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鼻疽|理大研究證打風後空氣帶菌 深水埗區個案料屬吸入性感染

撰文:陳葆琳
出版:更新:

本港今年至今累計有43宗類鼻疽個案,包括自八月起27宗於深水埗區錄得。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研究首次證實,颱風後空氣中會帶有存活的類鼻疽伯克氏菌,相信吸入性感染是深水埗區類鼻疽的傳播途徑。

團隊經基因組排序及比對發現,香港出現全新菌株「ST-1996」,此菌株共有5個香港單系群,意味在本港可能有至少5個的獨立傳播,而嘉頓山泥土及污水樣本的類鼻疽伯克氏菌比例為3%,石硤尾公園比例則為0.6%,團隊相信類鼻疽菌集中在石硤尾區一帶。

分析2015年至今年10月38宗個案 病死率為26.3%

理大及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分析2015年1月至今年10月九龍西聯網醫院確診的38宗類鼻疽個案,患者中位年齡為68.5歲,其中男性佔84.2%,當中71.1%名患者存在免疫抑制。高達63.2%患者出現肺炎,78.9% 的患者出現菌血症。患者出現症狀到確診所需時間平均達9天,最長達70天,總病死率為26.3%。

與其他傳染病相似致延醫 推高死亡率

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指,由於類鼻疽細菌不普遍,一般實驗室不會有特別程序診斷,難以確診病人患上類鼻疽,導致死亡率較高:「好多死亡個案都係因為延遲確診,因為佢嘅症狀同其他傳染病非常相似,同一般肺炎非常相似,成個治療情況非常複雜。」

團隊經環境調查發現,香港類鼻疽感染有明顯的季節性 ,颱風和暴雨後較常出現類鼻疽感染個案;而78.9%患者居住在深水埗區。今年8月至10月,團隊在深水埗區採集了20個空氣樣本,並於颱風木蘭襲港後第5天,在較多泥土集中的白田邨重建計劃第十期地盤附近採集一個空氣樣本,成功培植出類鼻疽伯克氏菌,首次證實在颱風後空氣中會帶有存活的類鼻疽伯克氏菌。

香港發現全新菌株「ST-1996」

蕭傑恒指,臨床證據及分子流行病學均支持吸入性感染是深水埗區類鼻疽的傳播途徑。理大為九龍西38宗類鼻疽個案及白田邨空氣樣本進行全基因組排序及比對,證實白田邨空氣樣本與深水埗區個案基因相近,同屬於一種全新的菌株「ST-1996」,為香港獨有菌株。

本港可能有至少5個獨立傳播群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副教授林讚育指,醫學院將九龍西個案菌株與全球其他地區的類鼻疽進行基因組對比,發現由核心基因建構的親緣關係樹中,共有5個香港單系群,意味在本港可能有至少5個的獨立傳播。

▼10月21日 袁國勇及張竹君到深水埗白田邨地盤調查類鼻疽疫情▼

+3

蕭傑恒表示,由於「ST-1996」於2016年已於深水埗區存在,而當時白田邨重建計劃第十期地盤尚未動工,相信該地並非最早源頭。團隊及後於地盤附近的郊區,包括嘉頓三及石硤尾公園進行調查,採集48個淺層泥土樣本及17個污水樣本檢測 ,當中並未發現類鼻疽伯克氏菌,污水樣本皆為陰性,但共11個泥土樣本對核酸檢測呈陽性。嘉頓山的類鼻疽伯克氏菌比例為3%;石硤尾公園比例為0.6%,代表類鼻疽伯克氏菌曾經在兩地存在,不論環境樣本及患者人數,均顯示類鼻疽伯克氏菌集中在石硤尾區一帶。

理大蕭傑恒:明年風季類鼻疽個案會增加

蕭傑恒續指,2016年以來深水埗區市區植被持續減少,當遇上大雨,類鼻疽菌會從深層的土壤移動向表層,風大下鬆散的泥土容易氣溶膠化,並在颱風期間被強風進一步驅散。他預計,下一年的雨季及颱風季節類鼻疽個案會增加,認為增加綠化地區有助減少傳播,又建議居住地方接近山坡的市民,颱風之後數天,窗户應保持緊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