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專訪】古董音樂盒收藏家沈墨寧:一台圓筒音樂盒換一座城堡

撰文:吳子生
出版:更新:

香港著名本地品牌《萬希泉》鐘錶創辦人沈慧林之父沈墨寧,他是一位著名木雕鑒賞家及收藏家,在《萬希泉》香港總部辦公室及內地廠房合共收藏超過二萬多件手工精湛最具歷史價值的木雕。然而在五年前沈墨寧先生又多了一個稱號是「瑞士古董音樂盒收藏家」,顧名思義與古董音樂盒又扯上關係,他經過多年在世界各地拍賣行投得千姿百態瑞士古董音樂盒超過四百台,工藝隻見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利用黃銅鑄造的機械古董音樂盒,仍能奏出清脆悅耳動聽樂聲。(葉志明攝)

成為古董音樂盒收藏家  始於「唔忿氣」三個字

沈墨寧由木雕收藏家「升呢」做古董音樂盒收藏家,原來始於「唔忿氣」三個字,「有次做完嘢途經拍賣會,見到正在拍賣音樂盒,標價18萬,聽到個音樂盒奏出嘅音樂好好聽,而我喺第一次見到,心諗可以喺鐘錶展時展出呢個音樂盒製造現場效果,於是我就競投,點知有個人不斷叫價,競價到三十三萬,我見到個價咁高,我梗係唔要啦!」事後,沈墨寧心有不甘心頭好被人搶奪,一怒之下購買大量古董音樂盒相關書籍,了解背後真正歷史價值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搭,從此踏上不歸路:「因為嗰次投唔到,我覺得好唔忿氣,於是我就喺出面走圍去搵,之後仲試過一口氣買咗近五十台古董音樂盒返嚟,哈哈!」

深藏歷史價值的音樂盒,令沈墨寧愛不釋手。(葉志明攝)

不得不提機械音樂盒的發展史,可追溯至14世紀初期,最初發明是用作掛在教堂鐘樓上的排鐘,利用發條裝置來演奏的樂器,奏出清脆如水晶般的樂聲,並由法國和瑞士興起,再流傳至美國,自從留聲機面世,音樂盒完成它使命之後,從此便銷聲匿跡。

沈墨寧在沒有技師傳授指導下無師自通技維修古董音樂盒,相當本事。(葉志明攝)

古時一台圓筒音樂盒價值連城  可換取一座城堡

沈墨寧指出古時一台圓筒音樂盒價值連城,只有皇室貴族先可擁有,亦是權貴象徵,而其中一台珍貴古董圓筒音樂盒(B.A.BREMOND瑞士製),他以二十五萬美元從英國拍賣行投得(折合港紙近二百萬),「好似我手上呢台音樂盒喺1875年製造,跟據拍賣官向我透露,據知當時有位英國爵士向瑞士工匠開出優厚條件,用一個中小型城堡,換取呢個音樂盒嘅報酬,合同訂明要七年內完成。但因為製造音樂盒內嘅組件,大部分都係用黃銅製造,晚上燃點油燈工作,所引發出嘅光芒與組件顏色相撞,製造時相當困難,故此要求延期交貨,一整就用咗十年時間,於1885年始完成,手工相當驚世。」

對於以天價投得的音樂盒,沈墨寧笑謂物超所值:「當時一台圓筒音樂盒可以換一個城堡,我宜家用二十五萬美金就買到,相比起宜家香港一個廁所都可能買唔到,如果我咁計,咁都幾著數呀!」

古時一台圓筒音樂盒價值連城 ,可換取一座城堡。沈墨寧笑謂相物超所值:「當時一台圓筒音樂盒可以換一個城堡,我宜家用二十五萬美金就買到,相比起宜家香港一個廁所都可能買唔到,如果我咁計,咁都幾著數呀!」(葉志明攝)

沈墨寧自小對機械產生濃厚興趣,經常將家中收音機及大鐘亂拆一通,拆散然後再裝嵌,過程樂此不疲。自從在杭州投資工廠生產腕錶陀飛輪機芯後,火速迷戀組件超過百件的陀飛輪,在歷久鍛鍊之下,他只需十多分鐘便完成裝嵌,純熟手藝相當驚人,而且維修古董音樂盒,在沒有技師傳授指導下無師自通技術超凡,有如魔法師一樣,為古董音樂盒從新賜予新生命,令它奏出清脆動人樂聲,將工匠精神得以傳承下去。


想知道沈墨寧收藏的古董音樂盒有多矜貴,就要去片睇下佢點介紹啦!

 

攝影:葉志明

短片:呂榮棟、陳錦超

剪接:吳宇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