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築】大坑戰前唐樓耗兩個月還原本貌 上海批盪重見天日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冷冰冰的建築物無聲訴說歷史,喚醒漸被遺忘的城市記憶。日復日、年復年,一幢幢舊建築在推土機輾壓後消失,只能用殘垣喚醒公眾關注歷史建築議題。
座落大坑第二巷的一所戰前唐樓,已獲古諮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過去曾被髹上粉紅色,其後又被黑色油漆覆蓋,最近由新租客還原。
歷時兩個多月,最終令大部分「上海批盪」重見天日。負責復修的建築歷史學者黎雋維稱,原有的上海批盪能夠反映當時社會文化,「(塗上顏色)基本上玩完。」他又稱,不少私人歷史建築物因業主缺乏保育知識、加上缺乏資金,往往破壞了原有上海批盪,期望政府給予更多支援,「如果你問我,只係差政府政策,其他每一個環節都齊備。」

大坑第二巷的一所戰前唐樓,早前獲租客與建築歷史學者共同復修。(黃舒慧攝)

與熱鬧的銅鑼灣區相比,走進大坑區更覺份外寧靜,區內不少唐樓已屹立多年。於第二巷的一座戰前唐樓,建於1930年,屬於私人業權物業,2010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惟於2016年被化妝店租用後,將其外牆塗上粉紅色,當時惹起社會爭論。

上海批盪反映中西文化混合

「(塗上顏色)基本上玩完。」負責復修工程的建築歷史學者黎雋維說,這個年代的建築物使用了上海批盪,即是一種混合碎石、英泥的工藝,令建築物看似用石材建成,常見於20至30年代的建築物。「上海批盪有對於現代中國的幻想,反映廣東師傅手藝,加上英泥本身係外國事物。」於他而言,眼前的戰前唐樓,價值在於它如何反映華人追求西方事物,「文化嘅價值,大過係咪屬於手工精緻或者美侖美奐。」

用了近兩個月鏟去舊有油漆,將原有的上海批盪復原,黎雋維說難度在於要有運氣,「洗油漆比較令人掛心,好睇運氣,隨時可能洗到一半已經洗唔到。」他解釋,不同油漆需要配合各種化學用品溶解,期間師傅要嘗試用數種物料清洗,配以鋼絲人手擦去油漆,最後再用水槍噴洗,「最壞打算係洗到一半已經洗唔甩。」

建築歷史學者黎雋維指,復修舊建築的成本及時間均較高,但建築物的價值同樣會被提高。(黃舒慧攝)

復修後「租值又會高咗」

由於上址曾用作車房,租戶當時在牆身釘上了卷閘,黎雋維形容該部分猶如建築物的傷口,需要用再以新的上海批盪「補返啲傷口」。經過兩個多月,終能完成復修,將建築物的舊貌呈現公眾眼前。黎雋維坦言所需要的時間、成本均較高,「成本差十倍以上。」他強調,復修後的回報往往提高,「回報在於社會的價值、加上發展入面有舊建築元素,租值又會高咗。」

+8

【歷史建築】古諮會主席蘇彰德:保育由民間討論「更到肉更直接」

作為建築學者,他指近年社會對保育的討論漸趨成熟,無論關注度、工人數目均較10年前有所提升,惟獨缺政府的支援。他指,不少私人業主難以接觸保育相關的建築師、學者等,又誤以為保育工程收費高。他認為古諮會可加強統籌角色,方便私人業主處理建築保育,而政府亦應檢討現有涉及改裝歷史建築的條例,如因應個別建築物情況,作出合適的豁免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