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家者.七】逆境重生的經驗 能給別人信心站起來

撰文:歐陽翠詩
出版:更新:

前文提到,肥仔和志泉在「無家者自救方法」導賞團中,跟參加者分享他們露宿時的生活狀態,從如何解決三餐、到哪裏洗澡去、如何交朋友、哪裏過夜......只要有人問,他們不介意重提那些過去與現在。除自身經歷以外,肥仔和志泉在導賞中會提到無家者相關的政策,以及香港的貧窮問題。「不只是講故事,除了講自己的心路歷程,也會講社區關注的問題。」肥仔希望讓參加者知道身邊有什麼資源和政策可以改善其他弱勢社群的處境,希望藉着表達一些大家不知道或被歪曲的理念,引起大家的共鳴。

上文閱讀︰【無家者.六】分享露宿經歷 導賞團助改變社會觀念

肥仔經歷過一些低谷後,想作為導賞員跟別人分享他的經歷。(高仲明攝)

「我們導賞員經歷過一些低谷,幸受到一群失明朋友影響,覺得他們很有鬥志、有頑強的生命力。本來我會框住自己,覺得自己是個非常廢的廢人,但當發現原來我那麼小的力量也可幫到人,就跳出來,做一些義務工作幫助其他人,做導賞員不是想大家覺得我們很慘,或想大家憐憫我們,而是想大家深入了解露宿者朋友的鬥志。」肥仔在導賞團快要完結時說。

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助理項目主任馬嘉俊認為,無家者是很好的導師,能帶大家去認識社區,認識到無家可歸的原因不只是個人問題。「患病或沉溺行為是個人因素,但也有社會因素影響他們的經歷,例如社會保障不足,當支援網絡不夠時,一個人很容易會成為無家者,而一旦他們獲取信任,相信他們能夠作出改變,(無者家)便可找回工作,自力更生,能夠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只要有機會或是夠包容,每個人都能夠改變。」

馬嘉俊相信,對於無家者及參加者而言,都有得着。(高仲明攝)

自2016年起,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一直舉辦無家者導賞團。當初很多團體希望探訪無家者,他們懷着一個想認識無家者的心之餘,更會帶着物資,派發日用品、和他們聊天。後來,協會希望無家者能和公眾更深入交流,更有系統地分享個人經歷,並把資源用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地方,例如開設小組、安排導師培訓無家者做導賞員,便能持續地讓無家者成長,藉着導賞團參加者的正面回應,讓無家者以新的角度看待自己。

「對公眾來說,若能平等對話、不再只帶着探訪的心,能就着無家者的分享發問,了解他們的困難、在社區的實況、與社會系統的關係等,便能更立體地了解無家者,並協助制訂社區關懷的方案。不同的人也可做到互動和反思。」馬嘉俊說。

肥仔(右)和斌Sir(左)是無家者導賞員,在深水埗讓大家認識社區及他們的故事。(高仲明攝)

現時協會有約十位導賞員,每位導賞員每月帶領約兩個導賞團。導賞員斌Sir坦言,初時是不想加入的,因為以前那些痛苦經驗令他患上抑鬱症,怕勾起痛苦回憶影響病情。斌Sir曾任教師約三十年,但教育改革讓他無所適從,轉工的經歷又令他再受打擊,導致出現抑鬱症狀。

那時候,斌Sir不願看醫生,在無家者宿舍過着不願起床、洗澡、更衣的日子。後來在輔導員、社工和醫生的幫助和鼓勵下,他開始服用精神科抗抑鬱藥,病情有所好轉,覺得自己能夠承受下來,亦希望分享所遇到的困難和克服困境的經歷,於是成為導賞員。

斌Sir帶團員到訪楓樹街球場,指球場看台已加上扶手,阻止無家者露宿。(高仲明攝)

「若參加者將來遇到這些情況,希望我的經驗能給他們信心和能力站起來,自己放棄的話,人就會愈來愈沉的了。」斌Sir說。透過導賞,除了能知道無家者的過去,更可以了解他們如何從逆境中走過來,明白到無家者跟其他人一樣,生命也有韌力。

公眾導賞團成功讓不少參加者改變對無家者的看法,但若要改變整個社會的目光,還是要靠政府擔起重要的角色。馬嘉俊說,政策有公共性、帶頭性,政府若採用邊緣化無家者的方式,沒有創造包容的環境,社會自然難出現包容的文化或氛圍。「政府帶頭邊緣化他們,塑造出無家者會影響市容的形象。若沒有無家者友善政策,市民怎麼會接納他們?政策是有排他性的,市民很容易會順理成章跟政策走。」要助無家者改變,助他們自力更生,社會本身是否要先作出改變,創造一個接納和包容他們的環境?

上文節錄自第170期《香港01》周報(2019年7月8日)《擺脫露宿生活 不只是有瓦遮》系列報道。

相關文章︰【無家者.一】上樓三路不通 擺脫露宿生活 不只是有瓦遮頭【無家者.二】學懂儲錢和社交 改變緣於被信任【無家者.三】露宿現象無法完全消失 政府巨額驅趕問題卻更惡化【無家者.四】「先安居」政策無助減露宿者 美為何繼續堅持?【無家者.五】怎從友善政策走到安置? 政府應帶頭去除負面標籤【無家者.六】分享露宿經歷 導賞團助改變社會觀念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