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流行文化到學術理論:70後港式文藝青年的書單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有些名字總是不斷地出現在我們平日的談話中︰董橋、梁濃剛、黎堅惠、李志超、《助聽器》、舊《號外》雜誌及其一眾作者。那一代的文藝青年,大都是《號外》讀者。今時今日,你也許覺得這班作者非常扮嘢,但你不得不承認今天的人寫不出這種味道。

作者:黎偉麟

畢業後這三數年間,我一直都與亦師亦友的駱頴佳博士保持聯絡。某次他介紹我給另一位學者認識時,說跟我交談就像跟他們(1970年代初)同代人一樣,有很多共同話題。他不知道我有多羨慕他那一代在香港成長的文藝青年,不但親身見盡最輝煌的流行文化,也遇上後現代思潮和內地文化熱。去年末,他將碩士論文改寫成新作《邊緣上的香港:國族論述中的(後)殖民想像》。這天談談他在港讀書、寫書和教書的二三事。

 

在《邊緣上的香港》書中,駱頴佳認為中國國族主義者對香港人身份的詮釋由始至終都是一場幻覺,理論基礎來自後現代主義反對永恆本質,質疑確定身份的觀念。在少年時代,駱頴佳開始對傅柯等「後學」理論家感興趣,而又始於讀本地文化人的流行文章。訪問那天甫坐下來,他便拿出幾本邵國華於1980年代用符號學分析流行文化現象的《優皮經》袋裝書。「今天回看也許覺得他扮嘢,像同時代的《號外》人,但他厲害之處是可以從細眉細眼的現象,窺見當時香港社會邁向中產化的符號性消費潮流。邵國華算是香港最早介紹傅柯的人之一,今天很難想像《福柯、馬克思及其他》是1982、83年寫的。」

 

有些名字總是不斷地出現在我們平日的談話中︰董橋、梁濃剛、黎堅惠、李志超、《助聽器》、舊《號外》雜誌及其一眾作者。那一代的文藝青年,大都是《號外》讀者。今時今日,你也許覺得這班作者非常扮嘢,但你不得不承認今天的人寫不出這種味道。「這樣說也許令人覺得我是老屁股,但他們的想像力非常強,很努力用理論來與現實生活對話,明明煞有介事卻很吸引。另一影響我極大的作者是李志超。李志超啟發了我對藝術欣賞,在他的文字中你會知道誰是尚·高克(Jean Cocteau),一些你不認識但令你想追尋更多的名字。」

 

駱頴佳絕非認定今天香港沒有精彩的文化產品,他也十分喜歡去年的電影《樹大招風》。不過,在70尾至90初,香港的確像是一個文化實驗場,今天看達明的舊唱片封套仍然是精彩的,歌詞意識包涵了政治、同性戀、偷窺、核電、邊青、中國文學等問題,現在香港仍未有人超越。「當然那時候他們也參考了外國的歌手,但資訊不發達,不會很容易被人發覺。Japan(David Sylvian)的《Nightporter》化成了達明《禁色》,但他們當時想到就去做,今天實被人鬧抄歌。不知道是否先入為主,今天難找到這種資訊快感。」

駱頴佳,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通識及文化研究)講師;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哲學博士、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哲學碩士;研究興趣包括當代法國哲學、批判理論、身體倫理及文化神學等;著作包括《邊緣上的香港:國族論述中的(後)殖民想像》及《後現代拜物教:消費文化的神學批判》等。(陳嘉元攝)

 

打開文化研究的一道門

 

在駱頴佳的著作中,許多時候用情感(affection)和快感(pleasure)等概念分析國族主義者的香港人故事,令人擊節。訪問中他馬上提到一本我們的共同愛好︰梁濃剛的《快感與兩性差別︰後現代主義文化理論的一些側面》。

 

「雖然這書是近30年前出版的,但是梁濃剛寫文化理論的筆觸在中文書寫界,至今仍然無人能出其右。他的理論很強,但沒有將理論神化,而是用一種非常冷靜非常節制的口吻來書寫,讀來非常過癮。像陳冠中,都是非常有型的筆法,明明是歐化中文,但有一種無法解釋的魅力。梁另一本《回歸佛洛伊德——拉康的精神分析學》在今日的研究看來,他的解讀可能有點不夠準確,但筆法仍然可讀。他在1970、80年代的電影節特刊的文章也十分好看。我有懷疑這種美好的感覺是否先今為主,懷舊,但我真的看不回那種味道。另一位中國大陸哲學家張志揚也是,初時看不明白他那獨特的哲學語言,令人着迷。近年吳叡人思考台灣前途問題的《受困的思想》,也有這種梁濃剛味道。」但不知是否政治原因,大陸出版近年失色不少,已經沒有太多吸引到駱頴佳的簡體書。

