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的人也有機會患抑鬱症!盤點10個最常見對精神病的誤解

撰文:DailyView網路溫度計
出版:更新:

跟歐美國家比起來,亞洲人比較沒有定期諮商的習慣,總認為看「身心科」、「精神科」就是怪怪的,也因此長期以來忽略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更對精神疾病、憂鬱症(另稱抑鬱症)患者貼上不少惡意的標籤。

今天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就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統整這一年內,網友最常誤會的精神疾病迷思,並請和信醫院身心科的鄭致道醫師,破解大家的錯誤印象。

No.10 生病以後就無法工作

憂鬱症、躁鬱症都是屬於精神疾病,有不少僱主認為這類型病症無法控制壓力和情緒,因此多半不會錄取,也有網友分享自己罹患精神疾病後,被公司直接被開除。

醫生怎麼說:

診斷精神疾病的標準,就是以個案的功能是否已經受到影響,包括社會、職業和活動功能等。這確實會造成病患無法勝任原本的工作和學習。若有這種情況醫師也會介入處理,不過大部分的患者都能恢復,治療的目標也是以恢復病患原本的功能為主。

部分精神病人即使具工作能力,亦因被誤解而難以找到工作。(Fernando @dearferdo/Unsplash)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No.9 得憂鬱症是因為太愛胡思亂想

常常聽到不理解憂鬱症的網友評論,某某人會得憂鬱症,一定是因為老是愛胡思亂想、心思太細膩、想太多的關係,平常放寬心,單純一點過生活就不會發病了。

醫生怎麼說:

憂鬱症如同生理疾病,有生理、心理跟社會因素互相影響,不能完全歸咎於病人本身調適能力不好。心理疾病沒有血壓計、溫度計可以測量,所以大家會覺得好像看不到,就是不存在一樣。其實醫學上,已發現是因為神經傳導物質變化或基因的影響。

更多最常見對精神病的誤解(點圖繼續閱讀)↓↓↓

+19

門診常見的精神疾病有哪些?

鄭致道醫師也提到,在門診常見的精神疾病還是以輕型為主。嚴重型的精神病,是會跟現實脫節、會有奇特行為和怪異思想,無法處理對人事物的行為。精神疾病跟精神病,只差一個字,卻有很大的差別。門診常見的輕型精神疾病,主要以焦慮、憂鬱和失眠為主,當然這可能是嚴重的精神病的初期表徵。嚴重的精神病,通常比例是100至200個人裡會有1位;輕型的精神疾病比例就會高很多,可能100至200人裡面,會有10到20個。

另外自閉症,或是所謂亞斯伯格症候群,都是屬於青少年型的精神疾病,確實也是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常見的族群。過動症近期也常被重視或提起。這也是因為近年來社會對於精神衛生的重視,讓醫療體系能早期的介入跟治療。當然也希望社會上能對精神疾病患者有更多的接納,讓他們能在正常的環境中成長。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18年10月02日至2019年10月01日,共一年。


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新聞頻道、Facebook、PTT及各大討論區、部落格等,針對討論『精神疾病的迷思』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分析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最常被網友誤會的精神疾病迷思(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授權使用)

延伸閱讀:

「芝芝葡萄」IG洗版重災!果粒茶爆紅店員卻崩潰:從此怕葡萄…

到底是在跟誰打招呼啦!網路用語「是在哈囉」到底什麼意思?

天冷寶寶求溫暖!嗑鍋控最愛的「神仙級麻辣鍋」Top 20

【本文由「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