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的特權.書評|神秘的台灣央行 隱形的大眾敵人

撰文:曾柏川
出版:更新:

兩岸三地的青年近年愈見愛上「佛系」、「小確幸」和「躺平」等人生哲學,雖然這些新造詞的意義不盡相同,惟共通點均是形容低物慾、低競爭性和滿足現狀等的生活態度——既然難以上流,只有選擇安於現狀。
2008年金融海嘯後,台灣失業率飆高,政府為補助大專生投入勞動市場,推出職場實習方案,並向每個畢業生提供每月2.2萬元新台幣(約6,146港元)薪資,但不久卻被青年和傳媒戲謔為「22K方案」,這不但反映了大專生對薪酬水平停滯的不滿,也是對前景黯淡的無奈投訴。
我們理解這些現象時,向來把矛頭指向政府,諸如產業政策未能跟上教育水平提升、經濟過度依賴傳統產業,甚至樓價等因素,均是影響青年向上流動的原因。但《致富的特權》的四位作者卻將焦點放在「隱形的」台灣中央銀行,試圖解釋利率和匯率政策對房價、經濟成長、財富分配的影響,其實也間接影響了青年對前景的判斷,並直指改革央行已經刻不容緩。

年輕人的薪資停滯,老一輩卻可乘坐資產增值快車,台灣社會的財富差距漸見擴大。(Getty Images)

不單影響經濟 且掀政治漣漪

書中先闡釋各國央行的功能及其「神秘」性質。央行作為匯率和利率的決策機構,每個決定不但會影響宏觀經濟的通脹率、經濟成長、金融體系穩定,以至利率、匯率的走向,更會傳遍社會每個角落。情況如同書中批評的彭淮南時期(1998至2018年),其時台灣央行決意壓低新台幣的匯率。不過,央行的決策影響到民眾生活的每個層面,其人事任命、決策過程等,卻又完全獨立於三權分立政治結構,無法體現民主政體的問責精神。

書中亦舉出歷史上央行最嚴重的政策失誤。美國股市1929年突然崩盤,令國內逾9,000間銀行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及後經濟衰退更傳到歐洲,不少人將這個故事視作納粹崛起和兩次大戰爆發的背景因素。書中點出當年美國聯邦準備委員會(聯準會)的逆向決策—縮緊貨幣流通,是對經濟崩潰火上加油,並引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佛利民的觀點,指若聯準會能像現時般懂得採用寬鬆貨幣政策,立即為銀行提供周轉資金,經濟衰退的威力應不會如此嚴重和持久。這可見央行舉動不單是經濟問題,同時亦會掀起無法估算的政治漣漪。

雙低政策:低匯率和低利率

台灣多年來的經濟引擎主要以外貿為主,即以本年首季為例,其出口佔本地生產總值(GDP)比率高達68%,雖然這表現有賴於興旺的半導體工業,但央行在幕後的政策目標和操作亦不可缺少。在彭淮南主理的二十年間,央行慣以控制貨幣升值來穩定出口業的優勢,而傳媒和市場人士更愛用「彭淮南防線」來形容央行竭力維持28.5新台幣兌1美元的「隱形紅線」。這即是說,每當有大量外幣湧入台灣使新台幣需求激增,並造成升值壓力,央行多數都會出手買入外幣,同時向市場釋出新台幣,確保「防線」不會被衝破,間接削弱台灣出口貨物的競爭力。

台灣央行慣以控制貨幣升值來穩定出口業的優勢。(中央社)

不過,台灣央行這種間接補貼出口業的政策,其實對其他經濟活動猶如課稅。在「阻升不阻貶」的政策干預下,新台幣的購買力遭嚴重低估。

書中舉出韓國作比照,指出兩地雖然經濟起飛的時間、方式和軌迹相若,而表面上韓國的名義人均GDP亦已超越台灣,但在購買力上,台灣卻是反超韓國。因此低匯率政策對台灣的進口商、出外旅遊者,以至消費者而言,如同被間接課稅,大增出外旅遊和購買入口貨的成本。

但干預匯率市場並非唯一維持對外經濟優勢的手段。一如本港的情況,台灣作為細小且對外開放的經濟體,其利率設定亦須緊跟美國走勢,並將之壓至看齊甚或較低的水平,否則會惹來投機資金湧入作利差交易,直接推高新台幣匯率。

問題是美國近二十年先後經歷科網股泡沫、次按危機和新冠疫情,聯儲局屢次大幅減息救經濟,台灣在穩住匯率的大前提下,只能同樣地將利率人為地壓低,情況如書中形容,台灣十年期債利率的「極低利率幾乎已成常態」。

經濟有新贏家 自有新輸家

彭淮南時期的低匯率、低利息,雖然有助發展台灣的出口業,但同時亦埋下不少經濟隱患。首先在資產泡沫上,書中指出,台灣房地產價格在2002至2014年大漲兩倍,剛好與隔拆利率大幅下降的時間脗合。在銀行資金氾濫下,房貸利率亦由1994年約為9%,大降至2009年後長年低於2%。

2014年台灣的太陽花學運涉及年輕人對經濟狀況的不滿,或許亦是台灣中央銀行的政策所造成。(Getty Images)

書中不但指出,台灣近二十年房產價格飆漲,「央行正是幕後的重要推手」,更認為2014年太陽花學運表面上是由《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CSSTA)引爆,但背景也涉及年輕人對經濟現況的不滿,尤其是老一輩可以乘坐資產增值快車,令社會的財富差距漸見擴大。

其次,在「雙低」背景下,「息差」已非銀行主要收入來源,使不少金融機構將營業重心轉至財富管理部門,其副作用是使企業需要誘導客戶頻繁更換基金,以便收取「介紹購買費」,違背了長期投資理念,同時也使高風險商品充斥市面,而台灣的保費與GDP佔比更是世界第一。再者,利率低企亦產生出大批借貸度日的「殭屍企業」,這些成立十年以上、連續三年利潤不足償還利息企業的數目,已由2007年的5.9%漸升至2018年的8.5%。這種營運手法不但會拖累經濟競爭力,無法將資源配置發揮至極限,同時也削弱了產業升級的意欲,繼而令島內薪水增長停滯,高端人才外流,故非長治久安之道。

誠如前文所言,書中指出央行行動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惟其運作和決策卻如情報部門般隱秘,實在難以符合大眾期望。不過,央行作為獨立管控經濟的部門,在保有其專業性的前提下,書中並未要求央行作民主化的改革,而是微調現行制度,來提升其獨立性和透明度。

帶給後量寬時代的啟示

縱觀全書,當中剖析了近二十年來台灣中央銀行政策與經濟的結構性關係,這不但對當地的社會現況提供了全盤說法,同時也對當下的量寬時代有所啟示......(節錄

上文節錄自第270期《香港01》周報(2021年6月21日)《神秘的台灣央行 隱形的大眾敵人》。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70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尖端科技」劃入國策 如何借勢打造世界新矽谷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香港人能視而不見?

神舟十二號載人升空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太空站

手作之魅:興趣化成生意 產業鏈漸成形

讓玩家「管治世界」 區塊鏈顛覆傳統遊戲模式?

把搜尋變成對話 語言AI恐承襲人類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