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媒體餵食秀 動保人士柯文哲與嗜血「鯊魚」能共利多久?

撰文:多維新聞
出版:更新:

一天工作剛開始的上午8、9點,各家媒體記者已紛紛集聚至台北市政府大樓的11樓或者1樓大廳,等待全台最有效率、最具移動能力的「新聞產生器」生產新聞。
隨著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出現,早已蓄勢待發的市政記者們蜂擁而上,猶如「鯊魚」般,爭奪提問機會,盼這位「動保人士」能給出一些好吃的「餌」,餵食龐大的台灣政治新聞的需求,並能以「驚人之語」為一年四季均火熱的台灣政壇增添柴火。
柯文哲在這樣的場面,也總是先驚歎地一句,「這是在做什麼?」,「怎麼(記者)來勢洶洶的樣子?」,再開啟今日的媒體聯合訪問時間,這是台北市政府線記者的每日例行公事。
撰稿:譚英瑛

柯文哲常常意外爆料,因此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譚英瑛/多維新聞)

基於過去幾年,柯文哲與媒體記者們所形成的固定「餵食」生態,9月1日台灣記者節當天,柯文哲透過Facebook發文稱,基於媒體需求,他每天都要固定接受各家媒體聯訪,並稱這段時間取名為「鯊魚餵食時間」,意指身為「動保人士」的他要每天定時定點回應記者一些時事題的意見。

作為對嗜血「鯊魚」們之餵食,兩方共同取悦、爭取對台民眾的注意力,更何況柯文哲除了很配合回應「鯊魚」提出的尖鋭問題之外,還很樂於加碼演出。只要「鯊魚」即時拋出問題,往往幕僚都已經在他背後說「最後一題」了,柯還願意在「最後一題」之後又多回答一、兩個問題,甚至會不小心多餵食不該出現的「料」,讓「鯊魚」們更是瘋狂,近期突然「爆料」林志玲懷孕就是一個例子。

柯文哲的「直率」與「願意供料」,使其言論常常落在爭議的邊緣。近日一句「那小英是比較不會考試的韓國瑜,陳菊是比較肥的韓國瑜?」又再掀起巨大討論。但也因為他的言論總是充滿話題性,使他即便進入到市長的第二任期,媒體魅力依舊未消退。

但想在台灣政壇趴趴走,卻不是那麼簡單,發言更不能只靠直覺就到處噴口水。柯文哲不顧人情世故的說話方式,也讓他或主動或被動地成為媒體上的「引戰」者,用柯文哲自己的話語來解釋,就是被「鯊魚咬傷」,最後總需要幕僚人員替他收拾殘局。

將媒體與自己比擬成「鯊魚」與「動保人士」,雖然是柯文哲對媒體記者的玩笑話,卻也有批評認為這凸顯他對於「第四權」記者的傲慢、輕佻,將記者視為飼養的動物,需要讓他這位人類出來「餵養」。但同時,「鯊魚」與「動保人士」也精確點出柯文哲與媒體記者互榮、共生──即所謂的「媒體要畫面、政治人物要版面」的關係。但這些充滿笑聲、兩方跳恰恰的互動,或許並不是柯文哲與媒體關係的全部。

有前市政記者出書批評柯文哲對「監督」他的媒體帶有敵意(截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隨著柯文哲大量攻佔台灣媒體版面,《風傳媒》前市政記者王彥喬則曾在《表裡柯P》一書中提到,「柯文哲雖表面上看似每天與記者們互動,但實質上,對於真正在『監督』他的媒體,帶有強烈敵意」,更提到自身在市政記者任上遇到的局處首長電話施壓,接到柯幕僚的探問電話、封殺與柯文哲口頭上威嚇,王所述並非為單一事件。

去年8月國際新聞記者聯盟(IFJ)與台灣記協於fb發聯合聲明譴責台北市政府1年內介入3起媒體報道,企圖干預新聞自由。不過面對如此指控,柯陣營與本人則以「從來不會去管新聞要不要報!」回應。

此外,為爭取話題曝光度,近日柯文哲也開始公開在媒體上與過去關係友好的旺中集團老董蔡衍明對槓,還意有所指地向昔日好友喊話,稱媒體有社會第四權的功能,不能成為老闆在展示權力的工具,不該是「你聽話我就捧你,不聽話就K你」。在這件事上,柯文哲儼然成為媒體自由的捍衛者,挑戰「紅媒老闆蔡衍明」。

但柯過往打壓媒體爭議未解,再加上組黨的他未來會受到輿論更強大的監督,一旦記者們開始挑戰他,這個「動保人士」是否還能跟「鯊魚」共榮共利?抑或撕開假面彼此赤裸對戰?就待各位看倌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