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選】「樁腳」是怎樣煉成的 台灣選舉的日常風景

撰文:袁愷勳
出版:更新:

距離台灣總統大選已經不到一個月,從11月底到12月初,無論哪個黨都是動作頻頻,代表民進黨參選連任的蔡英文拜會一向被視為深藍的「悟覺妙天」,國民黨陣營則找來前民進黨籍的雲林縣副議長蘇俊豪為候選人韓國瑜站台,都被認為是「拔樁」的舉動。

「樁腳」是什麼

何謂「拔樁」?就是要「拔掉樁腳」。 「樁腳」是台語(閩南語)「柱仔腳」的國語(普通話)翻譯,「柱仔」也就是支撐建築的大柱,「柱仔腳」則是專指大柱底部作為穩定的基石;換句話說,「柱仔腳」就是在最底層支撐建築的不起眼的石頭,用來譬喻在支持者基層發揮穩定固票作用的頭面人物。而把這些在基層日夜奔走的人物拉攏到己方陣營的行為,也就是「拔樁」了。

雲林縣副議長蘇俊豪(右一)以理念不合等因素,10月底宣布退出民進黨及蔡英文總統競選連任雲林縣辦公室總督導一職,並公開支持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左二)。 (聯合新聞網)

由於台灣在民主化過程中經歷過許多買票、作票的不良事件影響,對於「樁腳」帶有一種先天的負面感受,畢竟在基層實際執行的,往往就是這些「樁腳」,例如買票時負責交錢給民眾,也負責監視民眾是否真的如期投票。但是在解嚴後立法方面加重刑罰,司法方面加強掃蕩,加上「監票」風氣日盛,作票的事件已極少,買票者也經常敗露,甚至傳出「選舉不用花錢,檢舉別人買票被抓走就自動當選」的耳語。

其實「樁腳」在媒體上的描述範圍也是有大有小,例如有影響力的宗教領袖或是輔選的政治人物,本身有知名度與資源,甚至能夠動員一定數量的支持者來活動,也常在媒體上被稱為「樁腳」。但這種人物,在實際選舉運作上是中層階級,或本來就是外部勢力,其實不會被內部人員真的當作是自己的「樁腳」。

平常是社長 選舉是樁腳

真正的「樁腳」,基本上要入黨一段時間,同時熟悉黨務與地方事務,了解如何把兩者在選舉中重疊;當然最重要的,就是人面要廣,至少要了解負責區域有多少支持者,並且能夠帶動這些人去投票。

蔡英文(前中)11月23日上午出席民進黨總統、立法委員花蓮聯合競選總部成立大會後接受媒體聯訪。(中央社)

有一些樁腳,本身是黨工,也是一些在地社團的負責人,例如地方中藥協會、太極拳社團、京劇與歌仔戲團等等,日常勤勤勉勉經營社團,選舉時刻就能運用這些社團培養出的「人脈」進行遊說或是「拉票」。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平常在社團裏交朋友,選舉時「請求」、「拜託」朋友支持自己屬意的候選人,是一種正常的人際互動關係,不牽涉利益交換。至於朋友如果支持別的候選人,那這朋友還能不能做下去,那就是另一回事。

不過這些樁腳,有時牽涉的團體太小,又或是日常行程忙碌,抽不出太多時間來照顧,在動輒數萬票的立委選戰中都顯得小巧,更別說是總統選舉。再說,既然說是樁腳,就表示有其穩固性,不容易被拔樁,因此無論是自家還是敵對候選人陣營,對這些樁腳的關注度都會降低。

15日,高雄大寮區舉行的「全國村里長挺韓國瑜選總統大會師」活動。(中央社)

仍然重要的大樁腳

但是在台灣還有另外一種人,明明是選舉選出來的,卻常常不被看做是「政治人物」。就算擺明是某黨某派的樁腳,他黨他派候選人還是得來走訪拜會。那就是「里長」與「村長」,台灣目前選舉制度下最小的被選舉單位。

舉例來說,台北市有超過450個裏,一個裏的當選票數也有成千上百票,雖不會大到一至數個人(里長與裏幹事、助理等人)完全顧不過來,卻也不會小到可以被忽略。其他各縣市相差彷彿,尤其是農業縣的「村」,居民之間的緊密聯繫只會比都市的「裏」要更強,村長的重要性就更高。

這些村裏長可以說是政府與人民最尾端的接觸點,同時擔負傳達政府施政給人民、人民需求給政府的雙向箭頭,小至路燈不亮、道旁積水,大至預防瘟疫、造橋鋪路,都有賴村裏長系統進行傳達與輔助。在選舉上來說,若失去村裏長的支持,意味着上層候選人團隊無法知道基層人民的需求與期待,遑論如何提高支持率了。

里長往往是最受當地信賴的人物,圖為新北市裏長邱世昌(右)為孤獨老人分送愛心餐。(中央社)

而且,由於村裏長仍然是選舉出來的,他們也擔負着村裏民的期待,這是與其他小樁腳的根本差別:村裏長支持的候選人,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身為「同黨」 ,而是因為「同黨比較好說話」,能夠給村裏帶來益處;若是不好說話,同黨也沒有意義。對地方漠不關心的上層候選人,就算村裏長堅持支持,到頭來反而可能危及村裏長自己的選舉。

正因如此,歷屆選舉中村裏長往往成為「拔樁」的重點。例如柯文哲在2014與2018的台北市長選舉中,密切拜會450多個里長尋求支持,即便許多里長連任數十年、非藍即綠,最後柯文哲仍然保證了自己的「白色」支持度不墜。 2018年藍營在台中、高雄大勝,里長們對綠營執政者的失望也是很大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