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集團賄賂物流公司職員 廉署拘16人撿2000萬貨 歷來最大批

政府自從2022年4月禁止電子煙銷售,本港物流公司已因應法例收緊政策,令售賣電子煙的公司無法發貨,但有電子煙網店卻私下賄賂物流公司的主管及員工,繞過物流公司的檢查制度,繼續派發藏有電子煙產品的包裹。廉署去年中收到舉報,經調查後上月採取代號「蒼鷺」的執法行動,拘捕16名電子煙集團及受賄的物流公司職員,並檢獲600箱貨物,包括3萬件電子煙機及20萬粒煙彈,是電子煙禁令生效以來,檢獲最大批的電子煙產品。
廉署發現涉案電子煙集團每月銷售收入達200萬元,而受賄的物流公司職員每送一件包裹則可收取20元賄款,他們每日可協助派送約200件包裹,一個月賄款可達6位數。

廉政公署執行處首席調查主陳卓熙交代案情指,政府自2022年4月禁止銷售電子煙產品,近日亦推出「控煙十招」進一步規管另類吸煙產品,但廉署於去年年中收到舉報,指一個非法銷售電子煙的集團透過行賄一間本地物流公司的職員,以協助集團經營的電子網店向客戶派送電子煙的包裹。
廉署調查半年後,於4月中採取代號「蒼鷺」的執法行動,拘捕16人,包括12男4女(24至70歲),涉嫌行賄及受賄等罪行,相信已瓦解該集團。
被捕人士分別是7名非法銷售電子煙集團成員,包括40歲集團男主腦、其父母、太太,以及3名職員;其餘9名被捕人士為物流公司職員,分別來自兩個位於港島南區營業點的主管及前線員工。
行動中,廉署搜查被捕人士住所、物流公司的營業點,以及電子煙集團用作儲存電子煙的貨倉。人員在貨倉內檢獲約600箱貨物,包括3萬件電子煙機及20萬個電子煙彈,市值約2000萬元,是電子煙禁令生效以來,檢獲最大批的電子煙產品。
陳卓熙表示,政府自2022年4月禁止電子煙銷售,該物流公司已因應法例主動收緊政策,不會為客戶派發電子煙產品,亦規定職員必須在收件時檢查包裹,確保沒有電子煙或相關產品,如發現有任何違禁品必須向公司匯報。而涉案電子煙集團一直經營電子煙網店及利用物流公司協助出貨,惟禁令收緊政策,令電子煙集團難以向客戶出貨,所以他們透過賄賂物流公司的職員,繞過物流公司的檢查制度,至使集團可暪天過海,如常派送電子煙予客戶。
廉署發現集團會安排載有電子煙產品的包裹送往相關營業點,又或者請受賄收派員到集團貨倉附近收貨。陳卓熙形容收派員收到包裹時會「自動波」送予收件人,不會遵從物流公司規定檢查貨物。
部分收派員為協助集團隱藏出貨地點及避免物流公司察覺有問題,甚至會提供一些空置單位作為寄件地址,這些空置單位是他們日常派貨時發現的。
涉案物流公司職員每日協助電子煙集團派送約200件包裹,每一件包裹收取20元賄款,廉署調查顯示,涉案電子包裹主要寄予本地顧客,集團每月銷售收入達到200萬元。
廉署指涉案物流公司是一間有規模的公司,早已制定檢查政策不寄送電子煙產品,而且一直積極協助調查,有心打擊害群之馬,相信今次屬個別事件。廉署強調今次一單案不單止影響健康層面,亦牽涉到本地物流安全,廉署希望今次行動能夠起警示作用,提醒及協助物流業界維護廉潔的運作,而廉署絕不姑息任何貪污行為,如有有關情況必定會果斷執法。廉署呼籲公衆及業內人士,如懷疑人貪污或者有參與貪污行為,請即向廉署24小時貪污舉報熱線25266366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