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為和談設定條件? 歐美的「兩條腿走路」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上周國事訪問完美國之後,俄烏局勢的未來走向確實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在跟馬克龍一起見記者的時候,拜登一改此前「沒有什麼好談」的態度,表明願意跟普京進行談判:「我準備好跟他談,如果他有意願尋找結束戰爭的方法的話,但他還沒有這樣做。如果是這樣的話(按:指普京尋求結束戰爭),在跟我的法國和北約朋友諮商下,我會很高興跟普京坐下來,看看他想要什麼。」

值得留意的是,拜登並沒有馬上提到要尊重烏克蘭和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意願。反而是,接續着拜登回應記者、一直被認為主張施壓烏克蘭割地求和的馬克龍,迅速補上了這一缺失,一開口就提到澤連斯基的「十點和平方案」,並稱「什麼時候(和談)、烏克蘭人的選擇是什麼,將由(澤連斯基)告訴我們」,聲言「我們不會促使烏克蘭人作出他們不能接受的妥協」。

拜登和馬克龍話音未落,歐美為和談設定條件的動作就開始有了一些眉目。首先,在馬克龍正式國事訪問美國的第一天,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就提出成立「特別法院」去處理沒有參與國際刑事法院(ICC)的俄國戰爭罪行的方案,並聲言歐洲所凍結的數千億歐元俄羅斯官民資產可用作補償烏克蘭。

11月3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就提出成立「特別法院」去處理俄國在烏戰爭罪行的方案。(Reuters)

對此,法國外交部馬上表達了支持,波羅的海國家與國際刑事法院所在的荷蘭也有同樣意見。《衛報》12月4日報道,一份有關建立這類戰爭罪行特別法院的決議草案正在聯合國傳閱,文章更引述美國主理全球刑事司法的大使,對此表達了美方的正面意見(雖然同樣沒有參與國際刑事法院的美國對於成立特別法院尚未有正式立場)。

回國之後,馬克龍也在另一個議題上開始製造輿論,向媒體表示普京對「北約擴展到俄羅斯門前」和「可能威脅到俄羅斯的武器佈置」的憂慮,將會是和平談判的議題,指出北約需要準備好對俄國提出「安全保障」,以備俄羅斯重返談判桌後之用。此言論惹起烏克蘭方面的公開批評,稱烏克蘭才是需要安全保障的一方。

另一邊廂,時隔兩個多月之後,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12月2日再次與普京通電,要求普京從烏克蘭撤軍,以促成「外交解決」,他又批評俄羅斯針對烏克蘭基建的攻擊。不過,在兩人近一小時的通電之後,普京則反批西方國家(包括德國)對烏克蘭的武器援助和軍事訓練是「破壞性的」,表明攻擊烏克蘭基建是「必須而無可避免的」。

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12月2日再次與普京通電,要求普京從烏克蘭撤軍,以促成「外交解決」。(Reuters)

普京對朔爾茨的反應,正好呼應了拜登「但他還沒有這樣做」之語。不過,朔爾茨在通電後就表明完全停止烏普京溝通是重大錯誤,表明他跟馬克龍也會不存幻想地繼續跟普京尋求對話。

正如普京一直認為隨着時間推移西方援助陣線必破的堅決一般,如今歐美國家領袖也看準了普京長此下去也不能靠戰爭擊敗烏克蘭,因此最終必然要回到談判桌。

事實上,朔爾茨11月23日就表明普京「已不再能在戰場上取勝,這看起來很清楚」。朔爾茨話音未落,烏軍12月3日就傳出已在南部赫爾松(Kherson)第聶伯河東岸建立起一個反攻橋頭堡的消息,而普京的接近兩個月基建攻擊至今也明顯未能動搖烏克蘭民心。

在這個對於烏克蘭戰場形勢的判斷之下,歐美國家正採取一種「兩條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繼續援助烏軍抵住俄軍攻擊,並繼續其多個方向的緩緩反攻,另一方面則為未來和平談判設置條件,為普京一朝決定「尋求結束戰爭」做好準備,已佔好談判桌上的先機。

來自馮德萊恩、得法國支持的戰爭罪行特別法院倡議,屬於對俄不利的強硬條件,其存廢與具體樣式將由俄烏在戰場上最終的優劣比對來決定。

來自馬克龍的對俄安全保障,則是給予普京的一個下台階,也許是充當讓普京收回烏克蘭四州入俄決定的交換條件。

由於烏克蘭願意談判與否,說到底其實也是歐美國家的決定。歐美此刻已擺出邊戰邊促談的姿態,只要普京願意尋求結束戰爭,談判即能開展。但在歐美的想像當中,此等談判無疑會在歐美主導的背景下進行,而普京只能透過歐美給予的下台階來掩飾自己的失敗。

到底歐美國家的這種判斷是否正確,當然就只能靠現實隨時間的推演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