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形意始祖——李飛羽

撰文:武備志編輯團隊
出版:更新:

李飛羽(1809-1890),字能然,河北省深縣人。由於他曾在山西務農,故又被稱為「李老農」。後世常將他的名字當成「李洛能」,便屬「李老農」的音誤。

現時武術界普遍都奉李飛羽為形意之祖,然相較於其他開宗立派的名家,李飛羽可算是大器晚成的一個。他自幼在家鄉研習「花拳」(相傳創自奇人甘鳳池,與查、、炮、紅合稱「五大長拳」),但卻一直苦無名師指點。及至中年以後,他才真正開展了自己的武學生涯。

據聞當時李飛羽去了山西太谷經商,並在祁縣遇到一位名曰郭維漢的拳師。郭維漢見李飛羽也是懂武之人,便與他稍稍交流了槍術。結果李飛羽很快就被其打倒,當即生出了拜師的念頭。郭維漢遂把他引廌給到自己所屬的戴氏心意拳門下。

至於李飛羽在心意門內學藝的故事則有二,較為主流的說法是指他在37歲那年,拜了戴氏心意拳師祖——戴龍邦(1713—1802,心意拳第三代傳人)為師。起初兩年,李飛羽只學得了五行拳中的劈拳和半趟連環拳套路。及至戴龍邦母親的八十歲壽宴那天,眾弟子輪番在廟堂裡演示各種拳術,而李飛羽只能示範最基本的幾式。戴龍邦的母親細問之下,才知道了他這兩年只學會如此幾招。她認為李飛羽雖然所學有限,但兩年間仍孜孜不捲日夕鍛煉,足見其人性格敦厚。她訓示戴龍邦要好好栽培李飛羽,定要讓他學全心意拳。

由那天開始,戴龍邦便對李飛羽傾囊相授。而李飛羽為了專心學藝,又在師門附近租地十餘畝,白天種菜、晚上就立刻到戴龍邦處練武。經過十年時間苦練,李飛羽終於將心意六合拳學全,並獲得了戴龍邦的認可。

心意拳傳人戴二閭肖像,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IcU6Gd

另一個故事則指李飛羽在入門之時,戴龍邦已經逝世。他的師父其實是戴龍邦的侄兒戴二閭(一說為戴龍邦的兒子)。基於不傳外姓人的祖訓,戴二閭起初並不想收他為徒。於是乎李飛羽在祁縣租地種菜,並每日為戴家免費送菜,期望能夠打動戴二閭。三年爾後,戴二閭終於被他所感動。在戴母的同意下,戴二閭正式收李飛羽為徒,將心意拳的訣竅盡數授予他。

 

姑勿論上述的說法何者為真,可以肯定的是,李飛羽確實曾在心意六合門深造過一段很長時間。另一方面,雖然心意六合拳對李飛羽的影響力極其巨大,但李飛羽的武術修為亦絕不止於心意六合拳。當回到家鄉河北後,他就不斷嘗試將心意拳融入早年所學的花拳技巧,同時又引進了道家的內煉理論,最終創下了「形意」一脈。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武藝大成的李飛羽接受太谷富商孟孛如之聘,到孟宅擔任護院。正是在這段期間,李飛羽認識了武學天份甚高的車毅齋,並在咸豐六年(1856年)正式收他為徒,車毅齋便由此成為了形意拳的首位傳人。此後十年間,李飛羽再收了郭雲深、劉奇蘭、劉曉蘭、賀運亨、李廣亨、宋世榮、宋世德八人為徒,後世將之合稱為形意門的「八大弟子」。他們在武技上各擅勝長,幾乎每個人都是是獨當一面的宗師。而李飛羽則與八卦掌董海川、太極拳楊露禪齊名一時,成為了清代最著名的三位武術家,甚至有人將李飛羽冠以「神拳」之名,足見他的地位。

1890年,李飛羽在家中離世,享年81歲。在他殁後,他的八位弟子按照各自的打法特色,分成了河北派、山西派、河南派等,繼續將形意拳傳揚四方。而後世的武學宗師,如李存義張占魁薛顛等,許多亦是形意拳的習者。可以說,李飛羽對武術界的貢獻,實是橫跨百年之久。而他不畏艱辛、敢於採各所長以突破自己的精神,亦絕對值得後人學習。

 

主要參考資料:
山中札記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