 

因為不喜歡讀小說,駱頴佳埋首非虛構類。對他而言,歐陸哲學和理論的世界極具創造性,這批作家用創意呈現各種世界觀,是我們從未想過的,所以他能忍受理論書的所謂抽象和離地,在具有極高的解釋力的文字中,獲得一種知性快感。「相反你太早告訴我一個能夠輕易預料結論的文章,我未必有興趣。因此我未必同意齊澤克的看法,但他的文章很聰明,把理論反轉反轉再反轉,能刺激我們思考。當然我也明白你講沒有背景是看不明白某些理論,例如不懂古典音樂就看不明阿多諾(Theodor Adorno)。但大部分人只讀過文化工業那幾篇文,就以為法蘭克福學派過時,這也是不公平的。」

 

1980年代末期,駱頴佳到了英國修讀文化研究學士,使他開了眼界。彼時我讀了許多今天被歸類為「左膠」的東西︰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路易·阿圖塞(Louis Althusser)及一些女性主義的著作。他覺得在戴卓爾年代的英國氛圍下讀文化研究的經驗尤其真實(authentic)。當時英國社會環境就如堅盧治(Ken Loach)新片《我,不低頭》那般貧窮,在英國中部一個工業小鎮高雲地利(Coventry)學習。他的同學中有40歲修路工人,研究唯物主義與流行樂,後來成了大學講師。身邊滿是工人階級和邊緣份子,使學習時的討論非常貼身。不像後來文研被人認為是非常中產、非常離地的學科。「當時英國那邊的文研很強調階級問題。那是戴卓爾當政新自由主義冒升的時代,着重階級的確是一種與戴卓爾政府爭取hegemony(霸權)的強烈意識。那時英國更有一群左翼歌手如Morrissey,令整個社會氣氛很適合讀文化研究,也對我啟發良多。」

 

歸根究柢,駱頴佳成為知識份子之命運始於對流行文化的覺識。他中三開始聽英國獨立音樂如Morrissey、Joy Division、New Order等,也看很多音樂雜誌。那時代沒有互聯網,要透過《年青人周報》、《搖擺雙週刊》、《助聽器》等雜誌,黎堅惠和鍾怡泰等樂評人非常厲害。他們不單講音樂,也談到搖滾音樂背後英國社會的問題,這些雜誌也會談前衛電影和文學。對一個只有十來歲的香港中學生而言是很大的震撼。「記得有次讀到有個作者從西方工業文明解釋德國噪音音樂的起源,有如醍醐灌頂。如今某本地音樂公司高層,當時也是樂評人的某作者討論一些非常深入的英國政治問題,在電台節目播放他從紐卡素帶回來的獨立唱片,這群人的確走得很前。」

 

預科時代,駱頴佳在「馬老闆」馬國明經營的青文書店,讀了很多獨立出版文化書。雖然家庭不算有錢,但是公務員能借錢到英國讀書。別人都選讀商科,但他沒有興趣,只想念一科可以讓他看電影、聽音樂和看文化書,於是便選文化研究。「聽英國流行音樂是讓我進入文化、哲學的一道門。從前所謂通識教育就是看看流行雜誌,在更有趣味的例子裏認識世界。現在雖然媒介、資訊多了,但似乎失卻了一份矜貴,從前我們買《助聽器》會珍而重之地供奉。用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說法,從前的品味建立的確需要一群這樣特殊的知識份子角色,但如今人人都是KOL,先人一步的知識快感已經蕩然無存。」

 

1994年駱頴佳從英國回港,在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攻讀哲學碩士。當時因為97回歸,很多人研究香港文化的題目。大部分人做香港文化研究,都是從香港電影、文學等文本上分析,於是他想找一種較少人做的方向,最終決定從中國內地或國族主義者在過去一百年對香港的理解來思考香港身份問題。這並非他原創,駱頴佳說起碼有兩本書啟發了他的研究︰「第一本是小思老師(盧瑋鑾)早期的《香港的憂鬱:文人筆下的香港(1925-1941)》,裏面講許多北方文人來到香港時,對香港的描述,雖然沒有理論性的分析,但算是文學上較佳的整理,至今仍是不俗的參考。王宏志跟李小良、陳清僑三位教授合編的《否想香港︰歷史‧文明‧未來》啟發了理論性分析一面。書裏論述了張愛玲、魯迅等人如何描寫香港,讓我作切入點。」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香港」

