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垃圾.下】民間組織製透明回收桶、搞街站:有氣氛會自發做

撰文:黃妍萍
出版:更新:

垃圾仿如怪獸,但如果一早做好分類回收、源頭減廢,那團垃圾怪獸會否還是如此令人驚恐?本系列報導上集提到,鄉村其實有減廢優勢,土地教育基金幹事阿Wing借此夥拍一班義工自製回收桶、辦回收街站,甚至和村民一起自製廚餘桶,希望令更多人意識到垃圾問題。
期間有居民對減廢始終沒有信心,也有居民踴躍參與,包括一個特地駕車前來做回收的叔叔、台灣移居香港的年輕媽媽、一班中學生……
此時,環保署指計劃在2019年底前,逐步增加回收桶與廢屑箱比例,令回收桶數目(包括鄉郊垃圾站的回收桶)增加45%至4,000個,並改善設計,政府的行動可否追上市民需要?

土地教育基金幹事阿Wing(右二)、安琪(右一)和一班義工合力製造出這批回收桶。(歐嘉樂攝)
+1

透明回收桶有助自律

來到元朗大江埔村村口,一排三色桶放在路邊,驟眼看沒什麼特別,但慢着,「塑膠」、「紙類」、「金屬」幾隻字大大地貼了在桶上,遠遠也看得見,桶外更掛了一個小膠盒,寫着「樽蓋收集」,和一般回收桶大不同。

更不一樣的,還有另一組以鐵架、回收膠板組成的透明回收桶。阿Wing說:「望到整袋都是膠,就會知不是垃圾桶,整潔程度會好些。使用者也或會怕被別人見到,而不敢亂掉垃圾進去。」現時只間中見到分錯類。

自製回收桶,是因為發現政府沒有在村內設桶。「居民其實是有回收需求的。」阿Wing說。現時每周回收桶都會爆滿,擺放回收桶後垃圾量更有下降。

環保署指回收物料佔回收量50%,政府已成立「公共空間回收及垃圾收集設施改造督導委員會」,委託顧問檢討現時回收桶和廢屑箱的設計,顧問已向市民、遊客、前線清潔員工、回收商及綠色團體等收集意見,正在設計新桶,當中包括可透視元素,並會在今年稍後諮詢公眾。
委會員又建議在垃圾收集站提供更多、更大的回收桶,並設立告示板以提供減廢回收設施的資訊等。
對於未設回收桶的回應,詳看下文。

分類像遊戲

除了放回收桶,他們還每兩星期舉辦一次回收街站。這天她和一班義工攤開竹籮:1號膠、5號膠、金屬、紙類……幾個中學生來到,學起如何分辨不同膠,「霧面的通常是5號膠,膠樽一般是1號,但豆漿樽會盛熱飲,可能會是5號。」阿Wing邊執起不同的膠一邊說。學生學完就把一件件膠拋進不同的籃裏,仿似遊戲。

「我們想扭轉大家對垃圾髒、臭的印象,讓分類變得好玩,大家才會有欲望做更多。」阿Wing笑笑說。「平日大家會覺得回收減廢很難,但希望他們知道有方法做到,又有人在做,有了氣氛,最後自己也習慣去做。」

回收桶是單向收集,一些村民不知道怎樣回收,又找不到人問,溝通就中止,但回收街站可以令大家可參與、互動。
阿Wing
阿Wing說擺站會有很多事有機地發生,如這天就有一班中學生來到,學起分膠;之後又有一班小朋友來二手攤尋寶。「可以很好玩。」她說。(高仲明攝)

回收站變交流站

她說曾有街坊談起環保議題,「一個說氣候變化真的好嚴重,要減廢才行,另一個說對啊!」她笑笑:「我以為他們認識,原來不是,在現場才聊起來。」人和人就這樣交流起來,甚至互相影響。又有人說下次會帶朋友來。「這條村的人又可能會認識鄰村的人,可以令更多人參與。」阿Wing說。

這裏有時也會變成資訊交流站,這天就有街坊來到,和阿Wing聊起如何用廚餘桶,十分認真。說着一個叔叔捧着兩大袋飲品罐和膠樽來到,原來他平日去政府的回收中心「綠在元朗」,那邊沒細分各種膠,這次他仔細聽着阿Wing解釋不同膠如何分,又掌握了更多「辨膠」技巧。

要細分不同膠,不麻煩,盡自己責任嘛。
街坊叔叔Issac
街坊Issac說已有分類習慣多年,之前會去「綠在元朗」,知道這邊可以回收後,覺得更方便。(高仲明攝)

二手物不回收 免費「放、提」

除了回收,阿Wing也想提倡「重用」,因此在一旁擺放了一些二手物品給人免費拿取,有些是之前幾次街站時街坊放下的,她說:「想大家意識到有些東西還有用,不應這麼快掉入回收那條路。」

這天有小朋友來到,發現了一部玩具車;又有街坊放下一隻毛公仔鎖匙扣,阿Wing隨口問一個義工要不要,她驚喜地說:「好啊!這個很好啊!」比起買東西,意外尋得寶物,也許更開心。

