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者的職場】港長者就業落後 「年輕老人」其實渴望工作

撰文:余婉蘭
出版:更新:

不少人在60歲就要退休,然而他們的身體狀況良好,也擁有豐富經驗,這樣離開工作崗位,有違他們的意願,對社會而言也是一種損失。

(李孫彤攝)

社企餐廳「銀杏館」裏有不少類近Petty的例子,他們因為年老,從高職位退下來後,被絕緣於經濟生產以外,甚至撥入了「社會問題」一欄,讓他們等同龐大的醫療、護理及福利負擔。即使幸運少數退休後有機會重返職場,還得由零開始,從事低技術工種,歷經巨大的不安,社會再將之「勵志化」為「長者成長新一課」。

到底社會有否浪費這群退休老人的工作技能、經驗與見識呢?現時長者的工種仍多局限於基層工種,顯示社會對於長者必然低學歷的偏見。

聖雅各福群會前總幹事賴錦璋先生退休後,接受學者訪問,道出一句:「網絡和關係在我們的行業很重要,這由我的經驗累積而成,無法直接傳授別人。聖雅各福群會主席建議我,退休後繼續做顧問,將個人的專業知識、人際網絡繼續發揮及貢獻社會,這是解決阻礙別人升職的好辦法。」

此例子是理想卻鮮見的「不退休的退休方案」,對於社會或他自身而言,是雙贏局面,毋須將過去所積累的工作經驗與貢獻,步入60歲臨界線就一下子抹煞。

勞工及福利局《2022年人力資源推算報告》顯示,55歲以下的勞動人口將持續萎縮,55歲以上的勞動人口則愈來愈多。

改變模糊的「老人」概念

社會過往對「老人」的理解模糊,約定俗成,60歲後大都踏進退休之齡。然而,世界衛生組織對年老的分類,比大眾想像更為細緻,65歲至74歲仍算「青老人」(老人可分3種:青老人(young-old)、中老人(old-old)和老老人(oldest-old)),即我們慣常忽視的活躍群體,他們外表及體力上並不顯老,也願意重新投入人力市場。其他國家諸如新加坡,積極地鼓勵長者接受職業訓練,並推動企業招聘退休人士;日本則計劃未來將退休年齡從65歲延遲至70歲;美國有不少企業,選擇彈性工作時間及再培訓等工作形式,挽留及招聘年長員工。

耆康會主席麥建華曾指出,香港長者就業率比其他經濟發達國還要低。一般來說,外國平均有兩成至五成65歲以上的就業人口,而香港只有一成。

(李孫彤攝)

顯然,香港社會未追上高齡化社會急切的人力需求,也從不了解長者對工作的渴求,導致這群「青老人」沒法因應身體狀況和個人意願,選擇持續工作。

追求「成功老化」

眼見現時政策及資源偏重於老人社區中心、退休後遊山玩水、安老服務及院舍,但長者就業則較少關注,銀杏館總裁郭同華表示:「銀杏館始終只是社企,除了鼓勵長者就業,更希望能引起社會迴響,影響更多企業嘗試增聘長者。現時政府沒有長遠及前贍性政策,民間只有小量機構零星落索地推動,如耆康會舉辦長者招聘會,我認為並不足夠。」

她認為,長者擁有的人生經驗、工作閱歷及技能,都是用錢買不到,許多人認為長者是負擔或包袱,殊不知換另一角度,公司適當地利用其智慧和經驗,有助公司發展,甚至可為社會減輕經濟負擔。

中文大學胡令芳教授在其文集Aging in Hong Kong: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中,引用《為高齡所發的宣言》的幾句,正好道出此時此刻社會所遺忘的:「年長人士最重要有足夠選擇、維持(作為人的)尊嚴。社會亦應該尊重年長人士的價值取向、生活態度及行為模式,不應該將醫療制度模式強行套在他們的生活上,同時也要防止孤立他們。」

這似乎不只是老人獨享的宣言,它也是每一個人的宣言;社會學所提出的「成功老化」(指的是年老者保持身心健康,還能享受生活),也不止老人要正視,它也是每一個人所追求,如果我們沒有將一生必經階段切割,或視而不見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