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上教育.一】公私之爭未解 自資高等教育前路何去何從?

撰文:李耀宗
出版:更新:

由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前教院校長張炳良領導的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終在去年底發表檢討報告,提出統一規管自資院校、引入「殺校」機制、八大自資部門「分家」等多項建議,務求達致公私營高等教育並行發展、優勢互補。但面對收生寒冬、發展前路未明、公私營院校定位混雜等不明朗因素,有關建議能否帶領本港自資高等教育界別走出經營困局,與公營院校建立「互助共生」、「並行多元」關係?

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由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張炳良擔任主席,6月公布諮詢文件,初步建議取消註冊發展遜色的自資院校。(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經過大半年研究諮詢後,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在去年12月27日發表題為「並行發展 促進多元」的檢討報告,提出多達13項改革建議,包括促進院校協調、界定院校專精學術範疇、制訂針對性人力資源預測、擴大財政支援等,務求釐清自資界別未來發展路向及定位。

報告其中一個重點,是提議政府將目前經不同法例註冊的自資院校,包括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的八所大學的自資部門,以及樹仁大學、恒生大學等獨立私營院校,劃一歸由經修訂後的《專上學院條例》規管,從而「讓獨立自資院校在學術自由、學術自主,以及管治上的問責性和透明度等方面,與公帑資助的院校看齊」。

如何推動自資界別因應經營環境轉變,重新規劃其定位,將成為政府日後施政重要議題。(資料圖片/吳煒豪攝)

「各處院校各處例」 倡統一規管

香港自資高等教育發展,最早可追溯至時任特首董建華在2000年《施政報告》提出十年內將本地專上教育普及率提高一倍至60%,促使本地自資高等教育體系迅速擴張,其中四類主流自資課程(副學士、高級文憑、首年學士學位和銜接學位)修讀人數由2008/09學年合計不足5.6萬人,大漲至目前逾7.3萬人(見表一)。

全港總共設有27所由公私營辦學團體開設的自資院校,不過除了八大、職業訓練局等法定院校的附屬自資部門外,同時亦有獨立私營院校經《教育條例》《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規管)條例》《專上學院條例》註冊而取得營辦自資課程資格,可謂「各處鄉村各處例」,催生院校規管程度不一問題。

獨立私營院校若欲開辦新課程,必須接受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評局)為期一至三年不等的外部評審,但法定院校自資部門獲所屬院校條例賦權,具備「自行評審資格」,毋須就開辦課程事宜尋求學評局批准,規管上明顯存在不對稱。有見及此,專責小組除了提議劃一規管自資院校外,亦建議將所有自資課程統一交予學評局審批,加強把關。

法定院校自資部門受惠於法定權力,既能以「半私營」形式營運,又可借助院校本部硬件資源及品牌形象,吸引大批學生報讀:在2017/18學年全港逾7.3萬名自資課程學生中,多達77%,即近5.7萬人選擇在法定院校自資部門就讀,就讀獨立私營院校者不足1.7萬人,反映本地自資高等教育市場大幅向法定院校傾斜。

阮博文認為,開辦自資課程不違背八大辦學使命。(李耀宗攝)

公私混雜明顯 八大「除冕」掀爭議

撇除本身以自資模式經營的公開大學和職訓局,八大接受教資會公帑資助營運學位課程,近年卻大力發展自資課程業務,表面是政府高等教育普及化政策使然,實際卻是時任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2004年以減輕庫房財赤為由,縮減教資會對八大的資助,驅使它們成立自資部門以開拓公帑以外的收入來源,導致本港高等教育體系漸趨「公私混雜」。

有意見指八大教研資源主要來自公帑,理應專注營辦資助課程,而非發展僅為「副業」的自資課程。惟自資高等教育聯盟主席、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院長阮博文表示,八大營辦自資高等教育服務旨在為學生提供「安全網」,均是提供優質教育,不違背八大核心辦學使命:「有關課程多年來收生持續穩健,足以證明學生選修原因不只是大學名氣,更與自資部門本身辦學質素優良、畢業後出路廣闊有關。」

對於專責小組提議將八大自資部門「分家」,阮博文表明反對,原因是自我評審權讓校方可因應勞工市場變化,迅速開辦新課程和更新課綱,使學生資歷更受認可,「當年政府開始推廣自資高等教育時,是由八大帶頭做起,但現在卻因為我們做得太好,令其他院校覺得不公平。」他強調,八大自資課程一併交由學評局審核,只會大幅延長評審時間,從而降低業界營運效率,得不償失。

