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Novel Fineries(上):將傳統物品化為可穿着的藝術品

撰文:陳樂兒
出版:更新:

只要晝夜依舊交替,文化與科技就會不斷更迭,我們只有不停地「變」才能適應這時間洪流。可是「萬變不離其宗」,在我們談翻新傳統的時候,始終要知道哪些可革新、哪些要傳承。而且不只技藝要革新及傳承,一些傳統衣飾品的用途與表現形式變化也不可忽視。

Novel Fineries的意念為收集藝術家、工藝家的故事與技術,以書來記錄。(龔嘉盛攝)
一本書是一個故事,我收下作者的故事,加上我的回憶,成為永遠的珍藏。

從自己的故事出發  舊物新用

記錄,是一種生活需要。文字、相片、錄像是一種記錄方式,物品也可以是一種記錄生活的載體。成立了兩年的Novel Fineries就是憑藉着配飾工藝品來記下每一份心意、每一個故事與每一種傳統手藝,這也是創辦人及設計師June Kimberly Lau成立品牌的初心。目前品牌推出了兩個系列——Pocket Art與Gorget,分別將袋巾與戰時使用的護喉甲設計成既現代又富藝術性的飾品。

可能大多香港人對袋巾的印象還停留在前特首候選人梁家傑的象徵上,但袋巾遠不止四方型或淨色、印花、條紋設計,Novel Fineries將袋巾造成蝴蝶、甲蟲模樣,配搭出來別有感覺,成為造型亮點。(龔嘉盛攝)

由袋巾變成Pocket Art

June對文化、遺產尤有興趣,旅行時也喜愛到具有悠久文化歷史的地方探索,尋找及學習當地文化。在成立Novel Fineries之前也一直希望將眼見快將失傳的手藝推廣及革新其應用,只是苦無靈感。「我一直都知道有蘇繡這項藝術,看到它多用在屏風或匙扣上覺得沒有什麼作用,不過又不知道如何革新。」有一次,她在考慮送禮物給當時的男友,考慮到袋巾時覺得了無新意,卻靈機一觸想到以蘇州雙面刺繡技術來造一條袋巾——「雙面刺繡代表無可隱藏的心意,繡成袋巾則可讓他將自己的愛放於貼近心臟的地方」,這便是Pocket Art的原型。

此款Pocket Art以Dione Juno為原型,以刺繡及手工上色後亦栩栩如生。(龔嘉盛攝)

之後,她以擁有瑰麗花紋的亞馬遜流域的蝴蝶為參考,根據牠們的顏色、形狀來造成袋巾。「我很喜歡亞馬遜蝴蝶的外型,也做了很多資料搜集,盡量在Pocket Art上還原牠們的樣子。」每份Pocket Art的成品亦有標明所參考的品種名稱,包裝在盒子之更有如標本一樣,即便不作為袋巾裝飾用,亦可放在家中收藏。最近Novel Fineries亦推出甲蟲系列,尺寸較蝴蝶系列小,適合喜歡低調的人。

Novel Fineries創辦人及設計師June亦親自穿起了Gorget系列的Blaze。(龔嘉盛攝)

給予保護力量的Gorget

Novel Fineries的第二個系列為「Gorget」,是June正式開展了飾品設計之路後的作品。Le gorget在老法語中有「喉嚨」的意思,引申為「護喉甲」,是中世紀時士兵所穿盔甲的一部份。June原來是醫療器械類的產品設計師,雖然對時裝感興趣卻未有涉獵,直至藉着Pocket系列設計開設Novel Fineries,並進駐連卡佛寄賣後才全職經營品牌,希望藉Gorget來象徵一種護航力量。「Le Gorget是古老法語,是以前士兵打仗時所穿的護喉甲。我原本沒有時裝的背景與相關經營頭腦,現時全職做品牌時便希望Gorget給我一種力量去走下去。」Novel Fineries的將護喉甲的金屬換成珠子,以精緻的印度串珠製成Gorget系列,將戰爭用品的概念延續到今天並賦予新設計。

由傳統袋巾化為Pocket Art、由盔甲演變為衣飾品,設計都是源於累積下來的生活經驗與故事,June也不是剛開始就想到要將某種技藝加入到某種飾品設計之中,而是偶然一瞬間就將以往的想法拼湊在一起,創造出目前的設計。下集將會與June談談對傳統工藝保留與革新的看法,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配襯這些可穿的藝術品。

每條Pocket Art上都會繫有Novel Fineries的小金牌為標誌。(龔嘉盛攝)

更多翻新傳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