回收、重用以外,還有一樣最重要的,是減少。「有村民也會說商人生產東西、賣完就由得垃圾被丟棄是不對,這正正是與我們提倡的生產者責任制相關。」在法例未落實前,她希望讓村民感受如何零廢地生產日常所需,因此辦了一些工作坊,如與村民一起造廢油手工梘,「有些東西其實不需要特別去買,在消費那個環節就停止了製造廢物。」

針對生產者責任制,環保署指曾研究不同物料引入生產者責任制的需要,考慮因素包括物品對環境和對堆填區的影響、能否明確界定規管範圍和監管、是否具備技術及足夠的處理設施、回收物料在市場上的出路。
其中塑膠購物袋、廢電器電子產品及玻璃飲料容器已納入生產者責任制中,現時認為塑膠容器可考慮引入計劃。政府所委托的顧問初步認為將來可以現金回贈,提供經濟誘因鼓勵市民回收飲料膠樽,並設智能回收機,但要考慮空間問題和成本效益。
相關計劃稍後將聯絡行業商會和持份者,聽取意見,目標是在年底完成評估,再訂出時間表。

「我們想最後大家見到『垃圾』時,不會直接就丟垃圾桶。」阿Wing說。(高仲明攝)

村民沒信心:連正式回收桶都沒有

此外她和團隊還在村內掛了許多橫額、貼海報,做街站和村民聊減廢,「許多都不反感,但有些會沒信心,因為見之前政府收集的回收物被發現最終都是去堆填區,有些則覺得垃圾徵費的方向不對——給我新膠袋,不給我重用自己的膠袋,叫我製造少些垃圾。」她說。「另一方面村民覺得宣傳、執法,和鄉村的距離都好像很遙遠,連一個正式的垃圾站和回收桶都沒有。」

只是做再多推廣,有種垃圾卻是難以減去——垃圾審計中佔量最多的廚餘。「村民都覺需要重視。」之前他們和村民一同將舊膠桶改裝成廚餘桶,但廚餘桶只能初步處理廚餘,她期望日後可連結農田做堆肥。「鄉村有農場,比日後很高碳排放地運到廚餘廠更好。」她說最好其實是每一區都有處理廚餘的地方。

環保署指處理廚餘需要大量土地,利用大型設施最為有效,並將逐步發展一個有五至六間「有機資源回收中心」 的網絡。大嶼山小蠔灣的回收中心第一期每天可處理200噸廚餘,用廚餘發電,餘下約不到10%殘渣會轉化為堆肥,產品將符合「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的「堆肥質量標準 - 2005」,可應用於農業和園林綠化。

阿Wing期望令更多人明白垃圾問題的嚴重性:「大家對垃圾問題意識的落差可以很大,有次去村民家,他隨手就給了瓶樽裝水我們——他沒有膠是有害的意識。」(歐嘉樂攝)

望垃圾站可變資源回收站

做許多地區工作,阿Wing說都是想告訴大家多些可能性,但最終需要硬件配合,「像坊間提倡垃圾站改成資源回收中心,我們都很贊成。如果大家不覺得一些物品要去堆填,政府應該配合,例如回收中心內有個地方可做維修。但現在一個正式垃圾站都沒有,物資也沒地方放。」攝影記者這天第一次來到回收站,也說如果家附近有,會願意儲起回收物,而最近居民的,是每一區的垃圾站。

還有回收桶的問題,現時他們要自行將回收物運至村口儲存,再找回收商來收取,她說:「政府應該要自己承擔,他們會問鄉村人口分散,收不收到足夠的量可覆蓋運輸成本,但其實就是要宣傳,令大家去做回收。我們擺回收桶後,其實每周都會爆滿。」

不要把它當垃圾,而是可維修重用,如果將垃圾站變為資源回收中心,可以當是去嘉年華。
阿Wing
+5

對於改垃圾站成資源回收中心的建議,環保署指,垃圾收集站運作受空間和時間所限,可能產生噪音及衛生等問題,同時進行廢物分類會有困難。但在不影響垃圾站運作的前提下,對有關建議持開放態度,在日後規劃新公眾垃圾收集站時可一併探討。
至於放置回收桶,署方指需視乎街道空間、人流、社區需求、回收物料收集量、附近有否已設置同類回收設施等,會不時檢視和尋找合適地方設置回收桶。又指計劃在2019年年底前逐步增加回收桶與廢屑箱比例,由1:14提升至1:6,令回收桶數目(包括設於鄉郊垃圾站的回收桶)增加45%至4,000個。其後會再檢視,進一步調整回收桶的數目。

每組回收桶都有兩個是回收塑膠的,一個收護理用品樽和飲品樽,一個收一般膠袋,「塑膠的量一般較多。」阿Wing說。(歐嘉樂攝)

「望大家覺察自己和世界的關係」

到最後說的,其實是如何令大家願意做的問題,包括大眾,也包括政府。「要意識到減廢的重要。」阿Wing說。她希望大家能覺察自己和世界、其他生命的關係——例如是垃圾產生溫室氣體,氣候變得愈來愈極端;膠進入海洋,魚的身體裏有微塑膠,不吃魚喝水也會把膠喝回身體裏……

人類和大自然,原是一體,當民間綠色組織愈來愈多,政府的硬件部份,又何時可落實?

重溫【鄉村垃圾.上】摷鄉郊垃圾回收物佔6成:近農田、回收場應善用

玻璃有回收,其他何時會有?(歐嘉樂攝)