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月流失六成支持者 馬哈蒂爾政府還能撐多久

撰文:卓朋序
出版:更新:

11月17日,馬來西亞執政黨希望聯盟在柔佛州丹絨比艾議席補選中遭遇慘敗:首相馬哈蒂爾領導的土著團結黨候選人卡敏(Karmaine Sardini)以26.7%對65.6%懸殊劣勢敗給馬華公會候選人黃日升。但早在一年半前的大選時,這一選區還是希望聯盟的囊中物。無論是華人對馬哈蒂爾力推土著議程的不滿,現任政府部長的不堪,或是執政聯盟的「內鬥內行 外鬥外行」,都促成了今次慘敗。只不過,大馬執政黨似乎沒有絲毫反省意願。

希望聯盟對敗選早有心理準備。今次補選前幾晚,反對黨國陣的政治演講會重現人山人海盛況,而希望聯盟場子則門可羅雀。而過去兩年,希盟已在補選中丟失6個國會或州議會席次,早已習慣敗選。但少有人料到今次反風之強烈,令希盟失去將近六成支持者,首相馬哈蒂爾受訪時亦坦誠「預估只會輸2000票」。

荒腔走板的執政團隊

不過,希望聯盟柔佛黨部談及慘敗時,仍一味歸咎於補選投票意願低、在外遊子未能返鄉等「外部因素」。然而,丹絨比艾選區對岸便是大量遊子工作的新加坡,車程不足兩小時;況且,希望聯盟得票由2萬5000票銳減至1萬票,早已是「雪崩級」的民意轉向,黨內中人仍視其為「技術性調整」,只是丁蟹式的自我安慰。

今次補選的丹絨比艾選區位於馬來西亞柔佛州南部,臨近著名建案碧桂園森林城市。(VGC)

丹絨比艾屬於典型的「族群混合選區」,其中馬來人佔57%,華人佔42%。上屆大選中,希望聯盟取得九成華人選票,加上三成馬來人支持奪下該區。而今次大選中,約有一半華人倒戈向國民陣線,也有部分馬來人迴流國陣。究其原因,還是執政聯盟的荒腔走板。

以拉曼大學學院(TARUC)事件為例,這一大學由國陣旗下馬華公會建立於上世紀50年代,建立時旨在收納因「配額制」無法考入頂尖公立大學的華人學生。由於馬華公會長期在朝,這一私立大學亦獲得政府撥款,減輕學生經濟壓力。但希盟政府以「馬華公會控制大學」為由,在今年財政計劃中砍去TARUC八成撥款,促使馬華退出校園。雖說政黨控制學校有所爭議,但這樣「政治鬥爭」式的行為,卻令重視教育的華人頗為寒心。尤其是如今的財政部長林冠英,正來自華人支持者為多的行動黨。

另一方面,華人亦對馬哈蒂爾熱衷「土著議程」,在政策上愈發傾向馬來人頗為不滿。今年9月,希望聯盟主導召開土著尊嚴大會,會上通過加大扶持土著經濟決議,更決議推動「單一源流教育」,廢除華人和淡米爾學校以維持;這樣的政策走向令不少華人質疑是否真的改朝換代。加之希望聯盟競選時承諾的承認華文中學統考、改善華人新村待遇等政綱遲未落實,令華人對政府進一步失信。也難怪行動黨國會議員在本選區向支持者公佈敗選消息時,竟換來雷動掌聲。

馬哈蒂爾曾發動「茅草行動」,逮捕大批華社領袖。(新明日報)

與此同時,部分政府部長無能亦令不分族裔選民倒向國陣。土團黨籍企業發展部長禮端(Mohd Redzuan)今年2月在媒體吹噓:大馬將重點發展「飛行車」,並可能在年底研發出原型車。但今年9月公佈的「飛行車模型」卻用四個風扇拼接而成,而合作的日本企業也被懷疑為詐騙公司。教育部長馬智禮雖是學者出身,卻也頻頻失言。除馬哈蒂爾憑藉個人威望能獲半數國民支持,內閣支持度自去年勝選後已下跌一半有餘。

不思反省 持續內鬥

正常政黨在遭遇如此慘敗後本該認真反省。但作為四黨共同組成的政治聯盟,希盟內部反因敗選變得爾虞我詐。敗選失敗次日,公正黨署理主席阿茲敏(Azmin Ali)在其官邸密會30名反對黨議員。但無論是希盟盟黨,或是同阿茲敏關係緊張的公正黨主席安華(Anwar Ibrahim)事先均不知情。由於希望聯盟內部出現不少要求馬哈蒂爾下台的聲音,外界均猜測同馬哈蒂爾關係親近的阿茲敏希望說服反對黨議員在可能的不信任投票中支持首相,防止「逼宮」。

公正黨主席安華9月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將在2020接任首相,隨即遭馬哈蒂爾反駁。(AP)

馬哈蒂爾去年參選時曾承諾將在兩年內讓位於安華,但其說辭隨後反復改變,由「三年交棒」,到「適當時交接」,再到「完成任期」,已令兩人矛盾接近公開化。但在權力爭奪戰背後,還是兩人政治理念的差異:馬哈蒂爾始終堅持其政治理想,認定馬來人需徹底掌控國家,並同化其他族裔;而安華立場則更為自由派。當希盟支持度下降時,前者傾向爭取馬來人支持,忽視華裔和印度人利益;而安華一派則主張力保華人「基本盤」。首相大位爭議,及對國家定位的根本矛盾,未來恐令希盟團結難以為繼。

事實上,國陣內的巫統早前已和伊斯蘭黨戰略結盟,希望一舉囊括所有保守派馬來人支持。若希望聯盟分裂,馬哈蒂爾所在的土團黨及阿茲敏領導的公正黨派系,也勢必被這一保守派聯盟吸納,重新成為國會多數。屆時,馬來西亞少數族裔恐將面對更為艱困的政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