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黐手合集】如何控制距離為重要任務 作兵器訓練亦有可能?

撰文:公相君
出版:更新:

不止中國武術,很多武術都有黐手的訓練與技法。單獨的拍打已廣泛證明有效,只是整個黐手系統及訓練方法,經常出現眾多爭論。
我們從「以黐手為中心的武術所面對的難題」開始、討論「如何及從哪處補助不足」及「中國拳術與兵器的關係」等等問題,最後回去探討「黐手這種訓練的好壞」。

以下為每篇文篇的撮要,緊記進去看完整文章,因為全文中有大量例子作論據。而討論其實未有專指某一門派,所有「以黐手為中心的武術」,都會遇到這些問題。

 

▍問題不是練習不足,亦非那些技術不好,而是難以控制距離

簡單而言,以黐手為中心的武術,現時所遇到的最大難題,並不是黐手的搏擊訓練不夠多,所以不知道該如何使用那些技術 — 而是難以控制距離,使得難以發揮自己技術的最佳效果。

在「拳擊距離」(中)、「纏鬥距離」(近)之間,有一個微妙、極難掌握的距離段,在這個差一點就變作纏鬥,又不像中距離那樣完全沒有接觸的距離,大概就是「黐手」最能發揮的距離。

從遠距離進到中距離,沒問題;再去到應該發揮技術的距離後,對方用勾拳,自己被打中後就慌亂,想做纏抱以防止繼續被打而進入纏鬥距離,結果對方完全不怕,以Dirty Boxing控制及攻擊自己,擁有更多摔技經驗(看來還有體重優勢)的對方輕易摔低自己。而這並不是個別例子。

大家隨便在youtube找都就能找到很多類似片段,有兩點可以留意,一是在那「黐手距離」中的逗留時間,二是在「黐手距離」中對方勾拳可以做成多少傷害。

當然,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令自己的防摔或摔技變好。這沒有問題,但訓練時間就要更多的放在摔,而不是黐手距離的技術上。

如果不想那樣,要麼就想方法把對方一直控制那「黐手距離」上,要麼就要有能令自己在各個距離中來回的技術和能力。

如果認為,「黐手距離」是一個「虛假距離」,根本就不應該留太久,那定點的黐手訓練就應該被其他訓練方式取代。

另一點是,在「黐手距離」及「纏鬥距離」中要以一些技術,令對方不能隨意用勾拳反擊。或者更多的肘擊、膝擊是個好的選擇,當然自己的抗打能力也是必須訓練的。

完整文章:以黐手為中心的系統所遇到的最大難題

 

▍除了要求體能和抗打的提升,亦有其他重要研究

有很多讀者朋友指出,體能訓練是現時傳武(先較粗疏的使用這個字)所缺乏的一個要素,另外兩個要素則是抗打能力和搏擊訓練。確實,這是一個所有流派都需留意的地方。沒有體能、抗打和搏擊訓練而想提升搏擊能力,是一個不合理的想法。而現在有很多前輩亦已經著手改善這方面的訓練。

但或許我們需要要求更多。

可以想像一個有體能、有抗打能力的人,繼續使用黐手的技術,但他一樣會面對那種控制不到距離的問題。就如過去MMA中的打擊者沒有太多技巧去反制摔跤技術,直到經過多次嘗試以及研究,一些技術應運而生,例如軸轉(Pivot)、肘頂、貼籠的cagewalk和弓步等等,才完善了打擊者的武器,令更多打擊者有方法去擊破摔跤手。

不同讀者都給出了各種方法與取向,例如「在纏鬥距離短橋發勁,使纏鬥距離也變成擁有拳擊距離的靈活性和打擊力」、「遠距離時會甩手以身形步法調校線位做長距離攻擊」或「後退只是為了避險」等等,都極有意義。

回到最初,明顯這個研究技術的過程需要時間,並不是一天半天可以成功;同時也需要很多人一起嘗試和研究,絕不是一個人可以做到的事。在嘗試的過程中或許會遇到很多的失敗,但其實那一個流派沒有敗過呢?所有流派、選手都是經過多次失敗最後才能成功的。

完整文章:黐手討論回應一:革新訓練系統,但可以要求更多


▍如何增加黐手距離的出現可能性

有讀者以個人經驗指出四點:

一)現實中很少黐手距離
二)黐手訓練重要,第一是因為能「實際化」套拳技術,訓練身體反應以應付更遠的攻擊;
三)第二是可以作為接到去搏擊訓練的一個過渡訓練,但現時缺乏搏擊訓練
四)實際搏擊不應執著「門戶之見」

第二至四點都很有道理,而對於第一點,又有沒有方法,製造更多的機會,令這距離更多出現?或者,現時的手法,又適合在那個情況使用?

現時想到有二,第一是靠籠/牆時,第二是地面戰,因為兩者都不能後退。

如UFC 172中, Jon Jones vs Glover Teixeira ,Jones把Teixeira 控制在籠邊,用拳及肘控制及打擊對方,又不像「傳統」的Dirty boxing那樣有勾頸的情況,更多是抓手、按頸,這個情況是不是應該有更多研究?

