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婚姻.上】兩個爸爸一個仔:我哋好傳統,洗衫湊仔家庭優先

撰文:梁雪怡
出版:更新:

一間座落西貢的村屋住了兩個雄赳赳的外籍男子、一個華裔小男孩和一隻愛跑山的雌性唐狗。小男孩叫其中一個男子做Baba,一個做Dada。Baba負責家頭細務,檢查小男孩的功課習作,Dada則負責賺錢養家,唐狗專職遊山玩水。
小男孩Ethan在廣州出生後就被遺棄,直到九個月大時,Baba和Dada給他一個家。這個家庭跟尋常百姓有沒有分別?Ethan說:「其他同學只有一個爸爸,但我有兩個,覺得我好型!」意裔澳洲人Santo是家庭「煮夫」Baba,美國人Walter則是負責賺錢養家的Dada,一對戀人在10餘年前結了婚。一對「夫夫」從沒質疑過自己照顧小朋友的能力,Dada說:「小朋友需要無限的愛和常規(routine),如果你能提供這最基本的東西就足夠了。」

「Head over falls in love」,Walter摸着無名指的戒指,清晰地唸出戒指環內刻上的五個字。

同性戀狂歡節遇上相距一萬公里的愛情

Walter因工作關係,長年四海為家。他於1991年暫住悉尼,並在2月的悉尼同性戀狂歡節(Sydney Gay and Lesbian Mardi Gras)遇上Santo。兩個本來相距12,000多公里的人在狂歡人群中遇見,Walter說:「第一眼見到Santo,我覺得他是我見過最俊俏的人。他的美震懾了我,我猶豫不決想要轉身就走,幸好還是鼓起勇氣上前說聲hello。」二人火速戀上,Santo愛Walter的沉穩,Walter就愛Santo的坦率,二人已經攜手走過27年,期間從沒分過手,但一直沒有計劃結婚,因為那時同性戀要結婚還是天方夜譚。儘管沒有一紙婚書,但早已認定彼此為終身伴侶,並為對方帶上代表承諾的戒指,「Head over falls in love」,Walter摸着無名指的戒指,清晰地唸出戒指環內刻上的五個字。

2001年歐洲國家荷蘭成為第一個允許同性伴侶登記的國家,此後,比利時、西班牙、加拿大都陸續讓同性伴侶註冊結婚,他們也漸漸改變了想法。Walter說:「如果我們終於有選擇可以合法結婚,為什麼不結?」相愛十多年後,2003年他們終在加拿大註冊結婚,Santo在旁補充:「其實我一直不覺得結婚很重要,結婚是因為社會期望、制度需要情侶結婚,也因為我們想領養孩子。」

Ethan覺得兩個爸爸都好玩得,不覺得沒有媽媽有什麼大不了,也曾向爸爸們說過自己喜歡的是女生。(梁雪怡攝)

渴望擁有孩子分享愛

他們不想到南美領養個跟自己長得相近的孩子,裝作是自己生的,也不想「借肚生仔」,因為這世界已經有太多生命被製造出來又被拋棄。Walter多年來常到深圳工作,知道中國因為2015年之前的一孩政策,大部分人都只能生一個孩子,有很多嬰孩因而被遺棄。就像Ethan,被發現之時,一如電視劇情節般心口擱着一張紙,上面寫上他的出生農曆和西曆日期。2004年,這對戀人在美國透過機構領養了在中國被遺棄、當時只有9個月大的Ethan。於是,曾經被嫌棄的終於被珍惜,渴望傾瀉愛的戀人也找對了人。

當年這對小情侶除了沒想過結婚,更沒想過20多年後家中多了一個兒子,Walter撲哧一笑說:「我倒是想像過我們會養狗!」Santo就認真答道:「我的轉變是來自家人開始有自己的小朋友,我喜歡小朋友,但不想只能看着自己的外甥長大,我想把他/她帶到我們的生命。同時也覺得我和Walter一直好努力地生活,過得很好,心裡有空間多放一個人,能勝任當一對好爸爸。」

Walter強調二人從不會主動地上街叫口號爭取同性平權,也不熱衷於社會運動。兩個男子收養一個距離美國11,640公里、澳洲7,470 km的中國孩子,怎看也不平凡,但Walter認為一家人只是安安靜靜地踩著日常過活的平凡人,只是性向(同性婚姻)撞上社會制度,才會在平靜的生活中牽起波瀾。

放假天做完運動大家肚子餓了,Santo負責煮飯。(梁雪怡攝)

6年來沒受歧視:只因我們是外國人

一家人6年前由美國移居香港,Walter喜歡香港的城市步伐和效率,更喜歡香港人能包容不同的價值觀,他說:「6年來我們沒有受過歧視,就算大家有不同的想法,別人也不會在你面前說什麼,大家懂互相尊重。而且香港人生活那麼忙,哪有時間管人家事?」Santo打趣道,也許因為他們是外國人才不會受到歧視目光。

對Ethan而言,一家人跟其他同學的家庭無異,他也有不少同學是母親外出工作,父親留家照顧孩子,Ethan說:「我不覺得兩個爸爸有什麼特別,我兩個爸爸都一樣愛。」Santo抿着嘴說:「我還以為你愛我多一點啊!」皆因「煮夫」Santo常常陪着Ethan,負責檢查功課,跟仔仔又玩得又傾得,煮得一手好意大利菜;Walter則常常外出工作,Ethan開玩笑說:「但他一回家就煩着我,想跟我聊天和玩。」對仔仔來說,9月個月的孤兒院生活就像上輩子的記憶,被拋棄的經歷幸運地沒有刻在他的腦海中。從小到大家中就有兩個爸爸,Santo也克盡己任好好照顧仔仔的起居飲食,Walter很自豪地說:「Ethan的功課也不用我們多管促就自動自覺完成,甚至會有家長打來找Ethan,哈哈,問今日究竟有什麼功課要做,因為Ethan一向把功課都做得妥當。」

這個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一家三口,在香港過着尋常的生活,跟學校的家長朋友們一起帶着孩子燒烤,帶孩子踢足球,去學校做義工......Walter更說,退休後打算定居香港的原因,就是愛這裏的傳統:「其實我和Santo都好保守,我要工作,我的伴侶留家照顧小朋友,重視鄰里關係。我們以家庭優先,專注孩子的成長、學業和健康,他是我們家的重心。我們與一般人一樣努力地生活,只是大家有着不同的背景。」Walter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家庭模式,異性、同性或單親家庭都應該受到尊重。

二人喜歡亞洲文化,家裡有不少中國風擺設。Walter說這雕塑代表一家三口,左邊是自己,右邊笑得開懷的是Santo,紅色的是Ethan。(梁雪怡攝)

政府批簽證等於認可同性婚姻?

尋常生活中最不尋常的,就是Santo在香港生活6年,一直拿著旅行簽證生活,他無法工作無法讀書,甚至無法當義工,申請銀行戶口卻沒有身分證,每半年就要到入境處續期一次。因為入境處在受養人政策上,准已獲准來港的外籍人士申請其配偶和18歲以下的未成年子女以受養人身份來港,但無論異性戀及同性戀的未婚者,即沒有法庭配偶地位者,入境處均拒絕向他們發出受養人簽證。

假如入境處向Santo發出受養人簽證,意即承認同性婚姻?詳看下集:【同性婚姻.下】伴丈夫來港工作 婚姻不受認可無法工作讀書 

爸爸們均讚美Ethan很自律,功課不用Santo管促就自動自覺完成,Walter笑說:「甚至會有家長打來找Ethan,問今日有什麼功課要做。」(梁雪怡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