呂汝漢贊成八大自資部門「分家」,促進公平競爭。(吳鍾坤攝)

獨立私營院校又怎麼看?東華學院校長呂汝漢對上述說法有保留。他強調八大自資部門獲自我評審權保障,在辦學待遇上早已「贏在起跑線」,學生亦因而產生「一種讀完(八大自資副學位課程)後較容易銜接本部資助學位的錯覺」,嚴重不利名氣、資源相對遜色的獨立私營院校經營,「不是一個level playing field(公平競爭環境)」。

專責小組提議八大自資部門「分家」,原則上有助市場重歸平衡,然而小組卻以尊重八大開辦自資課程各有「不同歷史背景」為由,容許各大學校董會按「合理的策略性原因」,自由決定其自資部門是否繼續共用本部設施、沿用現有校名及自我評審權,既有違報告致力推動公私營高等教育「並行發展」的大方向,亦無助釐清兩者之間應有的角色定位。

麥建華認為,公私營高等教育理應分野清晰,方能實現互助互補。(高仲明攝)

明愛專上學院(前稱明愛徐誠斌學院)校長麥建華亦認為,高等教育理應分野清晰,其中公營界別專注提供傳統學術通才教育機會,而私營界別則為學生提供職業導向進修途徑,「香港很多行業都不夠人,例如醫療、護理、科技等,不能單靠八大培訓人才」,進而實現公私營高等教育互補,確保本港人力供應充足。他重申專責小組應在兩者特色、分工方面多加着墨,方能促進「公私分明」。

收生普遍不足 定位不清之過

近年適齡學生人口不斷收縮,對私營界別無疑是「收生寒冬」。《香港01》翻查全港開辦自資課程的公私營專上院校營運數據,發現多達七成即19所院校均有收生不足問題,當中最嚴重是宏恩基督教學院和能仁專上學院,兩校同期僅能招收27名及14名新生,較預期收生少逾73%及88%(見表二)。

(香港01製圖)

專責小組亦指出,本港自資高等教育體系欠缺策略性協調,驅使院校一窩蜂地開辦低成本、易於重複但供應過剩的熱門課程,無助課程創新之餘,更使院校收生不足情況惡化。

當中素以「香港大學機構成員」自居的明德學院,早前宣布將於2021/22學年正式停辦,成為本港首所因收生不足而倒閉的自資院校;有分析指,該校過分高估港大品牌效應,導致營運定位屢現誤判,例如學費水平過高、集中開辦缺乏職業導向元素的文學和社會科學學士課程等,自然難以吸引學生報讀。

資料更顯示,在2017/18學年涵蓋14個學科範疇的756個自資學位及副學位課程中,竟有逾半課程集中於商科、社會科學和語言學範疇,反映課程單一化現象嚴重(見表三)。

上述現象在八大自資部門最為明顯,例如港大專業進修學院及附屬學院於該學年開辦45個課程,社會科學和商科課程合共佔22個,相等於該校課程總數五成;同樣附屬港大的保良局何鴻燊社區書院,25個課程中亦有三分之一是商科。

獨立私營院校亦有出現類似現象,以珠海學院為例,該校同期開辦42個課程,亦有三成即12個屬商科課程,作為該校賣點的新聞學課程,只開辦了9個課程。但無獨有偶的是,課程範疇呈單一化的院校,大多亦出現實際收生較預期差問題,例如港大保良局何鴻燊社區書院實際收生較預期少逾半、珠海學院收生更較預期少近八成。

由此可見,如何推動自資界別因應經營環境轉變,重新規劃其課程定位及營運策略,將成為政府日後在高等教育方面施政的重要議題。

如何推動自資界別因應經營環境轉變,重新規劃其定位,將成為政府日後施政重要議題。(資料圖片/吳煒豪攝)

延伸閱讀:

【專上教育】升格私立大學 對自資院校是「出路」抑或「絕路」?

【專上教育】香港高等教育能否產業化?

上文節錄自第14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月28日)《檢討報告促「並行發展」 自資高教轉型 須解公私之爭》。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更多《香港01》周報有香港教育的報道:【職專教育】職業專才教育發展80年 為何仍比不上大學教育?【職專教育】職訓助培育本地專才 VTC:畢業生具Work-Ready優勢【通識教育】由千人選修變六萬考生的核心科 緣何「彈」起?中藥有學位課程 香港卻無「中藥師」【衝上雲霄】落實機師本土化 從拓展航空專業學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