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學者引入南亞運動卡巴迪:想透過運動互相了解

撰文:盧君朗
出版:更新:

「有時會覺得部份香港人國際視野、知識都幾不足——提起亞洲,好多時只聚焦在日本韓國台灣;歐美就只對英美稍為有多一點認識。好想讓更多人知道,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不同的人與文化,都值得我們了解。」中大人類學教授Wyman說。
大約四年前,Wyman引入南亞傳統運動卡巴迪(Kabaddi)。四年間在地區、不同學校裏推廣,希望藉卡巴迪,能使香港人與南亞人加深認識,並且建立緊密的聯繫。現在,香港已組成女子代表隊,在運動層面上,可說是一個里程碑;然而,競技背後的文化交流,又達到什麼階段?

Wyman曾到較多少數族裔就讀的學校推廣卡巴迪。(被訪者提供)

部份港人對南亞缺乏完整認知

Wyman引入卡巴迪,緣於幫助參與一個少數族裔融入社會的計劃。2014年,他與尼泊爾人策劃活動時,才知道世界上有一項運動叫做卡巴迪。「講起都有點慚愧,我2003年開始研究南亞文化,對此卻未曾聽聞。」他不好意思地笑道。

至於為何有「想讓香港人更了解南亞文化」的想法?Wyman回遡到自己讀書的時光:「讀博士時,我有研究香港的南亞人濫藥情況,發現很多人會將發生在他們身上的社會問題,訴諸為種族、民族習性。」他聽過不少人回應「南亞人就係咁架啦!」;甚至媒體,亦會以奇異、悲慘、貧窮,甚至"Trouble Maker"等標籤南亞少數族裔。

「我覺得這些是不完整的認知,因此希望讓更多香港人知道,南亞有很多值得我們欣賞與學習的事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亦有很多與南亞相關的人事物,例如我們食星洲炒米,當中就有用印度香料黃薑;又如殖民時期對香港貢獻良多的律敦治、麼地等等。因此想建立一個平台,將兩個群體拉在一起。」Wyman說。

Wyman在香港兆基創意書院舉辦卡巴迪體驗活動,希望藉此讓香港人更了解南亞文化。(被訪者提供)

學生注重兢技 忽略運動的文化意涵

要實行跨文化的目標,卻並不容易,Wyman觀察:「參與卡巴迪體驗活動的同學,在認知上會對南亞加深了認識;行為上,也會主動與我們請來的尼泊爾朋友交談、互動;至於情感上,例如在活動完結後,會否主動維繫與雙方的交流、甚至認識更多南亞族群等,則各有不同。」

Wyman在活動期間,除了玩卡巴迪,亦會與同學參觀在香港的尼泊爾社區、曲棍球總會,到尼泊爾餐廳吃飯等。然而,同學們印象最深刻的,卻始終是運動本身,對活動背後的文化意涵,未必說得出個所以然。Wyman坦言當中有其難處,「要做到文化角度的轉移,需要長時間的浸淫,方能培養出同學的意識;要他們自己發現,並表達出這一層面的東西,是更加長遠的事。」

他亦笑稱卡巴迪本身太好玩,會令很多同學聚焦在運動本身之上:「例如我叫他們在比賽時,口中要不斷唸出"Kabaddi",大家都會照辦,但很少有人問我這個詞語背後的意思。」

香港女子代表隊的成立,與Wyman在香港推廣這運動關係甚大,他期望有一天,別人能介紹他是「教玩卡巴迪的人」,而非「教玩麻鷹捉雞仔的人」。盧君朗攝

盼有人能說出「卡巴迪」

Wyman認為,運動是不同種族之間一個很好的交流途徑。在香港往往被忽略:「大部份中學的體育堂,都純粹是玩樂、做運動;體育老師很少講述該運動的由來、背後的精神及文化意義。我會覺得很可惜,亦很想改變這想法以及做法。」

他以台灣為例解釋:「近十年,台灣卡巴迪發展相當快,現在部份地區的高中、國中,都會教卡巴迪。但台灣的目標,似乎是參加國際比賽,爭取成績。我自己則想在運動與文化交流之間取得平衡,希望令更多人認識、享受,並加深對南亞的認知。」

Wyman深知推廣卡巴迪,同時讓香港人更加了解南亞傳統、文化並非容易。他以一個微小的心願,來結束這次的訪談:『往後,如果有人第一次見到我,不再說「他是教玩南亞版麻鷹捉雞仔的人」,而能夠說出「卡巴迪」三個字,我已經覺得距離目標,又邁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