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天下】莊惠剛正空手道大不同 競技真的不如全接觸流派嗎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打天下》是香港首部以空手道為主題的電視劇,觸及不少武術思想問題,引起廣泛討論。今次先跟大家探討兩名主角所習的空手道如此截然不同,是否真是涇渭分明的「運動 VS 格鬥技」?兩者有否所謂「高低」之分?

▍「運動空手道」與「全接觸空手道」

劇集中,莊惠(談善言飾)跟馬剛正(歐錦棠飾)修習不同形式的空手道,兩人在劇情早段出現重大分歧︰

馬剛正︰空手道不只是運動,更加是武道,可以用來保護自己,亦可以用來戰鬥。

莊惠︰如果你話空手道可以用來打架,我不認同,至少我師父教我的不是這樣。

馬剛正︰各家各法,各廟各菩薩,不同師父不同打法。

莊惠︰不都是空手道嗎?

莫可麗︰不應該比較的。

莊惠所修習的是「運動空手道」。這是一種以世界空手道聯盟(World Karatedo Federation,簡稱WKF)為首,以體育競賽型式為發展目標的空手道競賽方式。WKF的競賽方式改良自傳統空手道,使之成為更安全、更多元、更便於普及的運動形式。

其搏擊比賽(自由組手/Kumite)規例以「點到即止」的「寸止」方式進行,選手會戴上護具作賽,以控制力度的打擊「擊中」對方得分,並以分數決勝。

馬剛正所習的是「全接觸空手道」。以劇中「沖繩比賽」的方式來看,應為「極真空手道」一派。極真空手道由空手道大師大山倍達於1965年創立,強調抗打、身體硬度等搏擊能力。

在極真空手道的比賽,參賽者不會穿戴拳套及護甲等護具,只限制不准用拳、肘擊打頭部,以及不能攻擊眼、喉、下陰等要害部位,其他部份皆可攻擊;比賽更以擊倒(Knockout)對方為目標,務求將對手擊倒以獲得「一本」取勝。

+2

除了「運動空手道」及「全接觸空手道」外,還有其他不同特色的空手道,如戴上護具作全接觸比賽的「硬式空手道」競賽方式、糅合寢技及其他格鬥技的「大道塾空道」等。

驟眼看來,好像「運動空手道」比「極真空手道」不那麼「有用」或「武術」,但真的能夠這樣比較嗎?

延伸閲讀:

【競技空手道】WKF/奧運空手道的搏擊比賽規例

【極真空手道】「寸止」以外的比賽方式 全接觸空手道的先驅

▍競賽規則 影響訓練方法

比較時,大家多將兩者的專項比賽表現直接當成該武術或流派的「武術表現」。

+1

為滿足「普及」、「安全」、「公平」的原則下,不同的武術會發展出針對其武術技術專長的競賽方式。例如世界跆拳道展示出以踢技為主的比賽方式,又如柔道發展出以摔投鎖絞技為主的「一本」競賽模式,角力(摔跤)以摔投地面壓制技為主的競賽模式。在以上各種武術搏擊比賽中,都會針對特定層面的技術,讓比賽具有一定往度的獨特性,能夠在市場上佔有「壟斷」地位。

一個流派中的比賽,往往會因應規則而有一套主流的打法(因這方法最易贏),而這套主流又會反過來改變流派中的訓練。不過因為規則所限,用來應付這主流打法的技術,可能並不允許在比賽中使用,這時候,要麼就是改規則,要麼就是順著主流打法作出微細的技術改變。

+2

另一方面,由於每個流派都不斷在自己所屬的專項內思考,它們往往能將某種技術推上另一個層次,打破一般人的想像。例如競技空手道家擅長突進,極真空手道則擅長抗打及近身踢技。在規則相對開放的MMA比賽中,兩種空手道的選手都能發揮所長,習傳統空手道的前UFC選手堀口恭司以突進見稱,而UFC傳奇Georges St-Pierre 則表示自己的摔跤能力則源自於全接觸空手道。

所以,我想指出單憑搏擊比賽的表現,其實很難完全判斷該武術的整體搏擊能力。或者應該說「練習決定能力」,無論你修習的是哪一種空手道,假如你只專注練習專項比賽所用的技術,你都不會具有超出「專項」的搏擊能力。

真正決定是否「真武術」的,是習武者本身,而不是武術流派自身。

延伸閲讀:

【武編週記】專項搏擊比賽表現並不能反映武術質素

【編者週記】技術相容才是武術應有的表現

【武術討論】別用同一個準則看所有的搏擊比賽

▍跳出規則 兼取並容驗證技術方法論

+3

在小編從跆拳道轉投Kickboxing及MMA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很多跆拳道技術並不能直接應用在自由搏擊上。當中並不是因為那些技術本身沒有「搏擊價值」,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們在自由搏擊上的時機、距離、技法配合上,跟在跆拳道比賽中有很大差別。我必須學會如何部署(Setup)踢擊,學會如何避免被抓腳,學會如何防摔。簡而言之,就是從跆拳道比賽的搏擊方式,適應至自由搏擊方式。

其實細心一想,無論來自那種專項搏擊運動,一旦投身至「非自身」的競賽環境下,難免都要經過這一適應階段。不是要完全忘掉自己的專長,而是思考如何透過加入其他技法,讓自己熟煉的技術得以發揮效果。例如拳擊選手要掌握防腿距離或是近身下避(Ducking)以外的閃避法等、柔道選手要學會以拳腳趨近的技巧、巴西柔術選手需要加強摔技⋯⋯

在搏擊中,不同技術有各自適合的應用距離或時機,這是人皆共知的。一門武術縱然必然包含多種不同技術,但大概都會有擅長的技術層面,當然亦有不擅長的技術方面。

每項武術背後自然有其可取之處,但其我認為大家亦不用過分被「門派」過分束搏個人的武術技藝,更不應因為門派所限而拒絕接觸、學習其他武術長處。正所謂「招式套路是死,人是生的」,武術的價值必須在人與人的互動中展示。

作為一個習武者,坦誠地承認門派有其技術局限,想方法改良改善技術,對自身門派沒有包含的技術則應虛心參考其他武術,以補自身不足,才是武術的正途。

你知道日本弓道中的「射法八節」嗎?點擊圖片觀看說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