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邨醫生.三】堅尼地城地舖診所 林永和:如日日落擂台打仗

撰文:謝慧心
出版:更新:

今年剛好踏入50歲的家庭醫生林永和,25歲便拿著幾萬元積蓄,在堅尼地城經營自家診所,一做便已25年。他的大半生,都在堅尼地城度過。
時為1993年,那時的堅尼地城,是港島區比較隔涉的一隅,未有地鐵,但有豬欄菜欄和幾條公共屋邨。新診所開張,消息很快便在茶樓、街市間,在街坊的口中流傳。廿幾年累積下來,林永和有一半病人是區內人,也有搬走後又搬回來的新街坊等等。
「在社區內,好小規模的診所,好著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想這種運作模式有其存在價值。因為這種醫患關係的深度和持續性,可以是幾代的延續。」林永和說。

訪問前幾天,林永和的診所來了一個「新症」。他的診所在堅尼地城已經有25年了,舊症已佔絕大多數,新症只佔一成,所以每次遇到新病人,他都會好奇多談幾句。「問她是否新搬來,原來她幾歲時來看過病,是某個病人的孫女。她說,婆婆早幾年走了。她一講起,我就記得那個婆婆,那婆婆很得意的,但這幾年消失了,原來住進了老人院,後來有次病倒入院後,便過身了。」

孫女這些年原來並沒有搬走,婚後繼續居於堅尼地城。現在,她與外婆的連繫,包括同樣替她們治療過傷風咳的一個家庭醫生。

「在社區內,好小規模的診所,好著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想這種運作模式有其存在價值。因為這種醫患關係的深度和持續性,可以是幾代的延續。」林永和說。

面對飆升的租金,地舖診所在香港愈來愈鮮見。(鍾偉德攝)

診所有如茶餐廳

林永和在華富邨長大,八十年代考進港大讀醫,曾於瑪麗醫院、上環的東華醫院和贊育醫院等工作過。他的哥哥在鴨脷洲開診所,而他這個「新丁」也大無畏,畢業不久便決定拿著少少積蓄,經營自家的診所。

「當年走遍港九新界找地方,商場、新市鎮、屋邨都看過,馬鞍山、北區都有考慮,最後shortlist過柴灣、鰂魚涌。」那時他在醫院門診工作,曾與相熟的病人談起開診所的心願,有病人提起堅尼地城。「當年這區沒地鐵,交通較隔涉,但人口稠密,有屋邨如西環邨和觀龍樓;又有菜欄、豬欄,都有幾多街坊。」1993年他以四萬多元租下地舖,三年又三年的續租,不經不覺便應診四分一世紀。

「我常比喻開診所如做茶餐廳,本錢不高,但可以做得好好。客人來幫襯你,人的因素很重要。」時間長是原因之一:由早上八點半應診到晚上九點,一早一晚,方便了要上班和不用上班的人。病人也相識多年,由年輕看到老,由第一代看到第三、四代。婆婆湊著孫兒來看病的也有不少,皆因堅尼地城屬中西區校網,有些父母會把幼兒交托居於堅尼地城的祖父母照顧。

城西變天

未有地鐵的堅尼地城,交通不算方便,限制了街坊在區內活動,「可能因此令社區關係好」。林永和說,隨著興建地鐵,近十年區內變化不少,「好多街市拆了,地鐵站的位置,廿年前是熟食檔,是好旺的大排檔;附近的豬欄菜欄,買嘢好平,好多外來人來買餸。」

地鐵概念帶來了外人來「插釘」。從前科士街的車房變為大型食肆;不少本來住在中環的外國人亦因中區租金太貴,都搬到城西。是以他的診所,近年每日都有數個外國人來求診,俄羅斯人、法國人……五湖四海的都有。

「外國人看醫生,好多時都不會取藥。」求診文化不同,香港人習慣傷風感冒「四餸一湯」(幾種藥加一隻藥水),西方人則每種藥都問清楚用途,有需要才用,不會覺得有藥才划算。

最前線的治療擂台

堅尼地城的多元化,令林永和覺得每天診所打開門,就如「日日落擂台打仗般,隨時會有挑戰。」今年七月,香港出現了一趟不尋常的H3N2流感高峰期,每天診所都有十幾廿個流感病人,「真係好多。做快速測試很快知道屬甲型還是乙型流感,所以我們好早已發現流感潮。」社區醫生的特敏福存量不敷應用,當時林永和透過朋友聯絡衞生防護中心,建議政府釋出公營醫療系統備用的特敏福,兩星期內,政府將藥物退給藥廠,轉交社區醫生,處理了一次流感的社區爆發危機。

「今時今日,大家對前線家庭醫生的要求,比廿幾年前高好多。自己想做一個開心一點、有滿足感的醫生,就別停留在看完傷風咳便算的程度。」林永和認為,「診所醫生」守在社區的前線,可以提供更深入的基層醫療服務,「流水作業」與否,是心態的問題。「問多幾句病人的健康問題,可能會找到其他要注意地方」是他認為社區醫生可以做到的舉手之勞。集團式醫療服務,會有許多商業考慮,若商業因素駕馭了醫療因素,他認為是病人與醫生雙輸的情況。

林永和認為,舊式診所的人情味,如茶餐廳沒有兩樣。(鍾偉德攝)

回到人情味

一間診所四道牆,每天迎送不同的病人,「做我們這行,是講人情味。若不介意了解別人的故事,每個人都好得意。」例如有總是在考試前來說肚痛的大學生,也有為了想子女陪伴,說自己周身不舒服的老人家,「有少少詐諦與不詐諦之間吧」,林永和笑說。老人一病,家人都陪伴看醫生,然後一起吃餐飯,「都是個契機去見見子女。睇得出,咪笑吓佢哋,說老人家是想見你們多啲。」家人知道了,多些陪伴,就對症下藥了。

在現實世界,這是醫患關係愈趨平等、也更緊張的年代。「雖然面對社會要我們零錯誤的要求,但當你理解,會接受它,盡量做好自己。」林永和坦言:「我可不是醫好了所有人,但若有病人覺得夾到,我都會繼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