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的音樂與青春:《青春週報》|魏煜格

撰文:魏煜格
出版:更新:

1968年11月中《青春週報》創刊,逢周三出版。這份報紙每期都有一兩個版面登載和西方音樂有關的文字,專欄有關於西方樂隊演出、出碟、上榜信息的「Pop News」,詳細寫某一位歌手或樂隊的文章,介紹本地樂隊演出情況的「Pop World」,有介紹和評論新出大碟的 The Latest LP Review(「最新大碟評介」),還有回顧過往經典的「舊曲重溫」,可見西方音樂熱潮在香港的影響。
文:魏煜格

這些文字也都出自年輕人之手,但是常寫 Pop News 的就有Sam、Baby、「玲玲」、「美琪」、「美寶」、「安狄」、Joe/祖等不少人,和現在年輕人的網名相若。

【作者其他文章:追星從來都是哲學課題而那年我們曾經聽過Janis Joplin

六十年代末香港本地樂隊已經很不少,很多隊員都是中學生,他們的演出也會被報道。《青春週報》上有一篇《英華書院 Pop Show 側記》,描述了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中學英華書院150週年校慶的表演,提到 Big Rubber Band 樂隊演唱時——

有三名非常肉感的小姐在台前大跳靈魂舞,其中兩個跳得特別迷幻,跳到跪在地上。

但是台下的觀眾似乎並不受用,「很多聽眾還大叫『Go Home』!」壓軸的是新成立的 Reflection of Light,四名成員中一名英華學生、三名喇沙學生,有照片登出。同版登出照片的樂隊還有 The Dynamic Five、The Lagoons、The Sandals等三幅。

今年我有幸認識了Sam,問他爲甚會用這個在香港有太多的名字寫稿,他說從未想過要人記住其名,只是熱衷分享自己覺得重要的音樂。他就是日後著名的 Sam Jor,中文名字是他幾乎在公眾媒介中沒有用的:左永然。

《青春週報》第四期上有兩條關於 The Brotherhood 和 The Young Rascals的消息,是他首次投稿。日後他會繼續介紹樂隊,只要某個樂隊有歌上榜,甚至「可以玩三十種樂器」,或如 Mary Hopkin 能用英、法、德三種語言演唱,他都會廣而告之。

【作者其他文章|香港人首先從Uncle Ray節目聽到貓王

1969年初,Sam 首次介紹「深紫」(Deep Purple)樂隊時,「深紫」在英國成立不足一年,風格屬於從迷幻搖滾到進階搖滾的階段,比普通流行音樂更重視樂器和編曲技巧,歌詞也更加詩意和抽象。

【作者其他文章|收藏在《阿甘正傳》聲軌中的西安記憶

他們推出的第一張專輯 Shades of Deep Purple,其中並不全是原創歌曲。Sam注意到他們的 Hush 一曲在英國反應平平,在美國卻「榜上直線上升」。這篇文字配圖是 Deep Purple寄給他的,看到有香港粉絲寫信來,樂隊成員也很開心罷!

4月Sam 第一次介紹了 Led Zeppelin (意為「德國的飛船」)樂隊的文字,比他平時的文字都長,告訴「對此名字可能覺得陌生的本港歌迷」,這個樂隊中都是一流的吉他手,比如 Jimmy Page 和 John Paul Jones,和主唱 Robert Plant。Sam 宣稱這個名字「十分古怪」的樂隊,「是今年內最受注目的樂隊之一」。這時距離 Led Zeppelin 訪港還有幾年時間,Sam 和這隻樂隊保持了長久的友誼。

(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