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啟用大灣區首個大模型服務智算中心 打造數字經濟增長新引擎

廣州啟用大灣區首個大模型服務智算中心 打造數字經濟增長新引擎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讓數字經濟深度賦能各行各業,18日,廣州海珠再飲「頭啖湯」。該區揭牌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服務大模型的智算中心。中心搭載了華為最新一代高端算力芯片,將進一步打造自主可控、通算智算一體的數字經濟增長「新引擎」。

當天,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政府、中國電信廣州分公司在海珠區中國電信廣州雲計算數據中心舉辦簽約揭牌儀式,攜手共建琶洲算谷·沙溪智算中心項目(以下簡稱「智算中心」)。據介紹,這將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服務大模型的智算中心。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智算中心搭載了華為最新一代高端算力芯片昇騰910B,作為華為最新款自研AI訓練芯片,具備高芯片集成度和能效比。

作為海珠區人工智能和大模型代表企業,科大訊飛負責人表示,訊飛星火大模型構建在昇騰AI算力底座之上,充分利用了昇騰AI算力平台,以昇騰AI為核心,軟硬件協同優化,構建了算力集中、性能優越、供給穩定、數據安全的大模型訓練集群,通過大模型稀疏化、低精度量化的技術高效適配昇騰AI,加速大模型的行業落地應用和疊代。

海珠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海珠區「算法、算力、數據」人工智能三大支柱發展迅速,在裝備、紡織、醫藥、定製家具、供應鏈金融、MRO工業品等領域培育形成樹根互聯、致景科技、藥師幫等6家億元級產業互聯網平台。今年以來,區內落地芯片設計企業5家,是廣州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中心節點。

AI與醫生一起把脈!全國首個全流程中醫數智診療門診在珠海啟用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中醫數智化又有新突破。19日,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簡稱「橫琴實驗室」)新進展發佈會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橫琴實驗室主任劉良在會上介紹,實驗室有四大最新進展:全國首個全流程中醫數智診療門診啓用、中醫橫琴垂類大模型發佈、中藥新藥創制「四化平台」運行以及國家多學科交叉創新團隊項目啓動。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新華社圖片)

全流程中醫數智診療門診啟用

當天,全國首個全流程中醫數智診療門診在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正式落地啟用,並現場舉行了揭牌儀式。

全國首個全流程中醫數智診療門診在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正式落地啟用。

據介紹,該數智門診是依託橫琴實驗室「中醫橫琴垂類大模型」構建的全國首個「診前-診中-診後」全流程中醫數智診療門診,可實現智能語音交互、電子病歷、四診採集、大模型決策、智能隨訪等業務模塊無縫對接與深度集成;構建中醫診療數智化全流程閉環管理;與HIS、EMR等院內系統深度融合,形成患者數據全景視圖,支持臨床高效決策。
數智診療門診怎樣看病問診?診前環節,通過醫務助理對患者的臨床症狀等全方位的信息收集,進入「中醫橫琴大模型」,開展中醫+西醫+中西藥物相互作用三大智能體交互;診中環節,通過「大模型」制定「人-機協同個性化數智診療方案」。

診後環節,則建立每位就診患者的全方位智能化持續追蹤,量化分析,實現長程健康管理和健康維護。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黨委書記史俏蓉研究員表示,數智門診搭建了全景式數智中醫門診診療平台,開創了精准、智能、個性化的新一代數智中醫診療新範式。

中醫橫琴垂類大模型發布

當天,中醫橫琴垂類大模型(Hengqin-R1)正式發布。據介紹,該模型由橫琴實驗室中醫藥+AI智算中心團隊研發,通過整合中醫經典文獻、現代教材、學術成果及名醫臨床經驗,構建了高質量的中醫診療數據集與知識庫,並融合大模型精調、強化學習與知識圖譜等前沿技術,具備強推理能力。

橫琴實驗室羅勝達博士介紹,該模型在中醫執業醫師資格模擬考試中以94分的優異成績顯著超越同類模型。基於該模型,團隊進一步打造了中醫、西醫及中西藥聯用三大「智能體」,為實現人機協同個性化診療優化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數智化大模型支撐,並通過多模認知技術實現四診客觀化與病歷規範化,有效輔助醫生精準診斷與治療。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於3月1日起正式封關運作。(視覺中國)

融合中醫高質量思維鏈和DeepSeek通用思維鏈,在對中醫證候的預測任務中,中醫橫琴垂類大模型-R1高於DeepSeek-R1,並將智算芯片用量削減85%以上,部署成本下降75%。此外,生成速度為DeepSeek-R1-671B的兩倍,推理速度約為DeepSeek-R1的9倍。

劉良院士表示,這一突破不僅提升了中醫藥診療的智能化水平,更為大模型數智診療進醫院、下基層進行輕量化部署,著力提高基層中醫臨床診療水平提供了條件,也為慢性病全生命週期管理建立了創新解決方案。

此外,為解決中藥成分複雜難解析、機制模糊難驗證的瓶頸問題,實驗室打造了全球首個智能化、數字化、工程化、自動化的中藥新藥創制「四化平台」。目前已完成14個工作站和2台機器人小車的全流程自動化對接,已自主研發突破20余項關鍵技術,已佈局超20項的專利池;由劉良院士領銜的「中醫數智化診療風濕病多學科交叉創新團隊」成功入選為國家中醫藥多學科交叉創新團隊,將聚焦為風濕病客觀診療和中西醫結合優化方案提供新的策略與方法。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