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公屋迷】住居屋卻迷戀公屋 「新公屋似私樓 用盡地積比」

撰文:黃泳樺
出版:更新:

一格窗,一戶人家。這是密密麻麻的公共屋邨景象。《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版主梁瑋鑫(William)早前於沙田乙明邨拍下這種生活日常,命名為《天梯》,並獲得攝影大賽《香港地》組別的佳作獎,作品將刊登於《國家地理》雜誌。「其實公屋很有代表性,石屎森林展示到生活日常、充滿生氣,只是香港人麻木了。」於是23年來,William走訪過260個現有及已拆屋邨,拍攝和收藏20萬張公屋照片。
(攝影:陳焯煇﹑受訪者提供)

梁瑋鑫成立《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專頁,紀錄香港公共屋邨轉變。(陳焯煇攝)

「2017國家地理會德豐青年攝影大賽」主題為「香港地,人和事」。比賽分成「香港地」、「香港人和事」、「香港未來」及「手機組」4個組別,共收到來自13個國家地區,3518件作品。得獎作品將於《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月號刊登。

晾衫:日常生活向高空發展

「談起『香港地』,大多都會想起香港夜景、璀璨一面,其實居住空間都有代表性。」William認為,這張相片代表香港的日常生活亦往高空發展。照片中,乙明邨外露的樓梯掛着一件件彩色衣服,「晾衫代表香港日常,這種日常大多於地面看見,如球場、遊樂場。乙明邨是少數有外露樓梯的公屋,樓梯向上延伸,就好像香港人的日常,也因擠逼居住空間而向上發展。」

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本港人均居住面積則為161呎。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資料顯示,公屋租戶的人均居住面積平均數為13.2平方米(約142平方呎)。《天梯》反映香港人的於狹窄空間生活早成為常態,William半悲半喜,「你看,還有一半還是藍天啊。至少我們看得見湛藍天際。」

少有的外露樓梯 喘息之地

William從小便覺得公屋迷人。他形容沙角邨、乙明邨和博康邨是「三兄弟」,常嚷爸爸帶他到博康邨的噴水池;沙角邨則有城堡遊樂場,石屎滑梯;至於乙明邨除了中央有廣闊的花園空地,令他一直着迷的還是外露樓梯。

「小時候沒想太多,單純覺得建築線條美,有外露樓梯的公屋不多,學校也有外露樓梯,所以有種親切感。」長大後,William才發現那條樓梯是居民喘息的私人空間。入夜,只得樓梯燈火通明,隱約看到人影在吸煙、閒聊或獨個靜思,「原來樓梯不只是逃生通道,設計和居民生活是有連結的。」有時,那條樓梯就如觀景台,William說可飽覽沙田美景。

上述社區設施早已拆掉,只剩37年歷史,有外露樓梯的乙明邨。

按此看更多沙田公共屋邨照片

小時候,梁瑋鑫常於公共屋邨玩樂。(陳焯煇攝)
乙明邨以外,香港甚少公共屋邨有外露樓梯。(陳焯煇攝)

新公屋似私樓限制多 少空地

相比新式公屋,William更鍾情於舊式公屋,「舊式比新式公屋美。新的一式一樣,單位間隔設計差不多。反是舊式屋邨總有點不一樣。」William於沙田公屋成長,然而,其實他從未正式住過公屋。小時候,他住在沙田居屋愉城苑,喜歡公屋有大片自由使用的空地,不像私樓般拒人於千里之外。」

不過,他慨嘆新式的公屋愈來愈像私樓。一是失去廣闊的空間,「新式公屋用盡地積比,起到幾多就幾多,例如西九旁的公屋。70、80年代政府出發點不一樣,是想改善居住環境,住得舒適,地積比例不是首要考慮條件。」故William指舊式屋邨佈局不如現今擠逼,空間感強。二是規範多,「例如晾衫,雖然現在的舊式屋邨都有貼嚴禁晾曬,但居民之間似乎有不成文的規定,居民多年來都磨合了。」現在的屋邨是劃分一個指定位置予居民晾曬,甚至嚴禁晾曬,「萬國旗」現象、居民互動畫面減少。

現今的沙角邨。(陳焯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