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2018】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承載情慾之物

撰文:添子
出版:更新:

奧斯卡塵埃落定,最佳影片情歸《忘形水》(Shape of Water),而最佳男主角則由《黑暗對峙》(Darkest Hour)的Gary Oldman奪得。按照奧斯卡一貫標準,其實得獎影片和演員都合情合理。惟今屆提名電影中,我始終鍾情《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電影海報。

一般來説,這種電影總會讓我害怕又期待,既樂見這種題材打入主流,卻又恨某些喜歡用同志題材大造文章強力抽水的電影人。但我很喜歡導演Luca Guadagnino和編劇James Ivory的處理手法,把1980年代若隱若現的知性、浪漫與情慾展現得恰度好處,也喜歡他將古希臘的哲學、文學和猶太教的文化束縛、規條信手拈來,化成不同的抽象意境。儘管《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大獎旁落,只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這套電影還是為觀眾留下一個深刻故事,也留下充滿象徵意義的事物,以及淡然抑鬱的浪漫餘韻。

Elio與Oliver初見的情形。(電影劇照)

恤衫

猶記得頭一幕,主角Elio(Timothée Chalamet飾)與美國研究生Oliver(Armie Hammer飾)在意大利相見,後者穿着短褲和寬大的摺袖恤衫,領口紐扣開至胸前,休閒中帶點張狂,散發一種誘人的魅力。恤衫之於男性是重要的衣物,不論正裝或休閒服,總會看到恤衫的蹤影。濃郁的男性氣息在Oliver身上透出來,薄薄的恤衫欲蓋彌彰,是Elio的情感誘餌。那位研究生與他一房之隔,換洗的恤衫短褲隨處扔,更無時無刻撩撥他的心。電影中後段二人表明心跡,Elio亦向Oliver索取初見時他穿的那件淡藍恤衫;離別之時在火車站,Elio穿的還是Oliver送他的那件淡藍恤衫。

離別時Elio依舊穿着Oliver送他的恤衫哭成淚人,情感求之不得,唯有寄托衣服之中。(預告片截圖)

求之不得,唯有寄情於此,那件恤衫承載着Elio對Oliver的情感和欲望,也是Oliver對他的回應;但它同時象徵兩人之間永遠不能宣之於口、不能得到的親密。既是渴望,也是恐懼,這件恤衫是Elio的「petit objet a*」。

*編按:「petit objet a」(中譯:小客體a)沿自精神分析師拉崗(Jacque Lacan)的理論,意指驅動不可得之欲望的物件,象徵心中的渴望,卻又不可得的恐懼。

Elio與Oliver初見一幕:

Oliver的六芒星項鏈從不離身,他敢於承認猶太人的身份,卻難以面對自己的同志情感。(電影劇照)
六芒星項鏈象徵猶太教的傳統,於Oliver代表束縛,於Elio卻代表對前者的愛慕。(網上圖片)

六芒星項鏈

在原著小説和電影中,兩個主角的家庭都擁有猶太背景(Jewish background)。Oliver頸上掛着一顆六芒星項鏈永不離身,Elio見狀便說:「從前我也有一條這樣的項鏈,只是母親說我是自由人,便沒有戴過。」六芒星,又稱「大衛星」(Star of David ✡),當今以色列國旗上也印着這樣一個圖案,是猶太教中常見的傳統標記。於Oliver而言,六芒星代表他的猶太血脈,也代表民族束縛他的保守性質。電影結尾Oliver告知Elio訂婚的消息,曾唏噓說:「若父親知道我喜歡男生,一定會殺了他。」

但於Elio而言,六芒星卻代表他與OIiver的共同點。電影中段他忽然重新戴上久未見過的項鏈,只為向Oliver表明心跡。這種清澀又故意的「情侶裝」舉動固然讓Elio的角色更可愛,也是對六芒星本身傳統意義的狠狠攻伐。

