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研發高超音速導彈 日本嘗試改變對美軍事依賴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2020年3月到5月間,有關日本研發「高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報道逐漸增多。此番日方及多方情報展示的局面,揭示了東京研發此類武器時「追隨美國」和「嘗試獨立」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研發思路。
這種並行的操作方式讓外界發現,日方仍在尋求於中美等大國間改變遊戲規則的意圖。

高超音速武器已成為一種軍事大國的標誌,它可以在機動時以高超音速的速度在高空巡航,這使敵方防空系統很難攔截;它穿入、穿出大氣層的運動軌迹,也讓傳統的低空防空系統和高空防禦系統難以加以應對,因此,這種導彈甫一問世,就被視為「遊戲規則改變者」。目前,僅有中、美、俄三國俱備成熟技術。日本在該領域的表現無疑值得注意。

資料顯示,日本防衛省裝備廳(ATLA)等機構已計劃在2026財年部署「高超音速滑翔彈」(HVGP)和「高超音速巡航導彈」(HCM)兩種新型武器。這也是自2018年10月美國軍報《星條旗報》首次披露東京的相關計劃,暗示日方或可藉此保護「與中國有爭議的東海島嶼」後,日本一側第一次系統確認相關進度。

+3

ATLA等機構3月上旬和4月上旬介紹的情況顯示,日方自2018年7月開始相關研究後,首先在2019財年為該項目提供了1.233億美元的研究經費,隨後在秘密研發進程中,確認了該項目2025年3月進入試生產階段,2026年3月初步入役的規劃。這較之日方此前提出的高超音速項目提前了7年。

根據日方研發計劃的遠期目標,外界可以發現,同期展開的HVGP的發動機改進方案已責成日本三菱重工等企業長期獨立研發。相對於前一計劃的急切,後一項目反而有了充分的時間:日方已經把設備的入役時間安排至2030年代。

圖為2019年6月28日,日本海上自衛隊直升機航空母艦「出雲號」(DDH-183)率戰鬥群前往南海。日方在第一島鏈水域扮演美方軍力的有效補充。(美聯社)

有軍事專家根據日方「有可能進行國際聯合開發」的官方表述,以及該武器與美軍「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設計相似、外形接近的現實,判斷東京方面出於技術和預算方面的挑戰,正積極整合美國技術。

不過有俄羅斯專家指出,日本雖有參加美國敏感計劃,如研發「標準」(SM-3 Block IIA)導彈防禦系統的經驗,但在研製高超音速武器方面,日本人可能決定走自己的路,打造獨立的、不依賴於美國人的打擊潛力。

美國《海軍新聞》、日本《每日新聞》等媒體在4月後披露的情報也顯示,日方的HVGP項目有其拋開美國的另一面:日方正試圖在HVGP改進型中使用美方也未能駕馭的「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

2020年4月28日,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率編隊穿越宮古海峽,返回駐地。(日本防衛省官網)

事實上,在當前日本自衛隊使用美國GPS系統對其裝備導航時,日本也在構建自己獨立的,由7顆衛星組成的「準天頂衛星系統」(QZSS)。從2010年發射第一顆「引路號」(QZS-1)衛星開始,到2023年,日方將再發射多顆衛星,以確保QZSS系統的正常持續運轉,並最終確保日本能在不依賴外國衛星的情況下,提供連續的導航數據。

日本作為傳統工業國,具有龐大的整體工業潛力;加上對日本軍工多年來的投資,這讓外界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日本在其國內政治局勢擺脱美國影響之後,亦能逐漸獨自解決安全問題。

雖然高超音速武器的出現與日本武裝力量其他能力的結合,或將增加中日衝突的可能。但獨自獲得武裝的日本,更能反映出該國試圖擺脫對美軍事依賴的嘗試。在國際關係持續混亂的情況下,日本試圖依靠新技術,獲得部分改變地緣政治遊戲規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