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選舉|美國樞機主教普瑞弗斯特獲選為新教宗|有片

88歲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4月21日逝世後,梵蒂岡5月7日起舉行秘門會議(conclave)選舉新教宗。至羅馬時間5月8日傍晚6時,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煙囪冒出白煙,象徵選出第267任新教宗。首席樞機曼貝蒂(Dominique Mamberti)其後在露臺上向聖伯多祿廣場等候的信眾宣布,來自芝加哥的69歲美國樞機普瑞弗斯特(Robert Prevost)獲選為新教宗,成為首位來自美國的教宗。
69歲美國樞機主教普瑞弗斯特(Robert Prevost)獲選為新教宗,向信眾發表演說:
當地時間傍晚約7時,首席樞機曼貝蒂(Dominique Mamberti)來到露台向聖伯多祿廣場守候的民眾宣布:「我要向你們宣布一個大喜訊,我們已產生新教宗!」首席樞機曼貝蒂在聖伯多祿大教堂中央陽台以拉丁文宣布了這個眾所期待的消息,向羅馬城和全世界傳報新任教宗的名號。
曼貝蒂樞機用拉丁文說:「羅馬聖教會的樞機閣下普瑞弗斯特,選擇以良十四世(Pope Leo XIV)為名號。」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5月8日(周四)徬晚約6時,梵蒂岡西斯汀教堂頂部的煙囪冒出白煙,代表133名羅馬天主教樞機完成秘門會議,成功選出新教宗。
每日4輪投票 兩次放煙通報結果
根據程序,秘門會議每日最多可進行4輪投票。8日的4輪投票,分別在當地上午10時30分、正午12時;傍晚5時30分及晚上7時。西斯汀教堂只會在第2輪,以及第4輪投票結束後,以煙囪通報結果。
如果在9日的會議、即連續3天仍無法選出教宗,投票將暫停一天,讓樞機們祈禱及非正式討論。恢復投票後,每7輪沒有結果須再次暫停。如果經多輪投票仍無結果,將從得票最多的兩名候選人中做選擇,以獲得三分之二選票、即89票者當選。
根據程序,樞機主教團的一名代表將在聖伯多祿大殿(St. Peter’s Basilica)主陽台上,以拉丁語宣讀 「我們有了新教宗」,向熱切等待的信徒公布消息。
新教宗會先接受任務,並決定稱號,接著進入西斯汀教堂的「眼淚的房間」,換上象徵性白色法衣,最後現身聖伯多祿大殿主陽台向全球發表講話。
最長選舉花近3年 方濟各當選歷5輪投票
歷來當選的266位教宗當中,絕大多數都是歐洲人,而方濟各出生在阿根廷,是1,300年來首位非歐洲籍教宗。而今次有資格投票的樞機主教,除大多數屬方濟各親自任命,但只有不到一半是歐洲人,為史上首見。外界分析,新教宗很可能延續方濟各路線。
教宗選舉的平均持續時間約為3.2天,有時僅需數小時,最長或要好幾年。2013年選舉持續大約24小時、歷經5輪投票終由方濟各當選。但有時選舉可能會更久,例如13世紀的一次選舉花了1,006天,即接近3年時間;18世紀的另一場選舉則持續了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