 

在1994年起於香港大學跟隨阿巴斯(Ackbar Abbas)研習,期間(1997年)阿巴斯的經典之作《Hong Kong :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出版,固然也對駱頴佳有所影響。「這本書不容易讀,我當時都不算消化得很好。這些年來都無人翻譯成中文,估計是太難翻譯(阿巴斯玩文字工夫太強)。近年因為修訂這份論文出版和在大學教授香港研究科目,我重讀了阿巴斯此書,發現其論點仍然適切現實。例如他再三反對將香港身份本質化、把香港自我邊緣化、受害者化,他最激進的說法是香港無法被呈現,只有透過如王家衛的電影,將情感、情動片刻式地表現某種香港的狀態。當然也有人批評他說話太抽象,或有點抽離歷史脈絡,但我的著作結論多少也受他影響,認為過去百年中國各種國族主義者對香港的理解,其實都是一種 『逆向幻覺』,意即明明存在的東西卻看成不在,都是因為各種國族主義者希望在香港身上找一些所謂負面的東西,來合理化自己本身也未必正確的事物。例如最近《南方周末》就批評七警案的定罪判決是因為洋人法官所致,其目的是合理化中共認為法律要為政治服務的想法。」

 

他分四個時期分析國族主義者的香港論述,最多時間並非花在書寫上,而是找尋歷史參考資料。那時他經常留連在香港大學圖書館的香港特藏館,看大量《文匯報》、《大公報》的菲林,回看文革和暴動時期毛派國族主義者如何論述香港人。終於被他發現,當時有大量有關工業意外的文學,講述「工廠妹」遇到工業事故時的慘況,從而暴露香港作為資本主義社會對工人階級的剝削,用受傷身體隱喻港人身份。殘破的身體不單是一個物質的身體,土共更視之為香港被殖民的受害隱喻。「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香港人返大陸找赤腳醫生醫病的故事。他們把這些未曾受過正式專業訓練的赤腳醫生視作救世者角色,不但在身體健康上,也在政治意識上解放了香港人。香港人上去看醫生,但最後會是班醫生帶返香港人看祖國神州風貌,非常有趣。病人在經過醫治後,也成為共產主義鬥士。《文匯報》、《大公報》雖然只在香港流傳,但在資訊不算流通的時代,這些文本對親共人士影響仍然不小,使人對共產中國有許多美好想像。」

 

在《邊緣上的香港》中,除了史料,駱頴佳更用了精神分析和歐陸哲學來解讀香港各種文化現象。他指在港大比較文學系,非常強調通過理論分析文本,不能用太過描述式的方法來討論,因此要讀一些傅柯 、德勒茲,後來重寫時更加了齊澤克的框架。1990年代的香港,已經有不少熱愛研討文化、文學理論的青年。彼時也是後現代主義思潮大熱的年代,所以在比較文學系會較多人用理論,但同時亦有些搞歷史或傳統念文學的人覺得我們過分解讀。」在英國念學士時則有點不同,那時他讀了許多霍米·巴巴(Homi Bhabha)、斯皮瓦克(Gayatri Spivak)、愛德華·薩伊德(Edward Said)、法蘭茲·法農(Frantz Fanon)的後殖民理論。

 

碩士畢業後(2000年),香港經濟算是不錯,也是消費文化發展得極快的年代,駱頴佳覺得是時候思考一下這方面的問題。他從後現代主義角度回看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的廣告、時裝、城市、身體等消費文化,寫成《後現代拜物教:消費文化的神學批判》一書。「話說回頭,其實做碩士論文時,我並不算太享受。我不是花很多時間細讀文學書做分析那種傳統文學人。那時只覺得完成論文就好,對得住自己,也算記錄了時代的一些事。反而到了後來,真的希望想思考政治經濟(political economics)對人的影響。」

為何偏愛法國哲學?

 

到修讀博士時,駱頴佳再轉向了法國哲學,研究傅柯與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促使他轉向哲學的原因,是因為文化研究很多時只是留在運用哲學理論的層面。對他而言,有時我會對理論有疑問(他稱或許因為功力有限),甚至引發他思考對理論所衍生的倫理問題(例如後現代主義對道德、普世真理的挑戰)。到了這階段,他不甘於只對現象進行分析。「早期我對文化研究有興趣,是因為現象。但現象變化太快,要追趕太過吃力,不如認真地把理論家的原文細讀一下,思考他們的倫理預設、哲學背後有否更精妙的地方。例如晚期傅柯,文化研究者對傅柯的認識大概是他早期『權力』、『論述』之類的概念,但其實他後期在法蘭西學院時期,很欣賞古希臘中關於轉化身體成為生命美學的概念;又如德希達不斷解構背後,其實有一種對他者的關懷,是受列維納斯影響的。」這種趣味使他轉入哲學研究之路。

