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圈風聲】局勢爛盡反促成23條上馬? 建制消息:料明年底亮劍

撰文:沙半山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剛完成一年一度的訪京述職行程,中央領導人形容其在非常時期展示勇氣和擔當,中央充分肯定、堅定支持林鄭和特區政府施政。該番評語被視為北京對林鄭去留的「判詞」,港府至少在短期內也不會換帥。
有資深傳統建制派人士表示,北京研判香港局勢是從「整個棋盤來佈局」,既然敲定林鄭的去留,其他對港策略也必已有定案,包括如何防範類似的政治風暴重臨,以及長遠維持香港有效管治之法。該人士認為,基於三個考慮,北京勢命林鄭於餘下任期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

該三大考量是:

(一)北京研判,今次反修例風波之所以一發不可收拾,除了港府應對無方、香港深層次矛盾的民怨沉積太深等內部因素外,還有外部勢力在背後煽火的外在因素,甚至將事件提升至國家安全的高度來審視,所以如果要杜絕災難重演,北京必從堵塞國安漏洞的方向入手,23條立法成為「最迫切的任務」。

(二)香港的局勢已爛透,暴力示威衝突之根已種下,縱使過去多月大規模式的街頭火併場面消息,野貓式或偶發式的衝突事件仍會不斷上演,香港已不可能在短期內回到昔日局面,北京會認為,既然推不推23條也是亂局,何不索性為這個困擾京港十多年的爭拗畫上句號?

(三)林鄭民望已跌至谷底,以當前局面亦無連任的後顧之憂,反而是推23條上馬的最佳人選,「如果下任特首做得順風順水,會心甘情願『為國捐軀』推23條嗎?如果林鄭在離任前『展現擔當和勇氣』完成23條立法,反而在北京眼中是戴罪立功。」

該名資深傳統建制派中人表示,現在距離立法會換屆只有十個月,且一般立法會在七月中便休會,時間上已趕不及為23條立法,故最快料於今年底,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後「亮劍」。

2018年7月,民陣發起遊行示威,批評當局動用社團條例取締民族黨,等同「23條」再現。(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香港政局平順時,林鄭尚且不敢硬推23條,如今一場反修例風波,港府深陷入弱勢被動的泥沼,反而敢「逆民意」而動?該名建制派人士指,這場政治風暴太震撼,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崩坍式大敗更令北京對香港管治出現前所未見的擔憂,「今次對港策略大驗身,不會再是小修小補式,而是翻天覆地式,北京覺得個局面反正已爛到這個地步,還有甚麼不敢踫?」

該人士又補充,23條立法只是北京現時考慮中的其中一步棋,「雙普選」爭拗、特首實質任免機制、確保公務員效忠等亦在議程之上,「2014年佔中之後,北京仍會講青年工作、國民教育等下層式工作,今次好唔同,無人再講青年工作,反而一窩蜂向憲制的上層架構做工夫,發球權全部握在北京手上。」

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上月閉幕,四中全會會議公報多個部分提及香港,其中提出完善中央對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的任免制度和機制、建立健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等。(新華社)

上月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會議公報提出要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的制度體系,要建立健全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

其後港澳辦主任張曉明發文「解讀」,指香港尚未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也未設立相應執行機構,是近幾年來「港獨」等本土激進分離勢力的活動不斷加劇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又強調,建立健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已成為擺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面前的突出問題和緊迫任務。」

林鄭日前見傳媒總結述職行程時,被問及中央有否施壓就23條立法,她回應指,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是特區政府的憲制責任,但過去引起不少爭議,因此政府須「審時度勢」,在好的環境和條件下才能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