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姬的轉向】向習控訴美國 「民主女神」給西方的莫大諷刺

撰文:鄭瑞
出版:更新:

時隔19年,中國國家主席首次於1月17日和18日訪問緬甸。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姬在接待期間表示,「中國的支持不是出於私利,而是為了捍衛公平正義」,「希望中方繼續在國際場合為緬甸等中小國家主持公道」,「希望中國能夠更多同緬甸等發展中國家分享治國理政經驗」,「感謝中方在若開邦等問題上給予的理解和支持」,「讚賞中方為緬甸國內和平進程發揮的建設性作用」……緬甸此次宣布與中國建立命運共同體,此前中國周邊明確決定要和中國構建立共同體的只有老撾,這是緬甸打算與中國全面對接國家發展路線,是緬甸對中國的全面認可。
回望數年前,昂山素姬在西方世界一面倒的歡呼聲中以「民主女神」之姿上台,兜兜轉轉數年後,卻飽受西方世界批評,乃至尋求由中國主持公道,這樣的轉變究竟是如何發生的?緬甸對華姿態的大轉變,是否經得起考驗?《香港01》將用五篇文章對以上話題予以評述,此為第三篇。

【昂山素姬的轉向】系列

第一篇:這就是習近平迴避馬克龍、拒絕特朗普的原因

第二篇:中緬建交70周年互訪 為什麼是習不是李

第三篇:向習控訴美國 「民主女神」給西方的莫大諷刺

第四篇:緬甸在大國間漁利的長期性並未改變

第五篇:中緬命運共同體的標杆意義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月17日至18日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意義很不同尋常。這是習近平2020年的首次出訪,並且在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簽署、達沃斯經濟論壇即將開幕之際,習近平選擇訪問緬甸,具有中國外交上的深意。

對此,緬甸實權人物、國務資政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似乎頗有感觸。根據中國官方信息,在1月18日和習近平的會談中,昂山素姬大讚中國在近年來緬甸內政的波折上給予的支持,稱「中國的支持不是出於私利,而是為了捍衛公平正義,對於像緬甸這樣的小國格外彌足珍貴」。

不僅如此,昂山素姬還暗批美國,稱「有的國家以人權、民族、宗教問題為藉口粗暴干涉別國內政,但緬甸決不接受這種施壓和干涉。」她希望「中方繼續在國際場合為緬甸等中小國家主持公道」。對此習近平回應道「路遙知馬力,患難見真情」。

從「民主女神」到「種族滅絕」辯護者

昂山素姬稱習近平的國事訪問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從以上對話看來的確如此。要知道昂山素姬是在美國前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時代被捧上神壇的民主鬥士,彼時緬甸軍政府對她多年軟禁的釋放、緬甸文職政府的產生、昂山素姬的最終掌權,無不得到美國鼎力支持。2014年緬甸大選之前,奧巴馬訪問仰光和昂山素姬行親吻禮的一幕,可見她和美國的親密程度。

彼時,昂山素姬和中國之間也存在天然的距離。被釋放之後,昂山素姬曾經多次敦促釋放當時還在世的中國異見人士劉曉波,鼓勵他「堅持信念」,這讓中國對她的態度一直有所警惕。2015年已經當權的昂山素姬把對大國的首訪選擇在中國北京,習近平還曾警告稱「望你引導民眾公正理性看中國和中緬合作」。

然而這種局面在2017年緬甸若開邦的羅興亞人危機之後,徹底改變了。由於昂山素姬沒有像西方期待的那樣譴責政府軍的鎮壓行動,她從「民主女神」一夜墜下神壇,被斥為「種族滅絕」的辯護者,被褫奪包括諾貝爾和平獎在內的多個榮譽頭銜。不止如此,美國帶領歐盟、加拿大等國對緬甸軍方實施了多番制裁,去年10月將包括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來在內的4位軍事領袖列入黑名單。

2014年奧巴馬訪問緬甸會晤昂山素姬,一張親吻禮的照片引起過很大轟動。(AFP)

隨着中緬關係的走近,「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緬經濟走廊項目不斷推進,昂山素姬還面臨西方「倒向專制中國」的批評。包括此次習近平訪緬見證了一系列大型基礎設施合作協議,但是這些務實合作也再遭西方質疑。昔日「民主女神」,真如西方所說的一樣「墮落」了嗎?