而地面戰,如果大家在Youtube打Wing Chun ground techniques的話,可以找到很多。但嘗試時有兩點要留意,第一是別想著把套拳、或者平常站著作的動作完完整整、不加改變的直接放在地上技術中,始終立技和寢技是有差別的,作一點調整很正常;第二,找真的懂巴西柔術或寢技技術的人去試,別看了一點影片,然後就叫一個未有寢技經驗的學生做某一個位置或寢技技術,然後大破特破。

完整文章:黐手討論回應二:增加黐手距離的出現可能性?

 

▍搏擊經驗與競技模式之差異

讀者郭倫投稿,說出了自己的見解。他指出搏擊經驗的差距,使研習者沒感力應付對方的攻擊等。而究竟詠春有沒有搏擊的競技則很難回答,但從中亦探討了發動條件,以及最常用的進攻手法是「斬頸」。

「斬頸」的殺傷力弱,而且難以或不能(賽例或禁止攻擊咽喉)在搏擊實戰中使用,這也令黐手的實用性降低。歸根究柢,在於黐手這種特定模式之下,其進攻與防守的招式只有利於黐手。一旦離開黐手的模式,練習所得無法應用於真實模式的搏擊。

可以說,武術特定的競技模式與現實搏擊的相似程度越低,發動條件越多,實用性越也低。中國曾經嘗試用散打這種比較貼近現實的比賽方式統一傳統武術各門派的競技模式,可惜並不成功。不少傳統武術沿用舊有的競技模式,例如太極用推手,詠春用黐手,這些競技模式與現實搏擊相差太遠,實用性低。另外有一些中國功夫則重視散手和套路,著重要自衛與表演,而不適用於上擂台。

對比全接觸空手道和泰拳的搏擊比賽,拳手從中不斷改善技術,或許這可解釋中國傳統武術現時落後於外國的原因。

完整文章:從徐曉冬對丁浩看傳統武術的不足


▍可能「黐手訓練」是「兵器訓練」

空手道的寸止比賽,背後有一個核心思想「一擊必殺」,也就是它先預設了空手道家只要那一下打過去,就能終結比賽。這種預設究竟是否可靠,是好是壞在此不評論。只是,明顯大部份以黐手為核心的門派,並沒有這個想法。

但仍能看到很多門派中的黐手訓練中,正如上文所及,「斬頸」是「Finishing Move」,也就是斬到頸的話,就會停下來。

原因一是攻擊頸令對方無反抗之力。攻擊喉嚨的話力量確是不用太大,但有些黐手時斬頸的動作是放在頸邊就完。這種「放手在頸邊」又真的是否能傷害對方致未能反擊呢?

原因二是黐手訓練其實是「兵器訓練」。試幻想一下,如果斬頸時,手上是拿刀的呢?那我肯定輕輕架在對方的頸上,對方就會立即放棄投降。如印尼拳是另一有類似黐手訓練的武術,根據一位有練習印尼拳的朋友所說,因為他們有小刀、虎爪刀等等的兵器,黐手時的拍打都可以加入這些兵器,亦要防範這些攻擊。想想如果手中有小刀的話,其實一擊就能完結,那麼要維持在黐手距離就變得不太重要。

原因三是作一個支架,防止對方突進。

傳統武術於兵器方面可以說是一個寶庫,而現時所展示的只是冰山一角,當中有大量值得發掘的要素和技術值得我們未來去研究。

完整文章:「斬頸等於完結」:談談傳統武術與武器的關係

 

▍依賴黐手感覺進行搏擊的好壞

讀者刀下留人投稿,他認為現代詠春訓練缺少了思考訓練。如果拳館本身的教學基礎非常著重黐手及詠春對詠春的應對技巧,學員一直只能體會如何以本能反應及觸覺去找機會及空間進行攻擊防守。但事實上,比起觸碰反應,對不同攻擊的預測才是搏擊成功的關鍵。

但預測反擊的前提,是學員必須體驗與思考不同武術的技擊方法。遺憾地,部分詠春師傅並不鼓勵學員去思考及挑戰現有訓練做法。

他亦認為詠春的打法是非常講究控制。控制有很多層面。當中有招式控制、角度控制及節奏控制等等。對其他非地戰拳術,迴避勾拳與踢腿是關鍵。

他其中一位師父曾學習不同武術,對於詠春式的訓練雖然執著,但他也非常鼓勵搏擊訓練,亦十分「實際」。

例如他師父說「我唔理你實戰出咩拳,總之依家做足動作,加啲力打但唔好打死人」、「直線打唔到斜線打到,唔通你唔打」、「人哋起腳你唔避用手檔,斷咗啦」以上等等,都加強了他對於詠春在搏擊的應用認知。

其實詠春要與現代博擊銜接,是一步之差,千里之遙。若然鼓勵多思考多嘗試,詠春以招拆招的邏輯訓練對於即時搏擊理解是一大優勢,學習其他武術亦會事半功倍,但如果大部份詠春使用者堅持詠春是萬能,詠春能以所有中線理論應對其他拳法,其實等於自欺欺人。

完整文章:依賴黐手感覺進行搏擊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