電影中,教授、Elio與Oliver打撈出的銅像是出自Praxiteles之手的《Dancing Satyr of Mazara del Vallo》。(電影劇照)
Oliver尷尬的眼神出賣了他的情感,也讓教授明瞭他對Elio的心思。(電影劇照)

古希臘雕像

除了濃厚的猶太背景之外,希臘文明也同樣佔了電影中重要的位置。Elio的父親Professor Perlman(Michael Stuhlbarg飾)是考古學家,主要研究有關五世紀古希臘的文化和歷史。其時為著名哲人如蘇格拉底、柏拉圖、阿里士多德湧現的年代,風氣開放而自由;而電影中打撈出來的希臘青銅像則名為《Dancing Satyr of Mazara del Vallo》,出自同年代雕塑家Praxiteles之手,象徵歡愉和欲望,也象徵古希臘對同性情感的開放和包容。教授與Oliver整理雕塑資料時,前者落下如此形容:「雕塑的形態結實壯健,肌肉凹凸有致,又帶點漫不經心的姿態,以致它們處於一種永恒的曖昧狀態之中,彷彿有意挑起你對它們的欲望。」Oliver旋即以尷尬的眼神偷看教授,透露被説穿秘密的心虛。

二人握手言和的一幕看似可愛溫馨,其實是個悲涼的隱喻。(電影劇照)

於Oliver而言,雕塑就是Elio的形象投射,若即若離又欲拒還迎,充滿美好的曖昧和禁忌;雕塑卻又同時是Oliver躲避的伎倆,Elio向他傾訴心聲卻惹得二人處處迴避,他主動向Oliver握手示好,Oliver卻用一隻雕塑斷手回握,不敢主動接觸他。面對同性情感,Oliver始終退縮,只敢投射情感於雕塑之中。若恤衫是Elio的objet a,雕塑自然是屬於Oliver的objet a。

Elio與Oliver握「手」言好的一幕:

Elio在陰暗閣樓中將情慾全灌注在杏桃中,本就不打算把情感宣之於口,卻被Oliver意外撞見。(電影截圖)
這一幕本該春光旖旎,鏡頭一轉卻突入哀傷,情緒轉折讓觀眾分外心酸。(電影截圖)

杏桃

甜美的果肉,噴灑的果汁,觀眾其實不難看出杏桃在戲中的性暗示,除此以外自然另有含義。猶記得Mrs. Perlman(Amira Casar飾)把杏桃汁端進書房時,教授有意無意引導Oliver解説杏桃的詞源(etymology),他指出「Apricot」本出自拉丁文,意為「異類」,及後來歷經演變,詞義變成「早熟」(premature/precocious)。一詞多義,卻句句指向Oliver與Elio後來發生的曖昧關係:同性戀在1980年代自然不是能夠宣之於口的異數,年僅17歲的Elio愛上24歲的Oliver,難道又不是早熟?滿樹杏桃,代表他們倆的愛,如此不容於世,只能藏在盛夏中的小宅中。

另一幕有關杏桃的場景看得人面紅耳赤,只見Elio挖開果實丟出果核,他忍不住用杏桃宣洩肉慾,沾得一身甜膩果汁。後來Oliver走進房間與他纏綿,希望把那載滿精液的果實吃下。Elio崩潰大哭,因為杏桃是禁果的化身,誘惑他們吃下,讓他們恐懼接受誘惑的後果;嘗了禁果的甘甜便離不開這樣的美好,所以才會害怕,Elio才會脫口說:「我不想你離開。」

原著小説作家解釋Peach Scene的重要性: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本是改編自猶太作家André Aciman的同名小説《Call Me By Your Name》,整套電影的敍事充滿緩慢而溫柔,若說是所謂「詩意的語言」(Poetic Language)也不為過。當中的表徵(semiotics)和意象(symbolic)隱約得不可言喻,卻實實在在扎進觀眾的心。的確,用輕描淡寫來處理強烈情感和慾望不比明目張膽的橫陳肉體更有視覺震撼,但卻能縈繞看倌心中久久不散,更能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