非神非鬼 昂山素姬底色未變

昂山素姬不再「支持民主」了嗎?上世紀90年代,她領導「全國民主聯盟」長期進行政治活動,斷斷續續被緬甸軍政府軟禁、監視長達20年。即便遠在英國的丈夫身患癌症,昂山素姬也為了留在國內繼續抗爭而沒有選擇出境探望。她對改革國家政治的決心,恐怕大多數西方政客都望塵莫及。

昂山素姬成為了「種族清洗」的幫兇了嗎?她確在國際場合為軍方有所辯護,在2019年年底還在荷蘭海牙國際法庭參加聽證會,為緬甸進行抗辯。她表示,不能排除緬甸軍方可能存在的針對羅興亞人的罪行,但這些可能的虐待行為,正在緬甸國內被調查,若開邦已有政府軍的軍人被開除並被定罪。

可見,無論緬甸軍方的行為究竟如何,昂山素姬所做的是作為執政者,最能平息國內暴力事態、防止局勢升級的選擇。對於犯罪行為,她所要求的是讓「緬甸國內司法系統履行其職責」。

昂山素姬從來不是「女神」,亦不是袒護軍方踐踏人權的「魔鬼」,而是一個務實的政治人物。

2015年上任之後,她對外採取「先睦鄰、後大國」的原則,出訪多個東盟國家,先後6次訪問中國,用她自己的話說「鄰居不能選擇」,她沒有因為美國的扶持掉入在大國之間「選邊站」的陷阱,而是謀求地區局勢穩定。

羅興亞危機之後,數十萬難民逃向孟加拉國。圖為一個羅興亞難民在屋頂曬柴。(VCG)

至於中緬之間的合作,最終被昂山素姬季肯定的原因,也是其務實的作用。「一帶一路」旨在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地區繁榮,從而逐步解決因發展落後產生的諸多問題。昂山素姬在2016年要求美國撤銷對緬甸長達20年的制裁,就曾講出「團結也需要繁榮,當人民不得不為有限的資源而爭鬥的時候,就會忘記團結的重要性。」這一點本來就和「一帶一路」不謀而合。

「造神者」的尷尬境地

無論西方怎麼說,昂山素姬的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底色未變,這也是她至今在緬甸保持七成支持率的原因。西方毫無顧忌為羅興亞危機「群起攻之」,正因為她的務實無法讓美國乃至西方加強對緬甸的影響力。

從反對派到執政黨,昂山素姬深知,不可能靠民主自由的理想主義解決緬甸錯綜複雜的民族、宗教、武裝叛亂的問題。

在2016年她作為領導人首次訪美時,美方只承諾撤銷一部分制裁,並稱「一些制裁仍然存在,只要美方認為它們有用,我們將一直保留繼續這些制裁的權利」。其實彼時昂山素姬就知道她在美國眼中只是一個棋子。或許唯一讓她始料未及的,是當她採取平衡戰略之後,美國揪住羅興亞危機,不僅未給予幫助,還徹徹底底把她當成了「靶子」。對困難之中中國未放棄對緬甸的投資合作,一句「彌足珍貴」也不足為奇。

經歷多次大起大落的昂山素姬,並不是最尷尬的人。西方非常善於在全球製造人權鬥士的偶像,前有推行民主改革的昂山素姬,後有爭取穆斯林女權的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這些巨大輿論噱頭的背後,無不是利用民主問題推進地緣政治的佈局。

然而西方誤判的是,民主和選舉並非一切問題的解藥,就像昂山素姬對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所說「我比你更了解我的國家」,造神並不能改變很多發展中國家的現狀。昔日「民主女神」對美國的批評,給了西方莫大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