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DP目標挑戰大 發展才是硬道理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全國兩會近日於北京舉行,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為今年GDP定下了增長5.5%的目標。除卻2020年受疫情影響而暫停設立GDP目標外,這次5.5%的目標比去年還低0.5個百分點,也創下GDP年度目標的新低。

雖然數字下降,但要完成這目標仍有相當大的難度。面對全球局勢不明朗、經濟下行風險漸增的情況下,今次兩會的經濟主題重新回到「發展」和「增長」兩個關鍵詞。

如何理解5.5%的目標

今年5.5%的增長目標不單比去年實際增長8.1%低很多,甚至比起去年目標6.0%仍要再低0.5%,直觀而言是非常保守。不過2021年之所以能增長8.1%,很大程度上是因為2020年因新冠疫情而做成的低基數效應,2020年中國GDP只增長了2.3%。2022年承接了去年較高基數的水平,再增加5.5%的難度其實不低。事實上,國內增長自去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分別只增長了4.9%及4.0%,比起首兩季的12.7%明顯放緩。

2017-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國家統計局)

2022年的目標為5.5%,即比起第四季的增長速度提升了1.5個百分點,非但不保守,其實還充滿難度。而且,今年年初全球局勢的發展對於經濟復甦更有很多的打擊。首先,由於通脹升溫全局央行開始收水,壓抑了經濟增長的勢頭。更嚴重的是,2月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事觸發西方史無前例的制裁,推升了能源、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刺激通脹,而戰爭造成全球經濟波動,也定必影響本已艱難的經濟復甦。

受到全球環境影響,中國第一季GDP要維持去年第四季增長4.0%已不簡單,更何況還要反彈到5.5%。而如果第一季無法達成5.5%的增長目標,那即意味着今年剩下的三季要衝刺到5.5%以上才能達成目標。為此可以預期,中央今年很可能會更大地增加投入推動發展。

發展才是硬道理

除了目標相對進取,國內國外的困難也並不簡單。在國內人口見頂、經濟轉型等難題有待解決,在國際上全球經濟不穩,中美磨擦有增無減,美國繼續以台灣問題挑戰中國等。

評論認為大基建將是驅動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但訂立目標的重點是如何實現。面對困難,中共領導層給出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答案。兩會中李克強的工作報告中,強調「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而且也未再提在過去幾年一直使用的「穩字當頭」。顯然在當下的局勢中,中央認為「穩」已不足夠,必須更為進取並與時間競賽,以發展解決國內國外的問題。

例如近年國內提倡要「共同富裕」,強調不是搞平均主義,在不「劫富濟貧」的情況下,唯有大力發展才有空間讓其他人富裕起來。而國外的問題,發展更是不二的選擇。在國際上而言,只要中國經濟能繼續「做大做強」,無論是中美矛盾、台灣問題、全球經濟等問題都會有較好的發展。

以發展解決問題的邏輯其實同樣適用於香港。即便香港無法獨力處理國際局勢帶來的風險,但對於貧富懸殊、樓價過高等內部問題,發展同樣是最好的方法。例如要解決基層生活的困苦,單靠政府再分配的角色怎麼也不及為他們創造更好的就業和待遇。今年香港同樣也會面對經濟艱難的一年,但為政者又是否有進取的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