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城影展|華為小公主姚安娜主演作獲獎 網民回憶22年前頒獎禮?

撰文:姜庚宇
出版:更新:

第75屆康城影展頒獎,韓國影星宋康昊憑藉電影《孩子轉運站》(Broker)拿下影帝,也是繼2004年的柳樂優彌後,時隔18年再度有亞洲男星獲得該獎項。
出演韓國電影《分手的決心》的中國女星湯唯,則是影后熱門人選,不少華人觀眾為她集氣,可惜無緣寶座。但觀眾意外發現「華為小公主」姚安娜主演的短片獲獎,紛紛笑說:「沒等到湯唯,等到了二公主!」
不過微博上卻有網民慨歎「中國輸了」,事緣日韓演員近年在康城屢獲殊榮,中國差距明顯。還有網民回憶起2000年的康城影展,當時中港台囊括三個大獎,此景不復再。

宋康昊拿下康城影帝,也是首位獲得康城影帝殊榮的韓國演員。該片由日本名導是枝裕和執導,而上一位獲得該項榮譽的亞洲男星柳樂優彌,當年也是因出演是枝裕和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獲獎,僅14歲的他成為最年輕的康城影帝。

今年角逐女主角的,有《分手的決心》湯唯及《孩子轉運站》李知恩(IU),儘管兩人事前都呼聲極高,但最後敗給了伊朗電影《Holy Spider》的Zar Amir-Ebrahimi。雖然湯唯並未獲獎,亦未出席閉幕式的頒獎典禮,但《分手的決心》導演朴贊郁獲得了本屆最佳導演,這也是他繼《下女的誘惑》後,再次重回康城的作品。

另外,中國導演陳劍瑩的短片《海邊升起一座懸崖》,獲得本屆坎城影展「短片金棕櫚獎」,該片是由身價百億的「華為二公主」姚安娜主演,一時間引發微博網民熱議,正反兩面意見並陳:

「這種獎項摻水的可能性不大」
「應該是片子里的一些元素比較讓評審喜歡」
「戛納一直很主觀」
「希望有更好的創作環境能真正讓中國電影人大放異彩,而不是主旋律自嗨。」
「中國導演真的很棒。但是國內的電影審查制度甚麼時候改革啊。甚麼時候建立電影分級啊。。。。」

也有網民表示,韓國無疑是本屆康城大贏家,恰似2000年華人成為康城贏家那樣——當年中港台三地囊括了三個獎項。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評審團大獎,台灣導演楊德昌的《一一》獲得最佳導演獎,梁朝偉則憑藉《花樣年華》獲得影帝殊榮。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還評《花樣年華》獲得技術特別獎。台灣導演李安作品《臥虎藏龍》也獲選當年影展的特別放映作品。

值得一提是,《鬼子來了》講述河北一名小村農民和日本軍人之間的一段故事,中國廣電總局認為《鬼子來了》「違背歷史、沒有嚴格按照電影局的意見修改劇本,突出展示和誇大了中國百姓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而禁止電影在中國上映。在2015年,《鬼子來了》終在央視網及優酷網絡播出。

另外也有網民憶起,1993年,陳凱歌憑中港合拍片《霸王別姬》奪得康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是迄今唯一一部奪此大獎的華語電影。

微博電影界KOL「@何小沁」認為,不應拿過去電影獲獎說事,認為現在的中國影壇,再拿一座金棕櫚已無可能。「@何小沁」表示,該篇微博被不少影圈人士轉載,隨後被刪。對此網民表示,「退出排名就是了,比如大學」、「我們再多點拍主旋律,賣他個幾十億。」、「想到葛大爺憑《活着》得過戛納影帝 ,那是快30年前的事。然而《活着》國內至今仍是禁止放映。」

中國影人憑短片奪三獎項

有網民認為,如今,韓國影視作品很容易在國際有能見度,華語影視作品卻漸漸淡出國際視野。不過,也有不少網民關注中國影壇「短片」在海外發揮實力的現象。有網民表示,由於短片可繞過部分審查程序,題材空間較大,也容易在海外參展或報名角逐獎項。

除了斬獲「短片金棕櫚獎」的《海邊升起一座懸崖》,河北科技大學的李家和,憑藉短片作品《地兒》,僅用了6名演員和5000元人民幣,10天拍完,獲得康城基石單元二等獎。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黃樹立,憑藉短片作品《當我望向你的時候》成為華語首個拿下短片酷兒金棕櫚的影人。

對於中國影人的短片成績斐然,有不少網民熱議:

「他們有獨立的思想,不會過分迎合大眾市場,他們拍的不是商業片,而是真的有思想有內涵有深度的的作品」
「似乎《地兒》正好是他們學校唯一一個不是優秀畢業作品的,不知道他們老師臉疼不」
「電影是藝術片!不是紀錄片!希望我們的審核能夠放寬一點,給真正熱愛藝術的人一些發揮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