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甘肅行|白銀富民有路:最大美瞳企業出海港澳 溫室種出火龍果

01甘肅行|白銀富民有路:最大美瞳企業出海港澳 溫室種出火龍果
撰文:鄭寧
出版:更新:

甘肅白銀市近年持續推動農業現代化與製造業升級,兩大領域齊頭並進,為當地居民創造穩定就業與可持續增收。6月23日,記者隨第六屆粵港澳媒體甘肅行,探訪白銀市康視麗隱形眼鏡公司及白銀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見證這座西北老工業重鎮如何借創新轉型,尋求經濟新動能。

產業鏈自主可控 隱形眼鏡遠銷海外

位於白銀市的康視麗隱形眼鏡(美瞳)公司,是西北地區大型的隱形眼鏡及護理產品研發、製造基地。公司現時擁有400多個商標及超過1050項專利技術,產品不僅在淘寶、拼多多、快手等國內電商平台熱銷,更以「康視達」品牌出口東南亞、中亞等地。

公司總經理唐鈺喜指,港澳市場也在逐步拓展中。(香港01 鄭寧)
公司總經理唐鈺喜指,港澳市場也在逐步拓展中。(香港01 鄭寧)

公司總經理唐鈺喜接受《香港01》訪問時指:「我們現在分為OEM(原始設備製造商)和自營兩種方式運行,有自己的天貓旗艦店,也有貼牌合作。去年起,在白銀市委書記帶領下,我們開始進軍泰國,目前已在東南亞多國設立5個營銷中心,並計劃在泰國、印尼開設海外分倉,實現『飛地模式』。」

唐鈺喜笑言,自己曾在韓國學習國際貿易並到當地知名隱形眼鏡廠打工,薪水雖低,但為他累積了寶貴的製造經驗。如今,他與團隊用6年時間,自主研發出國內首條全自動化彩色隱形眼鏡生產線,從模具製造到彩色印刷、AOI(自動光學檢查)自動檢測及雲端數據追溯全部國產化,大幅提升了產品一致性與合格率。

工人正在最後查驗貨品,唐鈺喜表示,未來這一步驟將由AI替代。(香港01 鄭寧)

「我們每天能產出40至50款新花紋,滿足年輕人群體的個性化需求。目前在國內市場,我們在淘寶類電商平台佔有率達20%左右,與前百大店鋪中的六七成都有合作。」他透露,港澳市場也在逐步拓展中。

公司現時在白銀提供1200多個就業崗位,湖南廠區亦有2200名員工。唐鈺喜強調,企業追求的不是短期盈利,而是可持續發展:「在父親打下的基礎上,我要考慮30年、40年後,怎樣讓企業走得更遠、更好。」

科技農業「一園多效」 帶動農民增收年賺6萬

除高端製造業外,白銀市農業亦邁向現代化。位於白銀區的大坪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是集新技術示範、科普教育及觀光休閒於一體的省級現代農業科技園區,2021年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

講解員向記者介紹,園區以「園區+公司+農戶」模式運營,總面積達1.5萬畝,分設現代設施農業、標準化日光溫室、特色林果、藥材種植、科普培訓等8大功能區。「目前建成137座不同結構的日光溫室,引進新品種、新技術超過1500個,新技術50多項,示範推廣效應明顯。」

為提高農戶收益,部分溫室及露地種植區承包給當地村民經營。「農民每年支付約3000元承包費,但一季可賺回五、六萬元收益。」講解員稱,園區起初以茄子、辣椒、西紅柿為主,隨後引入火龍果、百香果、人參果等南方特色果品,部分已進入大規模採摘期。

除蔬果種植,園區還建有花海觀光帶、戶外營地及農產品加工物流區,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模式,年吸引眾多省內外遊客及研學團體參觀體驗,直接帶動周邊3500戶、1.3萬人受益。

作為甘肅重要的工業城市,白銀市過去以有色金屬等傳統產業為主,如今則加速在新材料、生物醫藥、綠色農業等多元化佈局。從康視麗的智能製造到現代農業示範園的高效種植,兩大產業鏈帶動就業與收入增長,助力農民增收及地方經濟轉型。隨著更多研發創新和產學研合作落地,白銀正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將產業鏈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民生福祉,為西北地區經濟注入新動能。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