 

近年在大學裏教香港研究課程,有什麼書是駱頴佳建議同學讀的呢?「我將羅永生的《勾結共謀的殖民權力》與顧汝德《官商同謀——香港公義私利的矛盾》對讀,把殖民地勾結的真實一面呈現給學生。」很多人很天真,以為回歸就等於解殖,事實上本地華人從來都是殖民者同謀,華人當家作主只是笑話。英國人走了,但殖民結構沒有變。「至於陳雲,我也認為是必讀,是過去十年最重要的香港論述之一,影響巨大。《香港革新論》也很具啟發性,方志恒建議應將香港重新設想為南洋的國際城市,不應該事事向北方考慮。」

 

最近,作為基督徒的駱頴佳參與了陳錦輝主編的華語保羅神學研究著作《一切︰聖保羅與當代思潮》。近年他喜歡讀巴迪歐(Alain Badiou)談的「事件」(event)。「哲學思潮有如鐘擺,後現代思潮冷卻後,近年馬克思主義回歸。歐洲哲學家都重新提出普世真理,例如基督受死事件最後化成普世事件。讀書過程充滿了unlearn(忘記),仍未算讀得很透澈。至今,我仍然對『他者』概念最感興趣。最近的新書和關於包曼(Bauman)的講座,都與『他者』有關。包曼直到晚年仍然致力寫這方面的文章。Others,或者說是strangers,對今日美國、歐洲的移民處境都非常切題。我也無法解釋這個興趣,我本身不太熱衷與他人建立關係,可能就因此在書本理論上找尋救贖吧。」

駱頴佳在辦公室的書櫃以教授科目分類,這是有關城市研究的部分,從胡恩威的《香港風格》到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的《空間的生產》(The Production of Space),再到大衛.弗裡斯比(David Frisby)的《現代性的碎片》(Fragments of Modernity),可謂不拘一格。(陳嘉元攝)

香港研究推薦書目

 

1. 《Hong Kong :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作者︰Ackbar Abbas

這本香港文化研究經典之作,不會告訴你香港是什麼,也拒絕所有本質論的看法(如本土論、邊缘論……),而認為香港後殖民的曖昧狀態亦只有透過某類的視覺美學形式(如王家衛電影、建築等形式)才能捕捉得到。

 

2.《否想香港:歷史‧文明‧未來》

編者︰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

内地的中國作家及文人在上世紀是怎樣想像香港這個他者,並將它放進一己的國家想像裏,本書是這課題的開山之作。

 

3.《官商同謀:香港公義私利的矛盾》

作者︰顧汝德

官商勾结過去怎樣在殖民地時期,透過積極不干預政策的包裝下成功地瞞天過海,本書有極仔細的分析。

 

4.《勾結共謀的殖民權力》

作者︰羅永生  

過去的殖民地管治沒有華人精英及商家參與不行,而今日的小圈子選舉及管治只不過是殖民管治的借屍還魂。本書對勾結共謀的殖民權力作出極細緻的分析。

 

5.《香港城邦論》

作者︰陳雲

無論你喜歡「國師亅與否,不能否認《城邦論》是近十年最重要的政治論述,改變了本地政治生態之餘,亦塑造了後雨傘一代的本土意識。

 

6.《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

作者︰陳冠中

活在帝國邊緣的香港,國族主義的幽靈如影隨形,陳冠中力陳當中對香港的諸種扭曲及誤讀,為香港的獨特性申辯。

 

7.《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

作者︰呂大樂  

1970年代的殖民管治往往被喻為日後帶來香港盛世的起始點,本書深入剖析當時香港人在殖民政府的管治下,如何一步一步建立香港人的身份意識。

 

8.《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

作者︰鄺健銘

所有戀殖與厭殖者都應該認真細讀的著作,對殖民者的管治「軟功」有仔細的分析。

 

9.《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作者︰張家偉

作者以記者的中立角度,搜集了不少珍貴的資料,是了解六七暴動及香港歷史的重要著作。

 

10.《香港革新論》

編者︰方志恒

本書嘗試在民主回歸與獨立建國之間,找尋未來香港發展的第三條路,書中提出香港作為華南圈城市的看法值得細想。

(本文原載 《香港01週報》050期B22-B23·<閱讀>;01哲學授權編輯並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