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機構改革・四|中國面向美國的「內守外攻」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兩會結束後,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3月16日公布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全文。

整體上來說,這份改革方案是面向現代化的,面向未來的。加強了黨對金融、科技的領導,成立國家數據局補充了數據管理的短板,老年協會併入民政部、成立中央社會工作部,本身提升了老年事業、群眾信訪工作的重視,是重塑高層調結構補短板,從整體上優化國家治理。

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對科技進步有着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新科技革命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從全黨的高度提升對科技工作的重視,背後是積極有為的衝鋒精神。成立國家數據局,也是因應新科技革命,因應數據是重要的生產資料這一前提而提出的,屬於助力科技革命的配套政策支持。贏得科技革命是中國能夠實現復興的前提,這是中國的「攻」,是向未來進發,向競爭宣戰。

瑞銀預料中國將成為此輪科技革命的核心,原因為中國擁有龐大人口及市場。(視覺中國)

目前最大的外部挑戰是來自美國的打壓。中美貿易戰已經是過去時,中美晶片科技戰正在如火如荼,未來美國是否動用金融殺手鐧棒喝中國,未可知。中國強化金融領域的改革,將對金融的領導直接上升到黨中央,對金融監管等領域進行改革。是從金融領導到金融監管、金融發展的全方位改革。

一行一局一委,形成全新的央行主導貨幣政策,主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金融監管局改變過去好倉監管的亂象實現金融穩定,證券行業委員會金融致力於金融業發展的新局面。金融改革對於增強中國的金融行業競爭力是重要的。中國對中美可能發生金融實力硬碰硬有着未雨綢繆的危機意識。

將央行原有的金融監管職能劃歸國家金融監管局,央行的權力看似是變小了,實際上央行最重要的貨幣政策職能反而顯得更加醒目了。未來中國崛起非常重要的一個支撐是人民幣國際化。央行未來的重要任務一點也不輕鬆,其致力於進一步擴大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是中國對外「攻」的一部分,是中國在國際社會立得住腳,能夠應對美國金融打壓的前提。

中國人民銀行全力聚焦推行貨幣政策的職能,將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全面推進。(視覺中國)

改變原有的好倉金融監管,統一劃分到國家金融監管局,是一次亂象整頓,將更加有效致力於金融穩定,降低金融風險,這些國內改革既是更加有序的國內治理,又是中國增強金融抗風險抗打壓能力的底氣。這是中國「守」的一面。

在宏大敘事下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老齡協會改由民政部代管,是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需要,組建中央社會工作部統一領導國家信訪局,則是黨在新時代如何紮根基層的體現。

在未風高浪急的鬥爭中,內部的穩定團結,是站穩腳跟的關鍵。尤其是邁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經濟增長速度逐步走向平穩,其可能會產生更多的社會不理解和社會矛盾。這些都需要高超的治理能力,政治技巧來平息實現。贏得科技革命,守得住金融風險的同時,也要「守」得住民情更變。

綜合來看,現代化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復興絕不是隨口一說,中國這次機構改革,正視圖做到黨政定位明確,內外協調,攻守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