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小學生脫水機奪科學比賽冠軍 評審:發明最重要是貼地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STEM教育在香港愈見普及,以科學 (Science) 、科技 (Technology) 、工程 (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四個範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創意和解難能力。
商務印書館教育學院及日本Gakken,於去年舉辦了第一屆STEM科學比賽,勝出的三隊高級組隊伍更到訪日本參加比賽,體驗最新的STEM教育。今年第二屆參加的學校和學生人數比去年多近一倍,有58間學校和近180隊參賽隊伍,比賽於5月5日完滿結束。最後由深井天主教小學、東華三院鄧肇堅小學及佛教榮茵學校分別奪得冠、亞、季軍。
攝影:吳鍾坤

6隊出線隊伍中,以深井天主教小學的周穎翹和余巧晴的表現最為突出。她們以遊戲「Cooking Mama」造型,介紹她們的發明品「沙律菜Fing Fing脫水機」。巧晴指自己最愛吃棉花糖,想起棉花糖機中運用到離心力和向心力,就延伸至用同樣原理製作脫水機。她們解釋:「將沙律菜放進脫水機中,然後快速旋轉容器,令裏面的沙律菜和水向四邊飛,水就可以從容器上的小孔走出來,將沙律菜和水分隔開。」更為持續改善產品至第三代:「1.0 的概念是像陀螺般轉動脫水機,是很好玩但時間一長手就會很累,所以就研發第二代,增添手柄。不過第二代的速度略嫌太慢,所以就利用齒輪加速旋轉,將機械原理加入發明品當中。」

著重「貼地」 將理論應用在生活上

雖然市面上已有相似的產品,但評審指他們較為著重小朋友如何將理論應用到實際生活,即其可行性。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教授周敬流博士指:「科學家不可以純粹在象牙塔中工作,做完研究要看是否能夠『貼地』、『落地』」,而穎翹和巧晴的發明就正正非常貼近生活。加上她們整個匯報表現都十分流暢合拍,用「Cooking Mama」造型完全切合發明品的主題,令評審們眼前一亮,香港電腦教育學會主席金偉明更指,中學生、大學生都未必做得到如她們般優秀,一開場看到穎翹和巧晴的表現已經想給予她們滿分。

深井天主教小學的周穎翹同學(左二)、余巧晴同學(右二)和兩位老師。

穎翹和巧晴本身是好朋友,穎翹指,可以跟好友一起參加比賽,吸取到寶貴的經驗,就算沒有勝出都會感到非常開心。而她們對自己的表現10分滿分中有8分,8分是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時間,2分就是老師花時間幫她們訓練和準備。她們懂得感恩,兩位老師都十分欣慰,表示跟她們一起研究的過程中都非常歡樂和享受。

+6
佛教榮茵學校的伍希婷同學(右)和彭健韜同學(左)指,他們經常湊不到時間一起練習,但他們在台上表現相當合拍。

最重要天馬行空 肯試、肯想像

除了要「貼地」,評審亦認為小朋友有空間想像也十分重要。佛教榮茵學校的伍希婷和彭健韜利用了閉合電路和大氣壓力,製作出一個泵水器「斟水DUCK」,將飲料從大容量泵至杯子裏,不用拿起水樽都可以倒水,避免倒瀉飲料,方便力氣不夠拿起大容器的人士。至於為什麼產品叫「斟水DUCK」,原來是因為他們在製作過程中,無意中發現產品外型好像鴨子。而本身他們亦有從外形想像出「長頸鹿」、「大象」和「兔子」。

金主席指,由初步的原理、設計到操作測試,整個過程對小學生來說都不簡單,「小朋友天馬行空,到最後做到還是做不到都不緊要,肯試、肯想像已經是很大的成功。」希婷和健韜能夠從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構想出解決辦法也是值得欣賞。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教授郭予光指:「小學生周全地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改善,但過程就讓他們有親身解決問題的體驗,有失敗有測試;有說服自己和別人的經驗,將來找到真真正正要解決的問題,他們的成就便指日可待。」

+3
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教授周敬流博士

周敬流博士補充指,比賽的結果未必跟當中的科學理論深淺有太大關係,關鍵是學生們能否將背後的原理、想解決的問題、中間考慮過的因素,以至最後得到的結果一氣呵成地交待清楚,真正將知識內化。

這次比賽出線的隊伍表現都令人滿意,無論老師和評審都希望學生們可以從比賽中學習到更多。冠亞季軍三隊學校將會於8月初到日本進行競賽及交流。

勝出隊伍能到日本交流,主辦機構衷心感謝杜葉錫恩教育基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