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馬線|九龍城小泰國或瓦解 近5年區內約百間泰國舖三成已結業

撰文:黃偉倫
出版:更新:

泰國餐館、泰式雜貨店、泰式按摩店、泰國佛具店,身處九龍城,總是有濃濃的泰國風情,剛剛擦身而過的可能亦是泰國人。不過隨著屯馬線於本周日(27日)全線通車,租金上漲、重建計劃勢將殺入九龍城,「小泰國」又會否瓦解?
位於九龍城衙前圍道的基督教宣道會泰人恩福堂及泰人恩福服務中心,在九龍城服務泰國人約10年。負責人黎李翠玲(黎師母)表示,單計地舖,5年前九龍城約有100間泰國人店舖、餐廳,但隨屯馬線將全線通車、重建計劃及租金上漲影響, 估計已有30間相關店舖結業。部分泰國人被迫搬離九龍城,希望可日後可盡量保持地方特色。另有經營泰國雜貨店的市民表示,5月下旬業主已預告加租,但疫情下生意本身已經大減,冀加幅可盡量下調。
《香港01》將一連三天探討屯馬線全線通車,為舊區帶來的變遷及挑戰。
【屯馬線全線通車專題之一】

+1

屯馬線全線通車專題︰

屯馬線|難破加租「魔咒」 九龍城泰菜店嘆業主3年前已加租四成

屯馬線|市建局13年前已布局 土瓜灣重建「大變天」 商戶憂加租

黎師母曾於泰國工作,操流利泰語能與泰國人溝通,其中心專門為在港泰人服務,包括教導廣東話,並與泰國在港組織聯絡。黎表示,居於九龍城的泰國人主要租住單位,不少屬基層家庭,面對租金上漲壓力,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黎指,隨市建局、發展商向區內業主提出收購,近年亦陸續聽聞有泰裔居民被迫搬遷,部分轉到土瓜灣、新蒲崗一帶居住,因方便前往九龍城,但九龍城始終是泰人首選,「有泰國特色,外國有China town,呢度有Thai town」。

九龍城的泰國店舖林立,四處可見的經營泰菜的食肆,城南道一帶亦有十餘間泰國雜貨店。黎師母表示,2016年時曾點算區內泰式餐館、雜貨店及佛具店等,當時單計地舖,已經有約100間,還未計及樓上的泰人店舖,如泰式按摩店等,「小泰國」並非虛名。

不過她坦言,現時區內相關地舖已減少20至30間,擔心屯馬線全線通車後,租金會再次上漲,更多商店受影響,區內泰國特色減退。

+1

被迫遷的不止泰國人,泰人服務中心原址亦位於沙浦道。黎師母表示,沙浦道收購時只能搬離原址,幸而覓得現時衙前圍道的新單位租用,若再不幸遇迫遷,可能就要離開九龍城,服務就無法持續。但她擔心,需要求助的泰人,平日多左九龍城一帶活動,未必懂得到區外尋求協助。她又稱,雖然部分泰人懂廣東話,但一般書寫、閱讀能力較弱,期望港鐵可在宋皇臺站,加設泰文指示。

泰國新娘嫁港人 任職基層工 憂遭加租迫遷

游太為泰國人,於當地務農維生,1997年來港任泰傭,期後與港人丈夫結婚,現時一家四口居於九龍城侯王道。她表示,單位約200呎,業主本身是友人,月租約13,000元,自己早晚擔任外判清潔工;丈夫退休後任保安員,租金已佔家庭開支一半,有時更需匯款到泰國協助親友。她直言:「你加(租)1,000、2,000蚊都唔掂」,期望可繼續居住在九龍城。

+4

游太表示,由於務農出身,未感生活辛苦,亦慶幸仍有工作,但有不少同鄉在疫情影響下失業,尤其從事飲食業的受影響,「成年無工開」。談到九龍城與泰國的分別,游太表示,泰式商品確實應有盡有,街上碰面的都是泰國友人。不過她笑言,始終泰國更熱鬧,當地街道人擠人,往往水洩不通。

泰國雜貨店遇業主預告加租 憂加幅過高

游太的友人阿蓮為泰傭,1997年來港工作,自今未曾轉工,一直居於僱主位於黃埔的住所。她同樣表示,幾乎有空都來九龍城,與友人相聚,惟身旁有不少友人提到租金壓力,一旦「小泰國」瓦解將十分可惜。

城南道一帶約10間泰國雜貨店,泰國華僑馮女士於九十年代來港,之後結婚,經營雜貨店20多年,現時更會於店內留宿。她表示,現時月租近4萬元,業主於5月底已預告會加租,但未具體透露加幅,預計或多達數千元。她又稱,有在附近經營食肆的友人,租金在2年間由10萬元增至15萬元。

馮女士經營泰國雜貨店20多年,面對加租壓力。(黃偉倫攝)

馮女士坦言,疫情下生意難做,每日生意額最多只約2,000元,較疫情前少近3,000元。她表示,加租2,000元仍可應付,若加至3,000元則相信會虧損,但即使蝕錢,仍然希望繼續經營,「唔捨得熟客」。

屯馬線將於6月27日全線通車。(港鐵圖片)

▼屯馬線宋皇臺站▼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