3,通識3,經濟4,旅遊2)。他在服刑前曾參加文憑試,但礙於當時案情未定,所以暫時輟學。服刑期間小俊擔心自己因為犯過事不易被社會接納,所以對前途感到十分迷惘,後來得到家人及院所老師的鼓勵,決定再次修讀高中課程。

小俊想修讀浸會大學的多媒體課程,「我自細對電影、港產片尤其是周星馳嘅戲都好有興趣,覺得港產片係一樣關乎民生同埋貼地嘅嘢。」小俊未來想讀與演員導演有關的科目,將來的職業也希望是這個範疇。他認為電影是一個可以傳達重要資訊和感受予觀眾的一個渠道。

懲教所增設平板電腦給在囚人士自學

小俊提到在懲教所內學習最大的困難是資源欠缺,「呢度有嘅資源同埋老師冇出面咁多。」不過小俊指今年懲教所派了Learning on Demand (LOD)的平板電腦給他們,所以學習資源上也有改善。為支援青少年在囚人士學習,懲教署在沙咀懲教所、壁屋懲教所及勵敬懲教所設立名為LOD的在因人士電子學習平台,他們可透過平板電腦配合院所的內聯網,瀏覽系統內涵蓋不同範疇及不同程度的電子學習材料,進行自學,提升學習效能。

到懲教所後變得成熟 阿俊指「之前做嘢唔理後果」

小俊曾經參與過文憑試,今次的成績與上次相比有進步,「我覺得今次嘅成績有好大進步,之前並唔理想得12分。今次進步咗好開心,覺得自己有好大進步,呢一樣嘢係呢段難捱嘅日子有少少高興嘅事。」

與阿明一樣,他同樣因為涉及2019年社會事件被控暴動而罪成入到懲教所。「當時我對社會有好多唔同嘅諗法,覺得自己用錯咗方法,唔值得咁樣做。入到嚟學左好多嘢更加了解咗自己。」提到覺得自己最大嘅改變,他表示變得成熟,「我之前做嘢係唔理後果,入到嚟之後明白到其實做每一樣嘢都有後果。」小俊表示刑滿後第一樣想做的事回家見家人,「出到去之後想返屋企食屋企人煮嘅飯,同佢哋傾吓偈。」

數學科老師:懲教所考生普遍自信心低

數學科老師、助理教育主任顧忠熹提到,懲教所的考生普遍自信心低,「佢哋自信心低,對自己悲觀,因為佢哋擔心自己嘅前途,同埋驚唔俾出面社會大眾接受。」他經常勉勵同學,「我成日同佢哋講,做嘢好似數學巨大方程式一樣,人生有好多常數(固定不變的數值),即係佢哋犯咗法係已經發生咗嘅事。但係佢哋成日忽略咗variable( 多變的數值),佢哋嘅變數就係通過服刑反思,佢哋可以進修同埋裝備自己。」他相信在囚的青少年,在懲教所來好好裝備自己,可以慢慢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重投社會。

關注在囚青年的立法會議員陳沛良表示,「監管下釋囚委員會」有兩項提早釋放計劃,分別是監管下釋放計劃及釋前就業計劃,相關人士可以提出申請。由於相關計劃出獄後須受監管令規管,直至最遲釋放日期,在學人士應留意有可能影響外地實習考察。至於在囚人士對內地發展有興趣,陳沛良說懲教署有「『招』『職』創未來」的活動,為在囚人士提供就業機會,包括大灣區工作,有興趣的在囚人士亦可以考慮。

陳沛良表示,在囚青年參與中學文憑考試並不容易,建議政府加強在囚青年重投社會的宣傳工作,讓社會大眾知悉相關內容和成效,協助他們重投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