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科學先導計劃推行1年 英皇同學會小學:探究學習學技能態度

撰文:盧勁揚
出版:更新:

教育局為推動STEAM教育,於2022年底推行「加強高小科學與科技學習」先導計劃,以探討未來於高小設立「科學科」的可行性。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是參與該計劃的學校之一,該校團隊接受「01教育」訪問分享相關經驗時提到,先導計劃強調探究式學習,除了教授科學知識,更要透過動手及動腦的方法,讓學生學到科學技能及科學精神和態度,對學生未來升學就業都有幫助。師資方面,因為先導計劃只是深化現時常識科內容,所以沒有太大困難,相信即使教師沒有理科背景,接受培訓之後同樣可以勝任。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作為計劃的參與學校之一,會與課程發展處人員協作,增潤常識科中有關科學與科技的教學內容並開展試教、加強在職教師培訓及提供相關的學與教資源,另外亦會開放課堂給其他核心學校和網絡學校。參與訪問的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團隊成員包括屈嘉曼校長、鄭愛遠副校長、余朗源主任、顏正朗老師及張雄高老師。

圖左一為顏正朗老師、左二為屈嘉曼校長、右二為鄭愛遠副校長、右一為余朗源主任。(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提供)

先導計劃強調探究式學習 教師須能帶領學生做實驗

屈校長指根據課程指引,現行常識科內容與先導計劃內容其實分別不大,先導計劃的課題取自常識科,未有引入新課題作嘗試。她提到,先導計劃強調以探究式學習教授科學內容,而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一直使用探究式學習,所以上課模式與先導計劃要求相近,亦估計如果未來科學科獨立成科,模式會與現時先導計劃相似。

她提到,部份學校較少採用探究式學習,會透過播放實驗短片,讓學生觀看短片並紀錄,教師如果需要轉用探究式學習會因為沒有經驗不足而遇到挑戰,「做實驗要準備好多嘢,器材啦、工具啦,亦都要喺教學流程入面好細心」。她指教師於進行實驗期間需要引導學生準確地完成、觀察及紀錄實驗,要求教師有一定能力,亦知道會有教師對要做實驗而感到擔心。

理科教師經驗略勝 教師具文科背景接受培訓後亦可任教

被問到如果科學科獨立成科,是否需要為常識科教師提供培訓。屈校長以學校經驗為例,指學校其中一位參與計劃的教師是文科學生,但與同事一起備課及參加工作坊及培訓後,一樣可以教授科學內容。

她認為,如果科學科獨立成科,而且教學內容貼近現時常識科的課程,師資不會成太大問題,有理科背景的教師在經驗上會略勝一籌,但其他教師只要接受培訓同樣勝任。她又指課程屬小學程度,不會太過艱深。如果加入一些新興科技及科學內容,亦可能連具理科背景的教師亦沒有認識,需要一起接受培訓。教學法方面,如果學校過去較少使用探究式學習,教師於任教科學科前需要先掌握帶領同學做科學實驗的技能。鄭副校長補充指,小學階段的內容應以闊度及廣度為主,深度則交由中學處理。

實驗中學習科學過程 建立嚴謹科學態度

以該校教授「月相的變化」的經驗為例,實驗會由數名學生一起進行,模擬月球公轉,然後從地球的視角觀察月相。(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提供)
+3

以該校教授「月相的變化」的經驗為例,實驗會由數名學生一起進行,分別手持電筒代表發出光線的太陽及手持白球代表月球,其間不斷轉換月球位置模擬月球公轉,然後從地球的視角觀察月相,讓學生可以親身感受月相變化。

張老師表示,教師於實驗開始前會引導學生思考及向學生提問,設想實驗時可能遇到的問題,或是預測實驗結果,讓學生於進行實驗時可以學得更多。他解釋,該做法使學生更加着重實驗的嚴謹性,確保實驗可以得出準確結果,例如不同學生的發育程度不同,身高影響實驗結果,學生們會互相提點及遷就之餘,亦可以激發求知欲,「如果你話播片,佢哋知道、見到,但係親身經歷過之後佢個科學方法、技能、嚴謹程度會比其他人更加深,呢個係無辦法上網睇Youtube、睇書學到嘅嘢」。

鄭副校長指,現今世代的學生想要找到知識十分容易,「技能、態度唔教佢未必會知、未必會識」,如果學生能夠擁有科學技能及態度,例如公平測試、尋找規律、求真態度及好奇心等,未來升讀中學及大學,以至是投身社會都會畢身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